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朵云轩书画院首展:看30位当代名家的“会心与真放”

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2023-09-29 07:01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会心与真放——朵云轩书画院首届当代书画名家邀请特展”(01:34)

有着123年历史的老字号朵云轩与上海书画出版社联手成立的朵云轩书画院9月28日推出了首届当代书画名家邀请特展。

澎湃新闻获悉,在上海海派艺术馆开幕的这一特展以“会心与真放”为主题,是朵云轩书画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大型展览,共展出30位当代书画名家的约90件(组)书画作品。所邀请的艺术家分别来自于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均为当代书画创作的代表人物,其中不少是耄耋名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参展作品以丰富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呈现了艺术家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最新探索。

参展艺术家与艺术界人士当天还就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的现状与发展展开深入的探讨。

“会心与真放:朵云轩书画院首届当代书画名家邀请特展”启幕式

开幕式现场

突破时空和地域的交流

1900年(清光绪廿六年),随着朵云轩笺扇庄正式成立,这也标志着其后名闻文化艺术界的上海文化老字号——朵云轩的正式诞生。成立于1960年的上海书画出版社与朵云轩同气连枝:起步于朵云轩木版制编辑部,曾改名东方红书画社,之后改为上海书画社及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0年代位于上海衡山路的朵云轩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原来曾是一家单位

两年前的8月28日,上海朵云轩集团与上海书画出版社再次强强联手,成立朵云轩书画院。书画院分创作和研究两个方向,面向全国聘请专家和画师(研究员),不定期举行主题创作和学术研讨。它的成立意在构筑起长三角乃至全国高层次的、有影响力的书画家创作交流基地本次展览系朵云轩书画院自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大型展览。展览经两年多时间的筹划,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了三十位具有较深造诣与影响力的当代书画名家,包括陈家泠、龚继先、郭怡孮、韩天衡、刘小晴、张森、卓鹤君、萧海春、韩硕、王冬龄、童衍方、言恭达、卢甫圣、朱道平、刘一闻、冯远、鲍贤伦、田黎明、张伟民、陈振濂、乐震文、高云、何家英、尉晓榕、江宏伟、周京新、汪家芳、何加林、徐累、陈翔,共展出九十件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卢甫圣 花  纸本设色  横 97cm,纵 178cm  2022年

作为展览策展人,朵云轩书画院院长、上海书画出版社原社长王立翔告诉澎湃新闻,“本次展览筹备较久,邀请的书画家多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分别来自于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有些艺术家已是耄耋之年,系书画界德高望重的耆宿,更多的则是当今艺坛的领军人物与中坚力量。这次当代书画名家邀请特展,是书画院构筑创作与研究的高端平台的具体践行。朵云轩书画院将与更多优秀的艺术家一起,充分发挥产业和平台的优势,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和世界,从学术和专业的要求出发,集书画英才,推动海派艺术推广研究与‘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何家英 《沙漠驼铃》

高云 《对话安格尔之二》

“这次首届邀请展不设主题、不囿题材、不限风格,以表达对艺术家超迈放怀创作的尊重。因而展览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等各种门类和题材,代表了艺术家的典型风格和最新创作探索。”王立翔说。

童衍方 朱熹诗 《香界》  漆书四条屏  横 44cm,纵 138cm×4  2023年

刘一闻 集王蘧常语四言联  隶书对联  横 33cm,纵 133cm  2023年

鲍贤伦 《仓颉造字文献摘录》

陈振濂 书法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展览呈现出多元面貌与风格。以人物画家而言,他们中有将传统线描技法与写实造型结合在一起者;也有提炼文人画的笔墨、意趣与精神,将当代多元的表现主义手法融入传统之中者;山水画家注重面向传统,有的追溯宋元,有的取法明清,有的立足当下观念关照或审美感受;花鸟画家有深得古意的大写意画风,有融汇宋人工笔和文人意趣者;书法篆刻方面汇聚了多位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名家,或以巨幅大草见展,或以手卷小行书示人,均传递出浓浓的书卷气息。

萧海春参展山水画《日色冷青松》

年近八旬的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知名山水画家萧海春上午在参观展览时一边巡顾展厅,时不时凑近到画作跟前细细观摩,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他所见的疫情以来第一次,在上海把北京、江苏、浙江和上海的专业画家的画作聚在一起,而且不少外地名家也专程前来,以前不大有这样的机会。“过去展的比较多的是上海这个圈子的,艺术不能只有一种面孔,要有新的元素呈现。这次展览突破地域,也让我们看到了全国非常有名的画家的作品,大家在一起交流切磋,互相学习,展览看下来对自己也有不少启发。”萧海春说。此次他带来了《日色冷青松》《摩诘诗意》《钟南山》三幅山水作品,均为2023年的新作。其中《摩诘诗意》是用画意表现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意。

