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度对谈:丑书并不丑 正书也有邪

2023-10-13 14: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图源:网络

受访者:牟群/著名艺术批评家、四川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

采访者:荣占国/重庆三合美术馆馆长,美术史学者

一、书法的丑正,可以作为书法的评价标准吗

荣:近些年书法界和大众传媒对书法中的丑书现象,报道争议不断。大众传媒中多数见于非艺术批评和道德指责。极少见到有从书法专业和书法史的角度去分析的文字。您作为著名的美术批评家,对书法理论颇有研究,您自己也从事书法创作,很想听到您对丑书现象的见解。首先,顾名思义,既然有丑书,那就有丑书的对立面,或可称为美书,抑或正书。您认为书法的丑正概念,可以作为书法的评价标准吗?

牟:美和丑,本身就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我们常说的人类追求真善美,这个美的概念。不是一个标准化的哲学概念,而是一个多元化的心理学的概念。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尤其进入现代和当代社会,科技、人文、人的思想和情感,高度发达,层次丰富,没有简单的美丑概念划分。人的审美经验,是与他的生存环境、民族传统、知识结构分不开的。你能够判定非洲部落黔面和中国京剧的花脸,谁丑谁美吗?

同理,提出丑书的概念,实际上不是一个审美判断,而是一种道德判断。指责别人的书法是丑,是为了张扬标榜自己的书法是美,是正统。书法既然是一种艺术。他就不是简单的书写这种形式本身,而是通过书写这种形式,沟通着人的精神方式和存在方式。

人有千百年不变的人吗?过去王羲之苏东坡,骑马乘轿,现在的书法家们都开着奔驰法拉利。他们享受了现代文明的一切红利,却只守着一成不变的书法模式。而且还唯我独尊。打着守正维统的旗号。谁不合自己的意就斥为丑。这实际上是对艺术标准的一种盗悖和趱越。

既然中国画的变革,大家都感到很重要。创新国画,实验水墨层出不穷,方兴未艾。你书法难道不是中国艺术?就不能变革?就只能写颜柳苏黄,万世师表?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书法界是最顽固的堡垒和江湖。说得严重一点,书法界打击丑书,标榜正书的行为。是在阻碍中国艺术的发展。

你问丑正可否成为书法的评价标准。我认为,丑正都是书法的艺术属性,不可或缺。所谓正,就是古人的风格和样式,俗称正统。当然有精华所在。但将其作为万世标范,这是后人的想法。古人的每一种范示,其实都是他个人创作的识别系统。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说:“若乃思贤哲于千载,览陈迹于谦简”,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说:“形于简牍,耀于金石,后人虽相去千百龄,得而阅之,如揖其眉宇也”,这是说书法风格就是人的风格,书如其人。这就是说每个时代的人都要有自己的面目。根本不是让你去学某人书风,当做万世标范。 古人书家不同的书写风格和精神面貌之间的风格差异,不同性情。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华。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中,每一位有独创的大家都以标榜自己与别人的殊异距为荣。哪里像今天的书协标准。今天的书法家大多读书较少,也就只能模仿古人,写不出自己的风格来。古代的书法大家都是文豪学者,书法都是他们的业余爱好,六艺并身基本功。人的才华智慧高了,胸廓宽了,写出的字自然就牛逼。把古人的书法圈起来,作为标准。这本身就是没读懂书法的要义。我是最反对高等院校里开书法博士课的。我经常直说,你博士毕业了你就不会写书法了。书法是知识和学问滋养出来的。只靠练字是练不出来的。你看古今中外真正写得好的书法家,哪有博士毕业的?

二、作为最中国的传统艺术,书法史上有无丑正关系

荣:您认为丑书的称谓,主要是以道德判断。具体到艺术风格和艺术形态方面,您认为这个丑指的是书法的何种状态或属性?

