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释新闻|青少年网络成瘾被WHO列为疾病?国内专家如何说

澎湃新闻记者 刘楚 实习生 粟麟 王安琪
2018-09-28 16:43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游戏成瘾,成为世界关注的卫生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今年6月18日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版(ICD-11)中,将游戏障碍添加到关于成瘾性疾病的章节中,希望促使各国卫生专业人员更加关注此类障碍的发生风险,以及制定相关的预防方案和治疗措施。

该消息发布后,如何界定与诊断网络成瘾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9月25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和解读《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上述发布会表示,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背后往往涉及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学业问题、注意缺陷障碍、焦虑或抑郁等问题,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一个疾病。

“网络成瘾”包括“游戏障碍”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指出,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的损伤。

网络成瘾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信息收集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赌博成瘾、网络购物成瘾等,其中网络游戏成瘾最为常见。

按照WHO官网的释义,网络游戏成瘾又称“游戏障碍”。

6月18日,WHO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版(ICD-11)的预览版,游戏障碍已经被添加到关于成瘾性疾病的章节中。

ICD-11对游戏障碍作了定义,即一种游戏行为(“数码游戏”或“视频游戏”)模式,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它兴趣和日常活动都必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然继续下去或不断升级。

研究表明,在参与数字或视频游戏活动的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受游戏障碍影响。不过,参与者花在游戏活动上的时间需要警惕,特别是当他们因游戏而无暇顾及其它日常活动时。同时也要警惕游戏行为模式引发的参与者身心健康和社交功能的任何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和ICD-11都强调,诊断网络成瘾障碍,持续时间是一个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

据悉,上述《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修订本,还需被提交至2019年5月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在经过最终批准后,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网络游戏成瘾是病?

游戏障碍被列入ICD-11,是否表明网络游戏成瘾是一种疾病?

据WHO官网,《国际疾病分类》中的病症经由研究人员分类,它是确定全球卫生趋势和统计的依据,也是报告疾病和卫生状况的国际标准。目前,世界各国的医生使用这套标准来诊断病症。

按照联合国相关公约,如果某种障碍列入了ICD,那么各国就需要把这种障碍纳入制定公共卫生战略和监测疾病趋势的范围。

WHO官网显示,在ICD-11中,游戏障碍的列入是基于对现有证据的审查决定的,这反映了WHO在编写ICD-11进行的技术磋商过程中,不同学科和国家地区的专家所达成的共识。

WHO认为,在世界上许多地区,人们的一些症状与游戏障碍的症状相类似,因此游戏障碍被列入ICD-11精神心理疾病一类,将有助于促使卫生专业人员更加关注此类障碍的发生风险,以及制定相关的预防方案和治疗措施。

不过,在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世界卫生组织把它(过度依赖网络)作为一个疾病,纳入这个范畴,对此我们也有不同的意见。“

他表示,世卫组织的初衷不是简单地把它定义为一个疾病,而是希望社会能够更加重视、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为青少年减少对网络的过度使用提供更多帮助,甚至在治疗时能得到保险的支持。

陆林指出,过度依赖网络只是一个现象,其背后往往涉及如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学业问题、注意缺陷障碍、焦虑或抑郁等问题,青少年因为这些问题,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的行为。

如何改善(治疗)网络成瘾?

发布会上,陆林介绍,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接近10%左右,目前我国关于这一领域的治疗规范正在制定中,尚未出台。

他指出,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背后往往涉及比较复杂的精神心理问题。“现在在临床上治疗过度依赖网络的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多动症时,会按照相关的治疗规范进行治疗。一般来讲,如果这些病得到改善,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问题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陆林呼吁,家庭提供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把青少年的时间、精力、兴趣、爱好从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中分离出来,让他们走向社会或者进行体育锻炼等。同时教育、学校的支持,同伴的帮助,都可以减少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使用。

除了外在治疗,陆林也呼吁,青少年要正确认识网络、使用网络,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出现沉迷网络的念头时,要寻求帮助,及时认识网络成瘾对自己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入社团、参加活动,加强正常的人际交往,主动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责任编辑:张蓓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