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中国浪潮》及法国艺术学习读书分享会

2023-09-28 17: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如果谈起中国艺术的前辈们,徐悲鸿,林风眠,常玉等大师的名字马上会映入眼帘。那么大家是否知道,这些艺术大师年轻时代也曾远赴法国学习深造,追求艺术梦想呢?

百年前不仅有一大批革命家前往法国学习,更有一批艺术家也来到了法国进行他们的求学之路。他们为什么选择了法国?法国的艺术又是如何吸引他们的?他们当初的留学生涯跟如今的学子是否有相似之处?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足迹慢慢变成了散落在各学院档案。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菲利普·杰奎琳(Philippe CINQUINI)先生翻阅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档案,从而开启了历时十多年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中国浪潮》的编写研究,把时代的碎片重新拼凑出来,让我们有机会走近这些艺术家。

杰奎琳文化艺术供图

值《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的中国浪潮》中文版的出版,在杰奎林艺术文化的特别支持下,由法国高等教育署、复星艺术中心与阅外滩书店联合组织,邀请作者菲利普·杰奎琳先生和法国高等教育署上海中心负责人南子跃(Olivier PEREZ)先生,于9月24日晚在复星艺术中心进行一场关于法国艺术及教育的探讨,旨在通过中国艺术家在法国的历史和经验,让大众更加了解法国的艺术类高校以及法国艺术教育。

当年一批批的年轻艺术家前赴后继,为中法两国的艺术交流架起了桥梁,也为中国的艺术之路掀起了浪潮。希望今天更多年轻的学子以后浪的勇气,追逐前浪的步伐,书写我们自己的历史,成为中国新的浪潮

书本介绍

书名:《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中国浪潮》

(Les Chinois aux Beaux-Arts de Paris 1914-1955)

著:菲利普·杰奎琳 M. Philippe CINQUINI

译:金嵘嵘、宋鑫、徐立青、徐佩旎

作者菲利普·杰奎琳先生与译者金嵘嵘(右一)、徐立青(左一)、徐佩妮(左二)合影,杰奎琳文化艺术供图

本书是法国历史学家、艺术史学家菲利普·杰奎琳先生历时 12 年深入研究,呕心沥血完成的著作。其中文版在 4 位译者的通力合作下,历经 5 年精心打磨终得以完成。整套书由正文、附录与图述历程三册精装本组成。正文一册分为两大部分,四大章,译文约 76 万字,含 1193 条注解,329 条参考文献,整套书附 1100 余张插图、共计 1130 页,涉及 200 余位艺术家与历史名人。

 本书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抹去历史的尘埃和盎格鲁-撒克逊学界主导的艺术史研究为其盖上的遮布,让这所古老正统的美术院校被大众、被现代、被史学界“看见”。通过对其保存档案史料的汇总、整理、解读,1914 年至 1955 年间,注册在巴黎高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常用简称)的预备班(les galeries)和油画、雕塑画室 (les ateliers)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 130 位,由此,菲利普·杰奎琳先生首次提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中国浪潮”这一观点。

精彩节选回顾

南子跃:您为何选择这个主题来作为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这个主题?

菲利普:我不得不提到雅克·莫诺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本书。当15年前我刚开始在中国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的时候,我看到了下面这张照片。现在很多与刘海粟有关的展览当中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阿尔伯特·贝纳尔与刘海粟等人的合影,刊登于1931年10月《良友》第62期第23页。

当我第一次这张照片的时候感到非常的震惊,照片拍摄于1930年前后,右边的人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法国艺术家,阿尔伯特·贝纳尔(Albert BESNARD, 1849-1934),他是20世纪20、30年代时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院长、法兰西学院院士,而他身边围绕着一群中国人。所以,研究的开始常常是因为一个偶然,偶然看到一张照片,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而我身为一个历史学家,自然地我会想要知道这张照片中呈现的这些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档案文件的最终研究成果就变成了这本书,这就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果。

