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第一部福瑟戏剧作品导演何雁:他让你所有的经验归零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23-10-05 22:2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3年10月5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Jon Fosse)。

约恩·福瑟与何雁的合影

“听到他得奖一点不意外。他真的是个伟大的戏剧家。”

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创排的《有人将至》,是国内第一部约恩·福瑟的作品。而这部作品的导演何雁,也是国内第一位把福瑟作品搬上舞台的导演。听说福瑟获奖,他欣喜中也毫不意外。

那一年,福瑟曾为自己作品的中国首演特地来到上海,并在上戏新空间剧场里说,“这个作品曾经有一个法国国宝级导演排过一版,现在这个中文版不亚于甚至超越了那个版本。”那时,福瑟的名字几乎是陌生的。而最初被介绍到中国,正是因为上戏的一群教授。2010年,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路生在李婴宁教授的介绍下,拿到了一本英文版的约恩·福瑟剧作集,这是一位卑尔根大学教授推荐来的。同是剧作家,曹路生看完之后深感特别。“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剧本,没有任何戏剧性何冲突,语句又很诗意,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写法可以拿诺贝尔奖。”

曹路生把英文剧本交给了同校的邹鲁路,并让她把剧本翻译出来。之后,《有人将至》被发表在曹路生担任主编的《戏剧艺术》杂志。

《有人将至》海报

这一年,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何雁看到了剧本,同样被这个作品的独特性深深打动。“我当时看了10遍才把剧本看完。这真的是一个伟大的作品,他有非常大的拓展性。特别有吸引力,我特别想接,但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导演。”

《有人将至》三个演员,一个是何雁的同学,两个是他学生。“我之前所有的经验都用不上。因为福瑟的作品无法归类,他不归于任何一种戏剧,但这也是他作品最迷人的地方。处处透露出人生的悲剧性和孤独性,写到了人的心灵深处的孤寂。充满了象征性。”

为了创作,何雁和演员们去海边住了半个月,听着大海的波浪,感受孤寂。“福瑟的作品充满了所有的形象,你会发现什么都有,但什么都没有,它给你很大很大的空间去找到背后的东西。我和演员们说,一定要把台词背后的东西和背景找到,剧本可能只给你了百分之二,剩下的都需要自己去寻找。”

《有人将至》剧照

在何雁看来,福瑟剧作中的北欧审美,那种极简的美学追求,其实和东方的审美非常契合。在这部《有人将至》最后的呈现里,他也大道至简,只用了黑白两色。而最终这个呈现让福瑟十分激动,并在上戏的剧场里说下了自己的赞语。

“福瑟是个有点社恐的人,他平时不爱说话交流,后来我们一起吃饭喝酒,他说了很多,我们有很多照片都是抱在一起拍的。他觉得我还是在灵魂上理解他的作品。”何雁说,福瑟告诉他,自己一开始并不喜欢戏剧,觉得戏剧怎么这么傻,舞台空间这么不自由。但最后,他在戏剧里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有人将至》就是他用了几天写出来的。“福瑟还是一个音乐家,所以他的作品充满了节奏。”

《有人将至》剧照

何雁说,正因为福瑟的想法并不是从戏剧出发写作,所以舞台呈现,也不要用戏剧的概念去做。而是一种写意方式去呈现。

因为很喜欢这一版《有人将至》,福瑟一直希望邀请它去挪威演出,但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行。之后,何雁自己去了丹麦,“才能真正理解他作品的那种孤寂感。北欧人真的非常少,总是阴天,拍出来窗前的照片,都是好孤寂的海滩,灰蒙蒙的。石头都是交错,没有规律。偶尔有几只海鸥飞过。而福瑟这么一个自由的人,就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写作。”

《死亡变奏曲》海报

在《有人将至》之后,何雁还排了福瑟的《死亡变奏曲》,现在正在准备《秋之梦》。“我想他的作品应该被更多人了解,也可以让更多中国剧作家有写作上的不同尝试。”

    责任编辑:夏奕宁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