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颠覆性绿色能源转型?建筑也是机器人?专家分享未来城市设计构想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洁
2023-09-27 08:5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你有想象过未来城市的样貌吗?是机器人融入大众生活,非碳基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智能算法应用于各行各业?这些,都在未来的设计规划蓝图里。

在9月26日的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未来设计峰会上,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能源、数字、机器人和城市规划等不同专业领域,分享他们对未来城市设计规划的见解。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与大家分享如何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实现绿色能源的转型。能源一般被分成两种,一种是一次能源,包括再生能源、核能以及化石燃料;一种是二次能源,包括电力以及燃料、燃油。要实现碳中和,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关键的一点在于在电和燃料方面做到最大程度的减碳,比如在未来二次能源要代替一次能源成为主要能源形式。“在2060年之前,我们如果要实现碳中和,一定要发生翻天覆地的能源结构变化,非碳基能源一定要占到85%以上,化石能源占比一定要达到15%以内,相信这会带来颠覆性的绿色能源转型之路。”

德国科学院院士、城市更新与古建保护首席专家亚历山大·施美德介绍,城市规划设计在形成未来居住空间的过程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基本原则进行整合,包括幸福感、健康、社会福祉、安全性,以及满足城市居民更多的需求,才能让城市更加宜居,让每个人的归属感更强。

“未来产业与城市”尖峰对谈。主办方供图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广中介绍了机器人在未来城市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一个有趣形象的观点,“就广义的机器人定义上来讲,每一个建筑都是一个机器人。”

建筑和机器人有什么关联?在杨广中看来,智能建筑是现在以及未来建筑物的设计趋势,它的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它和传统建筑有什么区别?智能建筑一是可以自身进行能源循环,二是有一定的算力支撑来自己做决定并产出结果,同时可以更好地调节环境,最终能够做好自我内部的调节。比如智能建筑可以通过感应器调节室内灯光、温度和湿度,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杨广中阐释了在老龄社会中机器人起到的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适龄的工作人群会进一步减少,机器人可以帮助对老龄化人群进行照顾。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机器人的体型会越来越精巧,比如医用机器人逐渐从只有在专科医院才能用到的大块头的设备,进化到现在更小的设备,并且智能到足以让老人、病人居家实现良好的康复工作。

同时,机器人与大众生活的普适性越来越高,社交属性加强。杨广中举了“类人机器人”的例子,虽然类人机器人不一定会放在家里,但其使用的外骨骼系统可以辅助人类的移动和自我生活,通过人机交互的界面和接口,将语言、肌肉、人的活动进行结合,包括像握手、表情等,都有希望能够通过机器实现,杨广中把这一类称为“社交机器人”。他认为,“在出现社交机器人之后,大家就能够实现这样的时代——机器人将会成为社会无缝的组成部分,在未来戴上人工的外骨骼,我们甚至能把它穿在自己的外衣下面。”

但同时,他也希望人们对技术有所警觉:“不要让技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不要让我们对技术的关注取代了人类的生活,技术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并不是生活的主导。”

    责任编辑:徐祯曜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