田黎明 《树下》

江宏伟 《荷塘》

艺术家冯远被聘请为朵云轩书画院名誉院长。他此次展出的作品为《古今志雅十屏》。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古今志雅十屏》描绘的是古代文人的“清物十志”与现代人生活中的“真趣十雅”的对照组画。“组画上边绘的是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好,体现一种高洁的情操和一种高雅的个人爱好;下面一组所绘均为现代人生活,结合了个人在当下所见生活情景,把古人的高雅情趣与现代人的有趣爱好相对照。”冯远说。

传统笔墨如何在当代“绽放”

“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如何使传统笔墨在当代绽放出新鲜的活力从而走向未来,是一个大命题。本次展览以“会心与真放”为题,正是基于这一命题的回应。”朵云轩书画院院长王立翔、顾林凡对澎湃新闻说,展览旨在展示当代书画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以及书画艺术与时代精神的紧密联系。从参展的作品来看,不仅继承了传统书画的精髓,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反映了当代艺术创作的风向。

陈翔  《文徵明诗意图》  纸本水墨  横 66cm,纵 131cm  2023年

张伟民 《孤映扶疏》  纸本设色  横 91.5cm,纵 100cm  2008年

乐震文 《咫尺万里》

面对当下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此次展览也引发了艺术家与艺术界人士对当下书画创作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清华大学教授、参展书法家言恭达认为,艺术家要立足民族性、时代性,更要放开视野,开发胸怀,融会各种理念而后创造。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更须弘扬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从哲学思想的高度,对传统艺术进行重新认识和创造。“我们进入新的时代,需要什么?我们需要守住文化灵魂、回归艺术本真。”

言恭达 “隔竹斑荆”七言联

朱道平 《春山雪霁图》

冯远说,“我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新的时代的开启,特别是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中国传统艺术如何从旧有的形态转化为新的形态,如何与时俱进,甚至于追寻时代的步伐?”“笔墨当随时代,这个‘时代’需要艺术家始终去面对,可以说这是永无止境的挑战和课题。”他认为艺术家要深切的去感受这个时代,踩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推进自己艺术创作,而不仅仅满足于对传统艺术精华的传承。

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朵云轩集团董事长彭卫国在当天的开幕式上回顾了朵云轩和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这次展览作品内容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超,让我们领略到当代书画创作的勃勃生机。这是一个重要的开端,也堪称是近年来值得各界关注的一次高水准艺术盛会。希望朵云轩书画院秉持上海城市精神,响应国家文化战略,依托世纪出版集团,依托上海国际大都市,与各位艺术家、学者以及各方力量一起,以创新转化传统文化,让世界读懂中国,增强民族文化活力。”

参展书法家陈振濂则认为,这次展览汇聚了全国独树一帜的30位艺术家,含金量高,“朵云轩书画院背后有朵云轩集团、上海书画出版社做支撑,不仅为书画院的文化品牌和学术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书画院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除了展览交流,他期望朵云轩书画院对上海的美术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寄望书画院能不断推动全国各地名家广泛交流,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上,发挥引领性的、面向未来的作用。”

主办方当天还举行了朵云轩书画院专家聘任仪式。冯远和卢甫圣先生受聘为朵云轩书画院名誉院长,龚继先、郭怡孮、张森、卓鹤君、王冬龄、言恭达、朱道平、鲍贤伦、田黎明、张伟民、陈振濂、高云、何家英、尉晓榕、江宏伟、周京新、陈翔等艺术家受聘为新一轮朵云轩书画院特聘专家。艺术家代表陈家泠、言恭达、陈振濂、冯远分别致辞。

田黎明、陈振濂、高云等艺术家受聘为新一轮朵云轩书画院特聘专家

当天下午举办的座谈会上,参展艺术家与特邀评论家围绕“协力开创当代书画艺术创作和交流繁荣的新境界”这一主题,就当代书画艺术的现状和趋势、传承和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知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认为,当下的画院很多,但朵云轩书画院既有“朵云轩”这三字,那么就是完全不同的,当代书画艺术要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注重时代精神的表达。

座谈会现场

王冬龄、江宏伟等谈及朵云轩对他们求艺与创作中的巨大影响,并认为朵云轩书画院有着海派的文脉与胸襟。朵云轩书画院院长王立翔表示,朵云轩书画院由朵云轩集团、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创设。目前,朵云轩书画院已聘专家合计达到31位“会心与真放:朵云轩书画院首届当代书画名家邀请特展”不仅在为当代书画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高端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也在为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寻求不同的路径。朵云轩书画院院长顾林凡表示,书画院将依托朵云轩、书画社的知名品牌和“出版、宣传、展示、经营”四位一体的巨大产业优势,吸纳和整合更多艺术生态环节和资源,构筑起全国一流的创研平台机制。

此次展览持续至2023年10月29日。

展览海报

    责任编辑:黄松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