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综艺节目最后比拼的是文化

崔文佳/北京日报
2023-09-22 07:41
舆论场 >
字号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制作方感慨国产综艺不好做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媒体发现,在传统娱乐类综艺式微的同时,一批文化综艺却逆势而上。

如果细心观察,这也早有迹可循。犹记得6年前,一档淳朴淡雅的《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让观众和业界看到了娱乐的另一种可能。《国家宝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紧随其后,2017年也因此被称为“文化综艺节目元年”。在传统认知中,综艺节目应当热闹、刺激、时尚,也只有这样的“麻辣快餐”才对青年人的口味,但如今事实则给出了不同答案——文化综艺的清流非但没有昙花一现,反而流淌开来,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甚至有扛起国产综艺大旗的趋势。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逆转?一来,全靠同行衬托。平心而论,近些年的综艺节目数量不可谓不多,但对于老粉来说,并无太多惊喜。创意大多源自海外,本土化的过程中生搬硬套,时而出现水土不服。嘉宾基本上是老熟人,甚至为娱乐圈催生出了一个专门的“综艺咖”群体。至于内容,要么是靠着“你说我猜”等老游戏撑场面,要么是靠着制造矛盾、炒作CP等手段拉热度。这么多年看下来,观众早就腻了。二来,文化需求高涨。相较于制作方的原地踏步,观众在不断成长。特别是当代年轻人,有学识、有见地,不屑于“愚乐”,展现出对精神生活的高度渴求。这样的背景下,文化综艺自然会突围出来。

放大视野还能看到,文化不仅为综艺节目找到了新方向,也在为许多领域赋能。比如,同样是直播带货,有人只会重复“给家人们送福利”,有人却能借着一款炊具谈到“妈妈的手,父亲忧愁的面容,老人盼游子回家的心”;同样是拍短视频,有人只会装疯卖傻博眼球,有人却能把种植、采摘、烹煮等农活做成乡村美学,抚平都市人“社会时钟”的焦虑。这些案例都证明了一个道理,无论交流方式如何变化、传播媒介如何更迭,文化与知识的传播永远拥有广大市场。

很多行业开始时或许可以靠野路子打开局面,但比拼到最后,拼的都是知识、底蕴与品质。没有白读的书,没有白走的路。厚积薄发的创作,总会俘获人心,也会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张珺
    图片编辑:陈飞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