对我来说,这个研究项目是非常有意思的,它不仅仅是关于历史的一个研究,同时它也是观察历史和艺术的多领域课题。

我并不是一位汉学家,我年轻时的研究方向是古代历史、罗马尼亚历史。我的导师一直跟我说要往东方去,因此很自然地我也慢慢将研究课题从罗马尼亚转向了亚洲。我开始对这类结合历史、艺术和政治的课题感兴趣,当我来到中国看到这张照片后,就习惯性地展开了研究。

这一课题也涉及到了教育领域,由于我早年也做过老师,所以我也非常高兴能够研究与教育相关的课题,也就是关于教育和教学。

 

南子跃:当初那么多国家可以留洋深造,为何这些中国艺术家偏偏选中了法国去学习艺术?

菲利普:刚刚我们说到这是一个跨领域的研究,是艺术和政治的接合点。这不仅是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中国学生的一个社会现象,也是通过美术展现了中法两国的关系。我们会问为什么这些艺术家会去法国去美术学院,毫无疑问,巴黎是艺术之都。

作为一个法国人,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这样的答案显然是不够的。

早在中国学生之前,已经有其他国家的学生前往法国学习,比如说日本学生。对他们来说也是同样的理由选择了法国。但事实上中国学生选择法国,选择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与20年前日本学生的初衷是完全不一样的。

根据中国当时的社会情况,有一位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蔡元培。他推动了中国学生前往法国学习。他本人是在德国留学的,但他还是推荐选择了法国作为艺术学习的目的地。他认为法国是可以作为一个典范来学习,为什么是典范呢?因为法国是一个共和国,而当时的欧洲几乎没有别的共和国,并且法国也是通过美术来强化它的共和国的权力。

蔡元培作为一个教育家,支持中国学生前往欧洲,尤其是去法国学习美术,那是因为这对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是非常有帮助的。蔡元培和那些年轻学子都非常明白,去法国学习艺术不是去蒙马特消遣,或是去露天喝咖啡,而是有非常严肃的政治目的——去世界上最好的美术学院,即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对中国有用的东西。我们不能否认,当时的巴黎是全世界的艺术之都,这不是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有这么多中国学生前来学习的主要原因,而是他们知道他们要去这个学院获取他们所要的知识。

当这些中国学生在巴黎学习时,围绕他们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他们立刻就能在画室种感受到这种全球性的氛围。

 

南子跃:法国那么多美术学校,为何当初年轻的学子选择了巴黎美院?换句话说,巴黎高美的吸引力是什么?法国美术的吸引力又是什么?

菲利普: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最大的一个价值就在于它在历史上的连续性。下面这幅画给我们呈现了巴黎高美的精神。什么美术学院,什么是美术?美术,是艺术集成的梦想,是建筑、雕塑和绘画集成的梦想。

夏尔-莱昂·维尼(1806-1862),《美院大厅》,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藏

思想需要通过双手去表达,所以巴黎高美的素描课程非常重要,尤其是徐悲鸿在巴黎高美的那个时期。所以首要的是素描。这些中国学生以及其他美院的学生,先要学习描绘人体,再逐渐将素描的功力运用到绘画和雕塑中去,最终在历史画中呈现动态的人体。从这个角度来说,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可能是当时在这方面走得最远的一个学校。

对整个学院来说,它一直处于一种约束与自由并存的状态中。“约束”的一面,那就是竞考。跟现在的情况不一样,想要在美术学院获得成功,就要在竞考中脱颖而出。当时在美术学院学习是没有文凭的,当然也不重要。当时的学生在美术学院经过了一年又一年的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最终没有文凭,什么都没有。那他们获得的是什么?是荣誉,是与那些最重要的画家相遇的荣誉。那么说到“自由”,在学院呈现的就是一种自由平等的气氛。无论你是国王或公主的孩子都不重要,吸引大家注意的永远是学生杰出的实力。“平等”之后,那就是“免费”,也就是教育的免费。

