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主题边会成功举办

2023-09-22 10: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作者:文宣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当地时间9月17日,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由国家文物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文物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承办的“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主题边会成功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谈绪祥出席会议并致辞。

李群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国家文物局落实建设数字中国、实施文化数字化国家战略,以建立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为引领,在文物数字化保护、业务管理数字化、公众服务数字化、展览展示数字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他着重介绍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遗产本体及周边环境监管,建立文物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世界文化遗产年度保护状况报告制度情况,分享了北京市、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和龙门石窟研究院在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方面的实践案例。

拉扎赫在致辞中表示,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相关古籍保存、遥感监测、线上传播和预警体系等方面能够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作出贡献,并肯定了中国在数字技术应用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展示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他指出,中国现已有57处世界遗产,特别是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国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希望中国与各国分享利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经验和成果。谈绪祥在致辞中分享了北京市在利用数字技术助力老城整体保护、鼓励公众参与、创新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实践成果。

会上,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以“数字敦煌的建设与应用”为题,深入介绍了敦煌研究院创立的石窟寺数据采集加工、三维重建、数据库建设等保护技术标准规范体系与工作流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数字遗产专委会秘书长奥娜·薇利希斯女士介绍了国际遗产界推动数字科技应用及国际交流合作情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分享了我国数字化赋能遗产价值传播的经验。阿布扎比文化旅游部保护处主任阿梅尔·查碧女士介绍了数字技术记录阿布扎比历史环境的案例。腾讯研究院副院长舒展分析了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古榕、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杨进、中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特命全权大使兼驻伊斯兰合作组织代表陈伟庆出席本次边会。来自保加利亚、希腊、印度、意大利、黎巴嫩等国家代表团、专业机构代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修复研究中心等国际组织代表和专家,以及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本次边会。

责编:杨亚鹏 

审核:徐秀丽 

监制:李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