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用十个展览、论坛、工作坊等探讨“从空间到地方”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整理
2023-09-28 08:06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十个展览,可持续资助计划颁奖及论坛,一场小型音乐节,三场电影放映和数场论坛及工作坊,跨度四个月,聚集国内外建筑师、设计师、导演、作家、艺术家、音乐人等,共同探讨“从空间到地方: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设计与想象”。澎湃新闻获悉,9月24日,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的园博园MALL以综合性设计与公共文化场所以“诗山河·陆之舟”的全新身份启幕,“从空间到地方——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设计与想象”开幕展及系列活动在陆之舟首层与二层举办

“诗山河考:陟北游”展览现场,诗山河·陆之舟,2023年9月24日,摄影:朱锐

“从空间到地方——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设计与想象”由十个主题各异的展览以及音乐演出和电影放映组成,聚焦发生在不同国家与城乡之间的视觉、声音、设计、空间更新、城乡建设、教育与社会实践,包含绘画、影像、摄影、视觉设计、音乐、电影、装置、木刻、现成品、产品和动画等媒介形式。从城市的聚居空间到富有意味的“地方”,设计师与艺术家们使用不同的诠释方法,呈现出多维的景观、经验、想象与诘问,共同推动着我们对作为“地方”的空间以及组成“地方感”的社会情境的理解。

建筑师罗宇杰在“永续之诗——可持续设计的人文意蕴”论坛之“可持续设计中的诗意瞬间”分享现场,诗山河·陆之舟,2023年9月24日,摄影:朱锐

在9月24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总策展人左靖,及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郭鹏先生先后致辞。随后,活动举办了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发起的“2022年可持续设计资助计划”的颁奖仪式,为五大资助领域的最佳作品颁奖,获奖项目包括BladeMade落叶生(公共空间设计最佳作品,获选团队:Superuse元造),“再生纸荧”可持续环保灯具(公共产品设计最佳作品,获选团队:AaaM建筑设计工作室),“地图上的麓湖史”(公共平面设计最佳作品,获选团队:大城小村),“巴克斯花园”(科技与新媒体设计最佳作品,获选艺术家:胡媛媛)以及“祈福风铃”(青少年创意设计最佳作品,获选团队:索玛花小学学生)。

“2022年可持续设计资助计划”的颁奖仪式 摄影:朱锐

 当天下午则有以“可持续的乡村,可持续的城市”为题的主题论坛,论坛共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永续之诗——可持续设计的人文意蕴”包含两场分享会:“可持续设计中的诗意瞬间”(分享人:张琦、何苗、马仕睿、罗宇杰)及“可持续设计的公共参与和民间智慧”。第二部分“有所追求:艺术何以当代”则包含两场圆桌对谈:“城乡共生之路”(对谈人:钟永丰、刘庆元、茂涛、仁科、左靖、张晓舟)及“时代的后视镜”等。

“有所追求:艺术何以当代”论坛之“城乡共生之路”现场,诗山河·陆之舟,2023年9月24日,摄影:朱锐

在“诗山河”可持续设计国际社区创立之初,策划团队就已认识到,生态将成为今日艺术、文化与居住议题中最迫切的部分之一。通过对包括景观、生态与社区之地方再设计,提高人们对于影响环境的因素与新的居住方式的认知,是“诗山河”建立起活跃的交流形态与新的思维模式,并结成具有治愈力量的社群的重要一步。

诗山河·陆之舟以Båt Odes to the Land为名,其中Båt来自挪威语及古斯堪的那维亚语系,是古英语中“船”的词源之一。从外型上看,这座位于郑州航空港园博生态城片区的原园博园MALL酷似一艘巨轮,“陆之舟”的名称也由此而得。

《陆上行舟》(德语:Fitzcarraldo),是1982年由德国导演维尔纳·赫尔佐格执导的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一位痴迷歌剧的狂人,试图在一个秘鲁小镇上建起一座宏伟的剧院的故事。赫尔佐格在拍摄过程中有许多惊人之举,包括将一艘320吨重的蒸汽船运过一座山。

 作为一个探寻时代的前沿意识的新机构,诗山河·陆之舟将重新想象空间与地方再生之间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模糊各类实践之间的界限。

展览借由“地球太空船:危机时代的隐喻” “社会物质与社会设计” “从空间到地方:意义与感知”及“都市社区的未来”四个篇章,希望延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环境运动兴起以来的实验意识,通过呈现国内外设计师、艺术家、建筑师与手工艺人们为应对快速变迁的时代所提出的诸多解决方案,促使我们再次思考人类群体在这个星球上存在的方式。

展览的首个章节名为“地球太空船:危机时代的隐喻”。“地球太空船”这一仿喻指示出物种与维持其生存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依存关系,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地球生命体在复杂的宇宙中的位置。

艺术家塔可的个展“诗山河考:陟北游”呈现了他以《诗经·国风》作为文化标记,在过去的十年中,寻访以王畿、郑、鄘、卫、邶等历史地理为代表的中原故地的图像。在诗的国度,山川的气蕴绵延至今,完成了跨越古今的互文。

