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创新“123”工作法,推进案件流程监督管理“三化”建设

2023-09-26 16: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烟台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省司法厅“三化”建设部署要求,依托“智慧仲裁信息化平台”,切实提升仲裁队伍履职水平,建立全覆盖案件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案件流程监督管理“规范化正规化数字化”建设。

一、优化“一个平台”,切实提升“数字化”水平

聚焦“数字化”,升级优化智慧仲裁信息化平台,全面提升案件流程监督管理的实战化水平。一是流程再造全面化。依托智慧仲裁信息化平台,围绕仲裁案件流程主线,根据案件办理流程节点和办理内容设置40余项审批项目,对应节点由办案秘书发起审批,各层级按照相应权限处理,每一个处理环节均可实现系统留痕、随时倒查信息。二是仲裁员管理精准化。根据仲裁员服务管理要求,在智慧仲裁信息化平台构建仲裁员信息化模块,直观显示、分析仲裁员的办案数量、审结率、平均审理天数。同时对仲裁员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组庭审批时由系统按照仲裁员专业领域和级别分类进行大数据优化推荐。三是监督评价创新化。聚焦数智赋能,落实案件反馈制度,创新研发智慧仲裁线上“一对一”三方评价系统,在案件庭审结束裁判文书签发之前当事人、仲裁员、仲裁秘书进行相互监督评价,案件社会监督评价结果一键直达主任及案件监察人员。

二、紧抓“两个队伍”,切实提升“正规化”水平

聚焦“正规化”,全面培育仲裁员和仲裁秘书队伍,推动队伍履职能力、综合素质持续提升。一是坚持在发展质量上发力。以第七届烟台仲裁委员会换届为契机,顺应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需要,重新选聘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资历仲裁员,进一步优化仲裁员队伍结构。协同法院、律协、高校、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重点企业进行仲裁员推荐,合理调整仲裁员的结构成分及其比例,逐步建立各领域的专业仲裁员团队,培养专业领域专家型仲裁员。二是坚持在日常管理上发力。制定《仲裁员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仲裁“仲心组”制度工作方案》《仲裁员辞聘、解聘和除名暂行办法》等10余项规范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仲裁员履职行为,全面创新仲裁员服务管理。制定《仲裁秘书管理办法》《仲裁秘书守则》,从管理、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全面规范秘书管理,设置仲裁秘书办案质效评分,提升仲裁秘书办案水平。三是坚持在学习教育上发力。制定《烟台仲裁委员会2023年度培训方案》,以仲裁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为主线,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开展的原则,采取初任培训、年度培训、分层培训、分类培训、线上培训等方式,全方位提升仲裁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组织开展仲裁秘书年度培训活动,借助“每周夜校”等形式对仲裁秘书办案行为守则、仲裁基础理论、热点问题研究、重点注意程序事项等多方面开展培训。

三、完善“三项制度”,切实提升“规范化”水平

聚焦“规范化”,持续完善案件办理的制度构建,推动案件监督管理机制的全覆盖。一是健全业务规范制度。修订完善《仲裁员办案工作规程》《仲裁秘书案件业务程序规范指引》《仲裁庭庭审操作示范指引》等规范性文件,细化案件办理流程质量要求和标准。严格区分本办案件监管过程中的公共权力边界,设置个人权限、部门权限、审批权限、科长权限、分管副主任权限、主任权限,让仲裁秘书、仲裁员、业务科室之间监管职责边界更加清晰,有效杜绝随意性操作。二是完善层级审批制度。实行案件流程层级管理,主任、副主任、科长、副科长、仲裁员、仲裁秘书按照各自在案件裁判和管理中的职责及权限进入各自的系统实施管理或开展工作。案件重点流程实行秘书、科室、分管副主任、主任四级审批模式,确保案件合规。三是落实三方互评反馈制度。实行当事人对仲裁委评价、仲裁员对仲裁秘书评价、仲裁秘书对仲裁员评价三方相互评价,实现相互监督、相互约束,促进案件办理公平公正。同时,强化结果运用,成立监察小组,定期汇总案件三方互评结果及案件负面反馈信息,及时、全方位、多角度发现排除风险隐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