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让假期过得“慢一些”?在黑山古城里来场Citywalk吧

2023-10-05 07: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宇宙诞生之初,陆地与海洋最美的邂逅,必定是在黑山海岸。”写下这句话的英国诗人拜伦,不是第一个把黑山的起源与宇宙诞生并列的人。传说黑山的命名来自上帝将手扶在西亚山脉之上,投下阴影谓之黑山——它是世界上少有的直译名国家——无论是黑山本地语言形容的Crna Gora,或者英语中的Montenegro,都能被直接理解为“黑色的山脉”。

如今,黑山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显得陌生,一部分可能源于它的年轻。2006年,黑山刚刚脱离“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成为一个民主国家,至今也才走过17年的历史。但这不妨碍它拥有绵长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

“黑山”这一称呼出现于14世纪。在此之前,统治黑山的政权是9世纪出现的“杜克里亚”国,直至11世纪被“泽塔”王朝取代。在经过和塞尔维亚交叠错落的两个多世纪后,泽塔王朝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黑山”真正被稳定在西亚地区的历史舞台。

这个假期,不如走近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它跌宕悠长的历史乐章中,一同放慢时间的脚步。

01

建筑的故事:藏在一砖一瓦中的历史

黑山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南部,长达300公里的海岸线像一条纤细的猫尾垂在亚得里亚海东侧。

传说由于海运繁忙,地中海地区的猫咪都喜欢蹲在老鼠横行的甲板下,顺便加入环西亚旅行——很快整个巴尔干半岛上随处可见随船旅居的猫咪——这里仍旧是世界上拥有最多野猫的地区之一。直至今日,当你走在位于黑山南部的科托尔古城里,随时都能偶遇从容猫咪加入踱步。

静谧待在海湾深处的科托尔,最为典型地见证着属于这个年轻国家的悠远历史。科托尔始建于7世纪,由南欧最大的峡湾孕育而成。海运便利,门户大开。在15世纪之后,它先后经历过威尼斯王国和奥地利帝国的统治。如今,这里几乎随处可见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堂、宫殿、广场......建筑间杂文艺复兴时期的繁复与中世纪的肃静,亦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俯瞰科托尔古城。图片来自Unsplash

科托尔古城内,已有14座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有6座是建于12-13世纪的罗马教堂。对人文之旅稍有期待的人大多会去往圣特里芬大教堂,这座天主教堂建于1124-1166年间,被当地视作罗马文化流经此地的纪念碑。

相传在公元809年,一位威尼斯商人在海上运送基督教圣者“特里芬”的神祇尸骸。经过科托尔湾时遇上巨大风浪,于是在海湾暂避。而当风暴过去,商人决定再度启航时,突然又天降大风,难以前行。商人只好将“特里芬”神祇安置在科托尔城内,并为其修建了圣特里芬大教堂。也因此,圣特里芬成为信奉希腊东正教居多的科托尔古城里为数不多的天主教堂。

圣特里芬大教堂。图片来自Unsplash

除此之外,位于城区一隅的圣尼古拉教堂又能将思绪拉到希腊沿岸。教堂始建于20世纪初,有着类似圣托里尼常见建筑的半弧形穹顶,是科托尔最大的东正教教堂。

距科托尔仅几公里的佩拉斯特坐落于维里格海峡对面的卡森山山麓。佩拉思特仍然保留着巴洛克时期的建筑荣光,红顶白墙亦不掩其雍容。两座独立于陆地的小岛像从透纳的画中剥离而出——天然岛屿圣乔治岛仅有一座建于17世纪的教堂和一片古老墓地。这里沉睡着在17至18世纪在亚得里亚海域勤奋往来的船员。

另一座岛屿圣母岩岛由当地先民在海岩上堆积巨石坐落而成。史书记载,岛上教堂始建于1630年。除了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教堂里的银盘和浮雕都诉说着岛屿曾经的航海传说。