《德拉克罗瓦和安格尔的论战:色彩对线条》,沙龙的诙谐杂志, 由贝尔塔尔配图,发表于《笑报》1849年7月,总第78期

在中国学生到达法国之前,也就是1910年代,当时正值美术界进行的一场线条与色彩的对抗。在巴黎,每年都会有大型的沙龙。所以这些美术界的争论都发生在巴黎,也只有巴黎可以评判和决断这些争论。

当徐悲鸿达到巴黎,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去卢浮宫参观。这些伟大的作品不在伦敦也不在罗马,它们就在巴黎!巴黎的吸引力就在于此,这也是法国美术的吸引力!

 

南子跃:在您的书中,您提到了很多有名的艺术家,比如徐悲鸿,林风眠,常玉等等。我们知道中国学生留法学习已有百年的历史,除了那些著名的革命家,您了解到那个年代有多少艺术家是在法国留学的呢?

菲利普: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我所关注的不是某一位艺术家的生平及其作品,而是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当然这不影响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发展方向,比如说成为伟大的画家或者著名的雕塑家。

随着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中国艺术家前往法国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身上共有的一些特点。这些中国艺术家身上所展现的集体的战略,形成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浪潮,也体现在了中国艺术发展的进程之中。

当然我们说的这些中国艺术家不仅限于巴黎,还有其他地方的法国美术学院,比如第戎、波尔多、里昂,甚至还有国外的美术学院。比如说吴作人,他不是在巴黎,而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

中国留法艺术学会成员在巴黎的合影

南子跃:您也花了大量的笔墨在记录艺术性徐悲鸿。就徐悲鸿的留学生生活,对比现今赴法学习艺术的学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否有可以让现在的年轻学子借鉴的地方?

菲利普:我们通过一组徐悲鸿的照片来了解一下。

徐悲鸿纪念馆供图

中国留法艺术家回到中国后,他们还会经常穿着在巴黎的服饰。我们可以看到下面左一的照片,那是徐悲鸿在30年代南京的画室,当时的他就穿着着在巴黎学习时期的服饰。这并不是一种矫揉造作,在这些艺术家心中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中间的照片是徐悲鸿1933年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留影,非常骄傲地回到学校,不再是作为学生的身份。

右边的照片是徐悲鸿学生时期的油画自画像,他手里握了一杯水,不是酒,表情带了一些沮丧,我称之为《饮水者》。19世界在巴黎的留学生是穷苦的,他们没有钱去买酒喝,他很清楚巴黎美术学院所有学生,尤其正式的学生,需要不断地通过竞考,专业上的压力非常大,这是巴黎高美的传统。另一方面当时中国留学生的条件很艰苦,不仅是没有钱,也没有社会保障。唯一安慰的是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生会对学生的一点支持。

但现在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都比当时好了非常多,留学生还可以享受到跟法国学生一样的社会保障。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时代背景,教育环境的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我不是一个艺术家,更多地从一个研究学者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艺术家和研究学家之间会有很多的共同点。我给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和学者的建议,就是尽早地找到自己的领域并深耕它。我很幸运地找到了我为之深入的领域,发现它,应用它,研究它。

……

“考证美术史,经由人物史,书写过去史,启迪未来史。”

视频来自法国高等教育署(00:21)

如果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本书译者之一Penny的采访吧!

校友说 | Penny学在卢浮宫:保持热爱,迎难而上

关于法国艺术类院校想要做更多了解,可以查看往期文章:

法国高等教育体制介绍 4 -- 艺术学院 Ecoles d'Art

法国高等教育体制介绍 5 -- 建筑学院 Ecoles d'Architecture

法国高等教育体制介绍 6 -- 音乐学院 Conservatoires

法国高等教育体制介绍 7 -- 文化遗产学院 Ecole du Patrimoine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