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是大闸蟹?别高兴得太早!明星也卷入了,检察官提醒…

2023-10-10 12: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罗湖检察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又到了一年中螃蟹最肥美的季节,不仅各位老饕开始垂涎,骗子们也打起了蟹卡的主意,他们把用作高档礼品的蟹卡寄到了千家万户,这其中竟还包括明星孙艺洲……

孙艺洲警惕性还算强,很快发现其中猫腻,判断这很可能是诈骗,并因此提醒网友,“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掉螃蟹”。

此新闻一出,网上很快便引发热议,大家纷纷晒出各种印刷精美的高档蟹卡。

网友吐槽,骗子们花活太多,还会紧跟市场热点,让人防不胜防,小编都得叹一句这事很可“刑”。

市民周女士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在收到不明快递后,她拨打了寄件人电话却无人接听,出于好奇,周女士打开快递,看到了那张与孙艺洲微博展现的类似蟹卡以及一封自称某购物平台为回馈老用户的感谢信。

周女士扫描兑换卡上的二维码之后出现一个客服窗口,然而客服人员并没有兑换大闸蟹,却诱导周女士进入一个聊天群,当周女士在聊天群里质问对方如何得到自己的地址电话信息后,却被直接踢出群聊。

周女士察觉这是诈骗行为,随即拨打购物平台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官方客服表示无此活动。

如果周女士没有及时识破这场骗局,便会一步一步根据假客服的指引,落入对方各种变了花样的刷单骗局。

随着国家打击诈骗犯罪的力度越来越大,公众对刷单返利骗局的警惕性也越来越高,骗子得逞的机会越来越少,进群送手机支架、送鸡蛋、送超市代金券这些小恩小惠的套路慢慢开始退出江湖,

于是他们给老套路披上“螃蟹卡”这层新衣,恰逢中秋国庆双节后、又是金秋赏菊品蟹好时节,面对一张价值不菲的螃蟹卡,很多人防范意识松懈,忍不住打开、然后扫一扫……就很可能落入骗子们精心设置的老陷阱——刷单局。

现如今,刷单返利类诈骗是发案率最高的电诈类型,占整体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的30%左右,骗子们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大量公民的个人信息,然后广撒网,用快递寄送礼品券,引导大家扫描入群二维码,发掘潜在被害人,等那些防范意识不强的被害人一但加入他们所谓的各种微信福利群,典型的刷单骗局就开始了,前期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后期要求大额充值,最终完成诈骗。

检察官提醒:

1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刷单炒信、虚假宣传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大家不要相信“轻松赚大钱、在家就致富”的噱头,寻找兼职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

2

对于来路不明的快递,一定要谨慎处理,查明寄件方信息,不要扫描任何可疑的二维码、登录其推荐的网站或下载指定的APP。

3

现在网络技术发达,大家的姓名、手机号码、地址甚至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都有可能遭到泄露,所以即使有陌生来电、短信准确说出了你的个人信息,要求点击他们提供的网站链接或者以任何理由要你进行转账汇款,都请保持冷静,通过官方途径核实操作。

信息来源:办公室 周婵

(注:本微信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

觉得不错请点击“在看”哦↓ ↓

原标题:《是大闸蟹?别高兴得太早!明星也卷入了,检察官提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