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假不虚度,一起把文化“玩”出花样!

2023-09-28 17: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好消息!

近日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发布通知

公布第一批

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

优秀案例名单

其中,西安城墙景区

《传承优秀文化 创新宣传引导

金甲武士担当文明使者》

入选十佳案例

昆明池·七夕公园景区

《融合文创推动文明旅游进景区》

入选优秀案例

下面就一起来探寻

这两个案例的精彩亮点吧~

西安城墙景区

西安城墙景区创新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文明引导方式,组建城墙礼仪方队“金甲武士”文明志愿服务队,“金甲武士”作为西安城墙专属的文化符号,是千年城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金甲武士妙趣横生的创意文明游览小提示,让独具历史韵味的西安文明之风以创意互动的形式出圈。

“好汉,悠悠草木皆生命,请移步”……一句句温馨的提示,古语式的劝说、行礼方式,不仅化解了劝导的尴尬,也让游客认识到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和潜在的安全隐患。文明旅游,让美丽与风景同行,这样的金甲武士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认可和喜爱。

“金甲武士”文明志愿服务队将文明旅游融入特色文化,将古代礼仪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受众印象与历史的代入感,还让文明引导变得有趣而自然。

在高品质旅游体验中厚植文明旅游氛围,将文明旅游融入文化IP,以文明旅游引领旅游市场,西安城墙景区的“金甲武士”文明志愿服务队成为西安文明旅游创建的一大特色。

披一朝金甲,守一座城池,十年如一日的列队巡游,使得金甲武士与西安城墙景区相伴相生。现如今,金甲武士肩负起弘扬唐代军事文化的光荣使命,正以昂扬的姿态展示着作为这座城市地标的文化风采。

昆明池·七夕公园

作为陕西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昆明池·七夕公园牢固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持续为游客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文明旅游环境。

昆明池·七夕公园在商业街LED屏播放文明旅游公益宣传片,在主要出入口、旅游咨询亭等显著位置设文明旅游督导岗,文明旅游督导员常态化进行文明旅游宣传、不文明行为劝导等工作,在景区定制的一次性水杯、明信片、扇子、包包等日常生活用品上印有文明旅游温馨提示语。

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昆明池智慧景区综合指挥中心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实时浏览、入园人数实时统计、交通状况对接、智能搜索、摄像头点位场景联动等,及时了解游客的各项需求,为游客提供更优更好的服务。

昆明池·七夕公园在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同时,联合街道办、社区等志愿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志愿服务共建活动,拓展了志愿服务范围。

昆明池·七夕公园将从身边的人、物着手,从点滴出发,继续让文明旅游深入人心,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景区蔚然成风。

西安市将

不断探索文明旅游创新做法

建立健全文明旅游长效机制

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和

游客的文明意识

继续引领文明旅游新风尚

除了文明美景

这个“双节”假期

还有多场演出

在西安轮番上演

通过绚丽多姿的舞台表演

奏响极具古都气质的“节日交响”

↓↓↓

“应节”又“应景”

文艺气息浓郁

剧院中、街区里、乡村广场上……从9月29日直至10月6日,包含儿童剧、话剧、音乐会、舞剧、戏曲等多种艺术类型的演出,将共同构建出花团锦簇的西安城市假日文艺舞台,满足各年龄段观众的多层次节日文化需求。

如在大明宫遗址公园,西安歌舞剧院、西安市豫剧团、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西安话剧院、西安市说唱艺术团就将合力为市民游客奉上《共享团圆月 家国共此时——长安之夜》综艺晚会,综艺晚会既涵盖了传统的戏曲、相声,又有充满现代元素的杂技、小品、歌舞等,将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经典魅力与现代元素的时尚潮流。

月夜甚美,尤其长安。虽然今年“双节”期间因阴雨天气,众人可能难觅圆月“芳容”,但在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于西安唐乐宫上演的杂技剧《如梦长安》中,依然能拥抱“共赴明月之约,饱览长安风华”的诗意浪漫。

《如梦长安》获陕西省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荣誉及第三届陕西省戏剧奖·剧本奖,该剧将经典肢体节目巧妙融入剧情,营造出惊险、唯美的艺术氛围,生动刻画出古今中外穿越时间、空间,跨越文化、国界的真情、善意与美好。

在月影中展开唯美遐思,也在喜庆氛围中欢度国庆。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话剧《直播开国大典》将重磅亮相古城,在西安广电大剧院上演。

这部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导演,汇聚张桐、吴彼、刘威、李君婕等多名知名表演艺术家的作品,聚焦于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时刻,将实况转播幕后的电台广播故事首次搬上舞台,让戏剧引领西安观众的思绪穿越时空,同忆万众欢跃时刻。

童趣又欢乐

缤纷多彩阖家欢

“星辰大海,宇宙无尽无穷!”连日来,在西安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西安儿艺),西安首部航天题材儿童剧《摘星星的孩子》,已进入最后的联排冲刺。即将于长假期间首演的它,成为一份舞台中的“双节”大礼,等待着每一位热爱戏剧、拥有航天梦想的小观众。

《摘星星的孩子》由西安儿艺携手国内顶尖创作团队打造,全剧结合西安城市特点,将航天知识和少年梦想融合在一起,采用充满科技感的视觉呈现和朗朗上口的优美旋律,为青少年展现一个围绕科技追梦的有趣故事。

在剧场剧院中畅享一个“阖家欢”的悠长假期,“双节”假期期间,西安话剧院·新城剧场也为假期里的小朋友们准备了《东郭先生与狼》《蓝精灵遇险记》两部儿童剧,与大小朋友们共度快乐假期。

此外,西安市说唱艺术团的相声课本系列剧,将在“双节”期间的大明宫剧院每日演出三场,《花木兰》《武松打虎》《三顾茅庐》……当书本中的成语典故、历史典故,通过曲艺艺术进行重新演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有趣、深入的方式,走入当代孩子们的内心。

时尚又古韵

西安味儿满满

有历史古意之气韵,弄时尚前沿之风潮——西安的城市风貌,也展现在假日之中的文艺舞台之上。

据了解,在“双节”期间,西安广电大剧院、曲江创意谷展演中心、大华1935剧场等剧场剧院,给广大西安市民及游客准备了包含“中西方经典作品音乐会”、“月光心愿”烛光音乐会、“唐蒜铺子”脱口秀等有经典,有潮流的59场精彩演出。

西安人过节,当然少不了秦腔声声相伴。除了将于9月30日至10月6日在西安易俗大剧院火热开唱的“国庆欢乐周·秦腔名家新秀传承演唱汇”外,在今年“双节”期间,西演·西安易俗社也将开启“群英荟萃三秦地·梅花云集易俗社”国庆演出周系列活动。

届时,百年易俗社将在易俗社剧场、易俗社博物馆庭院、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楼舞台,以及位于鄠邑区的易俗社终南分社展开连续8天、共26场演出,好戏连台,邀请包括12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在内的数十位梨园名家轮番登台。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西安人熟悉的秦腔之外,秉承着海纳百川、山容千脊的博大胸怀,本次演出周还将演出京剧、豫剧、川剧、蒲剧、上党梆子、庐剧、山东梆子等剧种,以多样态戏曲演出烘托节日氛围,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魅力。

这个假期

快来西安

开启一场秋日文化之旅吧!

原标题:《长假不虚度,一起把文化“玩”出花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