黑山春景。图片来自meanderbug.com

来自西亚的古意甚至不仅藏在城市的建筑细节里,如若以鸟的视角俯瞰整个科托尔峡湾,无论是崎岖蓬勃的锯齿状峡湾,或是石灰巨岩斑驳掩映于茂盛树丛,崭露头角的中世纪古堡,都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冰雪奇缘》里的公主童话,或是《猎魔人》系列里的诡谲哥特。

02

文化遗诗:旧民族的悠远之歌

长久的历史孕育多元的文化,遑论在一个人口流动密集的临海国家。除去占人口比例45%的黑山族人,塞尔维亚族、波斯尼亚克罗地亚族、阿尔巴尼亚族等不同民族同样在这块多山之地聚集群居。

伊利里亚人是已知的第一批居住在该地区的民族,他们在铁器时代晚期抵达这里。从那时起,许多不同的部落和国家都试图将这片隐匿在峡湾中的瑰地作为家园。希腊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罗马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威尼斯人统治了该地区近三个世纪,和科托尔古城里纷繁各异的建筑所呈现的一样,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在这片黑山之下孕育生发。

丰富的文化不仅在建筑之美中闪耀。黑山同样是孕育绘画、诗歌与音乐的胜地。位于科托尔的圣特里丰大教堂内收藏有丰富的艺术画作,马林·洛夫拉·多布里切维奇 (Marin Lovra Dobricevic)、特里波·科科利 (Tripo Kokolj)、保罗·韦罗维扎 (Paolo Veroveza)、希罗尼姆·圣十字 (Hieronim Santa Croce) 和其他伟大的黑山艺术家的作品皆在此处印证前人灵光。

而提起黑山的音乐,就不能不谈到只在巴尔干半岛流行的古斯勒。这是塞尔维亚族流传已久的古老弦乐,奏乐时多有歌者同唱,被称作东欧地区的民间说唱。乐器仅有一弦构成,弓弦由马尾制作,演奏者两腿夹住弹拨而奏。而歌者口中所念,大多为民族史诗,来源于塞尔维亚被土耳其统治时期当地勇士的英勇事迹。古斯勒曲目大多由年长歌者口口相传,几乎是塞尔维亚民族传递传统与记忆的唯一方式。

19世纪左右出土的古斯勒琴(Gusle)。图片来自metmuseum

与塞尔维亚并立多年的黑山,自古就是周边各国贯穿西东的通衢之地,正如古斯勒歌中所唱,频繁地交通也带来常年战役。战乱时期的黑山居民大多依山而食,也多在山林中护卫家园。曾有法国学者形容黑山人:“性格如当地的岩石一般坚强”。

这种坚强倔强的性格也影响着当地的传统服饰。即使常年面临战乱,黑山人始终坚持为自由而战。据传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黑山人被要求仅能穿着象征低微身份的黑色和单色服饰,统治者严格禁止鲜艳色彩和装饰物出现在当地人身上。而黑山人为显示自己反抗入侵的决心,在服饰上极尽鲜亮色彩,并用金钱装点布匹——这种根治在民族性格中的倔强和独立,也让这座拥有悠久而漫长并国历史的国家,终于在2006年完成独立。

而今的黑山是欧洲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也正因为年轻,诸多厚重的可能正在孕育之中。这个在宇宙之初就已存在的地方,历经坚韧而丰厚的变迁,在当下凝练成一种感召众人的文化——samo polako。在当地的语言中,它是“放轻松”和“慢一些”的结合。

这种当代难以成立却招致拥趸的哲学,代替苦难,变成新的黑山烙印,不仅出现在随处可见的当地咖啡厅里,幽深藏蓝的峡湾海滩之中,也播撒在每个黑山人闲适的生活方式里。

资料来源:

黑山共和国习俗(礼仪漫谈)

http://ydyl.china.com.cn/2019-05/13/content_74778262.htm?f=pad&a=true

Montenegro Culture Facts – Unique Tradition and Customs of Our Country

https://www.portomontenegro.com/blog/montenegro-culture/

*除特别说明外,本文图片均来自黑山国家旅游局官网

撰稿:etoile

编辑:幺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