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帅|给您打了十年工——读宾虹先生画作

王帅
2023-10-08 08:25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我内心郁闷的时候,拿出黄宾虹先生浑厚华滋的画来看一番,往往是推开窗户,看天上安静的星斗,以及远处的群山,感受松风和自己同频的呼吸。如果远处没有群山,你就往远处更远处看就好了。一个人的画引起一个人这么多的思考,我觉得就是超过一张画的笔墨了。”

收藏家、芸廷艺术空间发起人、长期互联网从业者王帅近期陆续以文字记录了收藏一批近现代画作的心境与琐事。澎湃艺术本期刊发的是《给您打了十年工——读宾虹先生画作》与《壁画的起源》。

晚年写生的黄宾虹

给您打了十年工——读宾虹先生画作

得到的前提是付出。

我努力工作十几年,赚的钱大部分花在黄宾虹身上。或者说我为宾虹先生打了十年工,他是我对美的认知的老板。

我的第一幅作品是他的一幅山水草稿。我干过多年建筑工,我知道钢筋和水泥的关系。我在上学期间,每年暑假都去建筑工地干活,我的第一份工是推混凝土的,但是第一趟就半路翻车了,后来我就去搬砖。

看到那幅草稿,自然地浮现出钢筋和水泥之间,看似彼此没关联之间的强关联。脑子里就是毛阿敏唱的,那是绿叶和根的情谊。眼前立即鲜活起来。

黄宾虹《始信峰》

我跟我的堂哥请教,他是复旦大学哲学系81级的。但他小时候就高度近视眼,干什么都要问我,这个东西在哪里。我一点都不欺负他。

这些天我一直在跟他说画。我跟他说:我今天要写一下我的大老板黄宾虹。

他说:我只能跟你说一点佛法。

我说:请。

他说:“佛说,三界如火坑。说这话时,佛是在三界内还是三界外?三界之内,不知是火坑,三界之外,不觉有火坑。

黄宾虹山水画

黄宾虹山水《携琴听鸣泉》

我说:跳不出去是坑,跳出去是炕。

我继续问:“如果一个人一直没想过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还存在吗?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岂非桃源中人?修行岂不是多事?”

“陶渊明先生喜欢喝酒,所以他在写桃花源记时,也没忘让人皆出酒食。无酒岂不清静?有酒岂不多事?不怕有人醉闹桃花源?但陶渊明宁愿多事,不愿无趣。无事无趣,何谈人生?越多事,越有趣,越见功夫。”

我说:“庄子说浑沌,七窍未开,全无面目,七窍已开,浑沌即亡。依庄子的意思,人生好像只能要命不要脸,要脸不要命,既想要脸又想要命,两全其美固然好,但既要又要还要,怎么感觉像辩证法?”

“劝君慎谈辩证法。辩证法被当下玩坏了,成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工具。你是好人,我看着不顺眼,那你就是辩证的坏人。你是坏人,我觉着舒服,你就是辩证的好人。

黄宾虹山水卷 《海山消溽暑》

真正的辩证法是和自己较劲,是赞美别人,否定自己。只有内在地不断自己否定自己才是实打实的,否了就定了,定了就成了,否来定去,蓦然回首,是谁在否定啊?是我在坚定啊。就找到真我了”

我说:“哈哈,我想送你茅台酒,是比较好的那种,不知你会否了呢还是定了呢?是真我要呢还是假我要?”

他想了一阵,说:“这难不倒我,我去你家里喝。你算送了还是没送?我算要了还是没要?不过,我还是拿劳动换酒吧,我有一个法门,随时随地看自己在不在,在时醒,不在时梦。你观此画时,梦乎醒乎?迷乎觉乎?有梦有醒,有迷有觉,才得觉悟。”

我心里想:是啊。我内心郁闷的时候,也时不时拿出来黄宾虹先生浑厚华滋的画来看一番,往往是推开窗户,看天上安静的星斗,以及远处的群山,感受松风和自己同频的呼吸。

如果远处没有群山,你就往远处更远处看就好了。

一个人的画引起一个人这么多的思考,我觉得就是超过一张画的笔墨了。

这十年工,算是赚了。

黄宾虹山水手卷

壁画的起源

“壁画最早起源于原始的洞穴画,繁荣于20世纪,集大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并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不断进步发展至今。”

我搜索来的这句话应该不是艺术,而是科学。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壁画在我们家横空出世。但只持续了短短几年。

周昌谷临敦煌壁画

我们住的房子,墙刷得是特别的洁白,雅致,比画纸大多了,很多面墙都是六尺整开之上的。当两个女儿从爬行动物变成直立行走动物,开始动手,开启艺术生涯的时候,这些墙就成了她们的画板。

短短几年的时间,我们家就从家徒四壁变成了敦煌莫高窟。集中西合璧的所有颜料,上下五千年各种画派。有泼墨,有水彩,有素描,有雕刻。可以说囊括美院所有科系。

突然有一天,她们对我说,爸爸,往墙上乱涂乱画是不对的。

作者女儿在家中作画

作者女儿在家中作画

我说,可你们是艺术创作啊。

你们看,构图新奇,线条圆劲流畅,手脚并用,推陈出新,笔笔中峰,青绿泼彩着色,益见奇丽多姿。确实是出神入化神品。值得终身收藏。

可是她们确实不在墙上画画了。后来这个房子丈母娘去住的时候,我特别叮嘱她:

不要把墙给我刷了啊,这可是珍贵的艺术品。

绝版了。

好在敦煌壁画还在,很多画家都留下了不少优秀的作品。

否则遗憾真是天那么大了。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李梅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