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茶馆到直播间,评弹等传统戏曲找到新舞台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2023-09-23 20:34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戏曲人开始走进直播间,让戏曲走入更多观众的视野。位于苏州的聆韵社把评弹从茶馆“搬”到直播间,并用戏腔来演绎流行歌曲,让评弹被更多人所认识。另一方面,直播间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演员的平台和收入来源,观众的打赏和点赞,也在激励他们去研究评弹的创新和传承。

根据抖音发布的《江苏非遗数据报告》,评弹直播获得的打赏收入在江苏省所有非遗类直播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淮剧和昆曲。直播等新媒体形式为评弹这一地方剧种吸引了更广泛的新观众,直播打赏也为这一古老的演出形式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在直播间找到更大的评弹舞台

凌吉是苏州聆韵社创办人,从小学习评弹,戏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职业演员。本着对戏曲的热爱,他在苏州创办了聆韵社,为当地的评弹爱好者们呈现演出。“大约在2015年,我们开了一家茶馆,招募演员来演出,人们来喝茶,也来听评弹,后来又陆续开了几家分馆,演员也越来越多。”凌吉告诉澎湃新闻。2018年圣诞夜,他在机缘巧合下发布了第一条抖音视频,用戏腔唱了网络流行歌曲,意外地获得了不少点赞。由此开始,凌吉慢慢摸索视频的风格,目的就是让戏曲有人看。

“开始抖音直播是因为疫情的冲击”,凌吉说,三年前,受到疫情的影响,线下的演出市场处于停滞状态,而直播为年轻演员们提供了表演的平台。为了适应线上观众,聆韵社对曲目和表演做了调整,“如果是在线下演出,都是整首曲子全部唱完,而且90%都是传统剧目,但是在线上直播不一样”,凌吉介绍,在直播间,一首曲子可能会选一小段来唱,曲目的跨度也比较大,有《太湖美》《茉莉花》这样的传统江南小曲,也有对流行音乐的改编,将歌词改成苏州话来演绎。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聆韵社一直关注着直播的数据,根据观众的喜好来做出调整。根据凌吉的观察,直播间30岁到50岁的粉丝最多,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而在线下,听长篇故事演出的以50岁以上的本地观众为主,“很少会有苏州以外的人来听评弹”。

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郑鸣秋也是一位抖音评弹主播,如今在抖音上有10万粉丝。在她看来,以前老一辈没有电视机,更没有互联网,评弹凭着灵活的形式和丰富的表演,在当时很受欢迎。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在夺取人们的关注,听戏曲的不像以前那么多,由于语言的限制,很多人也听不懂地方曲艺。

如何打破这种情景,让更多人了解并且喜欢苏州评弹?郑鸣秋发现,抖音是一个合适的平台。现场的表演受限于场地条件,一般的剧场能容纳的听众大概在千人左右,但是在抖音上,她的直播最高曾有114万人观看,同时观看人数超过1万人,这是在线下演出根本达不到的。在郑鸣秋看来,直播的形式也更能让自己直接面对观众,了解他们的爱好和需求。未来,她还准备设计直播内容,在表演的基础上,与大家系统性地分享一些关于评弹的艺术赏析、发展历史以及一些有趣的典故,希望可以通过这些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评弹。

传统演出形式的新市场

如今,聆韵社在线上直播的同时,也在茶馆里继续表演。“现在主要的演出市场分两块,一块是传统的书场演出,演传统的长篇故事,还有一块是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包括创作自己的作品”,凌吉说。在此之外,线上直播算是第三块市场,“你没有政府扶持,完全靠个人魅力或者团队魅力去吸引观众。”凌吉坦言,直播间的打赏如今是这些评弹演员重要的收入来源,演员们大都是年轻人,毕业于戏曲学校,他们在聆韵社的平台上直播表演,有些也会开设自己的账号直播。“希望让年轻演员有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愿意留下来,继续传播评弹。”

95后的戈伊是聆韵社的评弹演员,在抖音上有自己的个人账号。戈伊出生在评弹世家,奶奶是吴语传承人,父亲戈正平则是苏州评弹蒋调的第四代传承人。在父亲的影响下,戈伊也逐渐爱上评弹,从评弹学校毕业后,他加入了聆韵社,每天演出五六场。2020年,疫情打破了稳定的演出市场,这时候,父亲戈正平首先“跨出一步”,开始在抖音上直播评弹。起初只是想练练功,也增加一点收入,“没想到开播了一段时间,听的人不少,打赏的人也不少,有时候直播收入比线下演出都高了。”受到父亲的启发,戈伊也开了自己的账号,开始在直播间唱苏州评弹,当时,聆韵社也已经开始做直播,“我很看好这个行业,觉得坚持下来,肯定可以”,戈伊说。

在戈伊的直播间,两小时的直播,一个半小时唱《白蛇传》《珍珠塔》等传统曲目,剩下半个小时应粉丝要求唱“评弹味”的流行歌,像近年较火的《声声慢》《秦淮景》,都是直播间常点曲目。他希望吸引那些原先不了解评弹的人,“通过年轻化的短视频内容吸引压根不知道评弹是什么的年轻人来直播间,再用传统评弹曲目培养他们的兴趣,才是我想要的破圈。”这些努力也为他带来了流量,他获得了一批稳定的粉丝,打赏收入既解决了生计问题,也鼓舞了他继续推广苏州评弹。

传统国粹的新途径

和评弹一样,越来越多的传统戏曲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平台。根据《江苏非遗数据报告》,截至2023年6月,江苏地区非遗直播超124万场,观众欣赏时长超1亿小时;非遗短视频达2070万条,收获24亿次用户点赞。戏曲、曲艺等演艺类江苏非遗,不仅在抖音获得大量关注,在抖音直播也获得了“新票房”,通过展演成功创收。由于剧院场地的限制以及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戏曲演员正通过抖音等平台的短视频和直播等表演才艺,从而谋求传承发展评弹昆曲、京剧、越剧等国粹的新途径。

闽越风是抖音上最早开播的越剧主播。如今,他基本上固定每天晚上8点到11点都开直播,每次直播的观摩人数有几万,在线人数有一两千人。在每天三小时的直播里,他不仅唱花旦和小生,也会尝试各种流派,“我的曲库也一直在更新,所以唱的内容还是挺丰富的。”抖音直播的出现让闽越风找到了稳定的、有归属感的舞台。他坦言,如今越剧乃至所有的戏曲,想要推广,靠剧种自身的影响力非常局限。“除了线下的演出,更多的还需要像这样的直播平台来充当推广传统文化的桥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保护和传承。”

在上海文慧沪剧团,一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演员们几乎隔天就会做一场直播,每一次,他们都会尝试不同的选段,每场直播从头到尾都在线的观众有八九百个。如今,靠直播打赏和带货,文慧沪剧团有了不错的收入,也让越来越多人了解了沪剧。文慧沪剧团王慧莉认为,直播间就像一个微观的市场测试仪,“逼”着老演员们不断求索,而直播间的这种灵敏性恰恰就是因为它还原了戏曲的商品属性,让戏曲回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回到一个可以被消费的场景中,“线上和线下相互补充,我们的戏曲舞台才真正完整。”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