“食物图景:餐桌上的第三自然”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师生共同完成,从全球粮食安全和对于可持续食物系统的未来出发,通过跨学科领域的方法与批判性的思考,呈现食物是如何连接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个体经验与集体文化、经济体系与气候危机等,以及上述议题是如何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复杂图景。

“食物图景:餐桌上的第三自然”展览现场,诗山河·陆之舟,2023年9月24日,摄影:张鑫

展览“循环、生息:朝向一种可续的栖居”邀请了来自美国纽约的建筑师、城市研究者Tei Carpenter、德国柏林的建筑与教育者Christoph Hesse以及中国的建筑师徐甜甜等,通过影像、公共装置与建筑设计案例,展示在人类世(Anthropocene)的概念底下,有关循环经济、可持续设计、公共对话、自然建造等领域的前沿理念与范例

“循环、生息:朝向一种可续的栖居”展览现场,诗山河·陆之舟,2023年9月24日,摄影:Bonnie

 对生态危机的反思所带来的全球文化转向,已使得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无论是从环境、技术、社会还是身体的层面,我们必须重新定位设计的基础、需求和目的。

在展览“从碧山到大南坡:乡村百工和美学实践”中,策展人左靖、王彦之回顾了过去十余年间在中国乡村的实践,除了对闲置的村公共建筑进行改造更新,展览还再现了以黟县百工、木刻、玉扣纸、木活字等为代表的“手艺”在当下的境遇,将其重置于一整套友好、克制的生产体系中进行探讨。当物质性的思考与空间性的思考同等重要,它们共同蕴示着设计工作者们承担起的新责任。

“从碧山到大南坡:乡村百工和美学实践”展览现场,诗山河·陆之舟,2023年9月24日,摄影:张鑫

“长效设计:思考与实践”展展示了日本设计活动家长冈贤明提出的“长效设计”理念如何在东亚的思想土壤中生长,并对时下的物欲社会所催生的一次性消费观、全球化生产等现象加以凝视、反思,从而提出“另一种设计”的解决方案。展览还纳入了“长效设计”在中国的在地化思考与实践样本,折射出20年来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展览“民间的诗意:可持续设计与公共参与”将呈现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的年度“可持续设计资助计划”中有关“社区营造”和“公众参与”的入围和获奖作品。其内容覆盖了在公共环境议题下的多种类型实践:社区公共设施改造、老街区活化更新及使用可持续材料的产品、公众参与生态多样性保护的概念普及产品,等等。

“从空间到地方”意味着将时代的地理景观从僵化的形式中解放出来,将我们的居所转变为饱含生命力的空间。当异质性、参差多样成为新的需要,“在地化”也就从“全球化”之后的话语中生长出来。

作为一种历时性的空间,“地方”总是指向由人类经验所创造的具体生活方式。在该单元,由张晓舟策划的“有所追求:五条人+”将“五条人”作为时代的文化符号和触发点,邀请了30多位当代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包括贾樟柯、厉槟源、曹斐、吴俊勇等,再造了五条人及其朋友们所营造的多个视觉、音乐与影像体验空间:竹站台与竹城寨,大时代录像厅、大时代歌厅、五条人士多店、梦幻丽莎发廊……在“五条人”的视觉与音乐美学体系中,以复古与“退步”(Regressive)的方式隐喻出对现代化概念的批判性思考,从而得到广泛共鸣和阐发。

“有所追求:五条人+”展览现场,诗山河·陆之舟,2023年9月24日,摄影:朱锐

“乡村与木刻”是艺术家刘庆元的个展,多年来,他以黑白木刻为媒介,不断游走在城市与乡村的工作现场,创作了大量佳作。他不仅赋予了木刻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以全新的活力,亦精准地刻画了当代城乡之间的众生相与时代的脉象。

“乡村与木刻”展览现场,诗山河·陆之舟,摄影:朱锐

与之相对应的“音乐与木刻”展览则以刘庆元为音乐表演所创作的木刻为线索,将音乐与木刻两个活跃在社会前线的事物紧密地串联起来,它们不仅表现了音乐的张力,更将音乐人现场即兴的演奏场景、音乐人奔放生动的形象留存在人们的视觉印象之中。 

展览的最后一个单元由都市实践与左靖工作室共同策划,“诗山河:园博园生态城城市研究与设计概念展”系统呈现了团队对于诗山河社区生态底色的构建,以及有关后园博园时代城市如何迭代与“进化”的思考。基于“新园林、链街市、诗山河、合社区”的整体规划理念,设计师们通过持续的在地化研究与实践,将诗山河社区的生态景观保护以及公共性的提升,纳入城市更新、多元文化发展的全球化思考脉络之中,使其成为一座充盈着设计智慧与人文精神的当代社区。

据悉,此次展览时间从2023年9月24日将延续到2024年1月23日。

(本文据主办方提供文图整理)

    责任编辑:顾维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