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抓住机遇期:“注册人”制背景下的医疗器械创新如何转化?

澎湃新闻记者 季敬杰
2023-09-27 16:19
来源:澎湃新闻
生命科学 >
字号

·“我们(国家)有科研项目,但是到最终产业化落地是非常艰难的,”上海市国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黄沿森说,“根据统计,中国的科研技术转化不超过10%,而在发达国家能占到40%左右。”

9月26日上午,2023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分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业内医生、专家、投资人、医疗器械委托研发与生产商(CDMO)参会,并分享各自医学创新成果转化的经验。

“我们(国家)有科研项目,但是到最终产业化落地是非常艰难的,”上海市国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黄沿森说,“根据统计,中国的科研技术转化不超过10%,而在发达国家能占到40%左右。”

从医学科学知识的突破到生产出满足临床需求的医疗器械,不仅需要前期通过实验等方式论证,还需要与工程技术进行结合从而设计和生产出能够使用和推广的产品,即“医工转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张成锋教授在论坛上分享医工转化的经验。 主办方 供图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始投入巨资开展医工转化的研究。数十年来,全球的医工转化已经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并在全球推广,如用于检测的光学断层扫描设备(OCT)。

中国的医工转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大学的工程专业与独立设置的医科类院校合并,大批重点高校先后建立医学与工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然而由于制度、平台和人才缺乏等原因,中国医工转化的道路并不平坦。

2017年,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MAH,又称“注册人”制)将医疗器械企业的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分开,企业因此能够将自身研发与生产业务委托给其它专业机构。CRO(合同研发机构)与CDMO(合同研发与生产机构)等外包模式应运而生,形成医工转化新生态,帮助初创医疗器械创新企业节省成本,提升产品研发效率。

“科学家创业没那么容易”

与会嘉宾一致同意目前创新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机遇期,其中既包含技术发展和观念变化的内生性动力,也有政策和市场的外部原因。

根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数据,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而全球平均增长率约为7%到8%。根据元明资本的数据,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9582亿元,位列全球第二。医疗器械国产替代以及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产品全球占比29.85%,且还在上升。

“医疗器械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除了老龄化引发的医疗需求增加之外,人们收入的增加、文明水平的提升和对自我健康的更多关注,以及基层医疗的变化,都为医疗机械行业带来了一个可观的增量。”原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黄钢教授说道,“诊断占比和治疗占比也刺激着医疗结构的调整。国家的医疗设备国产化政策,家用设备普及的要求,都为这个市场带来了福利。”

2021年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创新医疗器械的发展,除了“注册人”制实施范围扩大之外,还包括加快审批、财政补贴以及鼓励上市等政策。“资本也越来越多地愿意关注医疗器械行业,无论从医保政策,国家的审批,大家可以看到有关创新医疗器械的数量都在逐渐地增加,科创板也出了专门对医疗器械企业的上市指引。”医点通(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元明资本合伙人温雅歆说。

在创新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增长的背后,是医疗器械成果转化率低、创业失败率高的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初创医疗企业不熟悉工业生产的流程和企业经营的方式,从而导致产品无法转化。“早期医疗器械企业面临很多挑战,比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非常高,临床试验入组比较缓慢,注册申报的时间周期流程非常的复杂,研发设计的难度比较大,还会面临厂房建设成本高、周期长等方面的问题。”黄沿森说道。

2023年8月2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推出降低印花税、IPO(首次公开募股)收紧等一系列救市政策,其中包含了减持新规: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低于近三年利润30%的,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这导致盈利周期普遍较长的医疗器械初创企业上市热情受损,而已经上市的企业则难以通过股票套现。

“现在二级市场对医疗器械的反馈期待降低了,因为它表现并不好,所以造成了一级市场投资的热度和对企业估值的下降。”温雅歆说,“创新型项目可能大多来自院校,真正科学家创业没有那么容易。大家想一想,我们很多人专职经营公司都未必能够成功,如果说一个科学家不专职经营公司,可能成功的经验会更少。”

医工转化新生态

科学家做出技术突破之后寻求成果转化需要资本、工业的支持,这一过程不仅要对产品和企业模式进行持续的论证和打磨,满足投资人的期待和消费者的需求,还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其中,投资机构不仅能帮助医疗器械初创企业募集资金,也能在这一过程中为医工转化提出商业模式上的建议。

“投资人主要关注的是技术范围、产品阶段、市场空间和技术优势。”温雅歆说。投资机构对于初创企业的专利归属、合伙人模式和股权结构都有自身的经验和倾向,为企业提供了参考。“转化的专利问题要尽早解决。创业后期再购买专利会影响投资人的信心,而早期通过授权获得的专利在公司估值变高之后将很难再去买断。”温雅歆说,“对于投资人来说,我们倾向于看到科学家担任技术顾问,由职业经理人推动产业和商业化的模式。如果科学家不能全职参与却占有太多股份,也会给企业的稳定带来风险。”

对创新医疗企业来说,技术突破是创业的第一步,将创新匹配到临床应用场景并进行合规论证是第二步,之后就需要从规模和成本角度考虑产业化的问题,最终从商业上实现销售的突破才是根本。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存在风险。国家对于临床论证具有严格的规定,若不合规将浪费企业大量的金钱与时间。科研人员缺乏产业化经验,常常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上犯下决策失误。

“注册人”制度之下,创新医疗器械团队能够将临床研发和产业化外包给CDMO企业,从而减小这些风险。“我们平台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医工转化,提高它的成功率,缩短它的时间周期,降低成本,并且把整个过程尽快的合规化。”在医疗企业孵化和服务行业工作15年的黄沿森说道,他目前所在的上海浦东新区国研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研究院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医疗器械产业政策研究、技术推广应用、成果转化、信息及技术咨询等。

政府也给予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政策上的指引。“对于长三角区域内的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成果审批,政府会派专人主动与项目对接并进行指导。”在现场介绍医疗创新审批制度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的一位李姓工作人员说道。

一个良性的科学家、资本、支持平台的互动能够催生医工转化的落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张成锋教授所在的团队在历经6年的基础研究后确定了一种特定的LED光照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该技术具有替代原先昂贵的激光治疗的潜力。又经过3年的临床论证之后,团队开始推进产品的产业化。

“我们医生不是工程师,也不是物理学家,更不是企业家,我们不清楚怎么样去做一个真正的技术,怎么样把它推到市场。”张成锋说,“医工转化平台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企业的契机,上海市科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早期研发的资金。”他们最终选择与一家有经验的企业合作,生产出发热小、光照均匀的家用医疗产品,已在今年成功上市。

    责任编辑:卢雁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