牟:刚才我说了,要维护正统的权利,就要标示出一种正统的形态和风格。具体说就是古人的楷模。大致是在文字结体上的中规中矩,有师承门派,有出处,形态上有碑帖可循。超逾这个规范和法度的,就被视作丑。这是既不懂得美学艺术的时代性,又不遵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就是一种蛮横的文化权利的存在感。前段时间中国书协的领导在公众传媒上,批评丑书,这是很不正常的。即便丑是另类,作为书协领导也应该包容。书坛跟大学一样,海纳百川。要有蔡元培、梅贻琦式的胸怀,中国的书法艺术才能够发展。

再来说说丑书的概念。作为书法的形态和取向,这种丑,实际上是一种突破。一种相对所谓正书的经验模式的一种解构方法,人类任何一种艺术。如果不注入新鲜血液,任其完全成熟老化,最后的命运就是衰老,褪化,直至溃烂。在100多年以前,日本的前卫书法家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以手岛右卿为代表的少字派是前卫书法的代表形态之一,手岛右卿试图在简化的文字表意和书写形式之间找寻一种超越的精神境界。其作品虽然脱离了传统书法的结构因素,但基本上还是没有脱离文字结体的规律。手岛之后,日本出现了墨象派,否定文字本质,仅留墨痕和韵味的书法实验。井上有一是其代表。日本的书法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影响了中国的书法家。李骆公,王学仲,古干等开始了全新的试验,他们从甲骨文和金文着手,进行对文字表意的变异处理及象形文字的游戏。包括四川的李琼久,重庆的屈趁斯,他们书法中的造险走奇,破坏结体,生造部首,风格另类,就是对传统碑帖法度的突破。要说丑书,就是从这里开始。

井上有一(1916-1985)

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中国的实验书法广泛兴起。总的一个表现就是突破既存的樊篱,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有从文字结体着手,有从工具材料着手,有从书写载体着手,有从空间变化着手,有从科技手段着手。总之,实验书法灌注着一种全新的观念意识。谈不上建立一种新秩序,但是扩开了一片新天地。这就是丑书的最可贵的意义。丑书就是改变惯识惯性,突破发展障碍。而在探索突破中,当然也会鱼龙混杂,用怪异形式呼悠人的现象,在相对自由的丑书领域,那些混混肯定是要比在传统正书的领域里,混得要容易一些。因为传统正书的章法严谨,规矩森严,当然是不容易混的。应该以严肃的,专业的艺术批评态度和方法来区别鉴定。不能把丑书的实验作用全部否定。而艺术的生命和新生,往往是从这些实验开始的。

三、您如何评价坊间所列十大丑书代表的作品

荣:坊间有评十大丑书代表。我注意到批判丑书的人,大致都是非书法专业的民众,或院校书院之外的江湖书法人士。这十个代表的排名也都不一样。常见的有王镛、沃新华、何应辉、曾来德、王冬龄、曾翔、邵岩等,您如何评价他们的书法?

牟:判别一个人的书法是不是艺术。最根本的还是要看他的专业性。什么是书法的专业性呢?我认为首先他应该懂得书法史,读过很多古人的法帖。其次是他有创新突破,有找出自己的道路的强烈意志。还有他所写出来的书法,是不是对同行有所触动和推进,这些丑书的代表大多数是艺术院校的教授,或者是书协的书法家。

王镛是中央美院书法专业的教授。他的传统书法的功底是很深的。照我看他的书法,还感觉中规中矩,不够奇险。沃新华是复旦教授,书法写了五十多年,传统碑帖蒙养深原,他的变体看得出有章可循,是奇而非怪。何应辉是我们川美出身,四川的另一个大书家刘云泉,也是川美出身。他们都受过严谨的美术训练。也画画。何应辉的书法传统也很深厚,他的风格起初是中原的风格,后来渐近蜀中大师谢无量。他近年的书法,方正中求奇谲,浑实中透书眷,基本上是正书,只是因有自己的独境,就被封为丑书。曾来德也是川人,书协的副主席。正是因为他求变,才有了独自的面貌与成就。他的大字写得好。形式构成都来自于墨象派。王冬龄是中国美院的科班书法家、教授,属少儿学,对传统的理解是很深厚的,对书法的传脉也很守执,我认为他对书法的真髓“吾道一以贯之”,理解很透彻。把书法的抽象性发挥到极致,王冬龄是把书法推进当代艺术的实践者。他的“乱书”,在对传统书写所结体章法程式进行解构之时,也把书法的精神性和空间拓展推进了一大步。曾翔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书法导师,他以吼书出名。他强调的是书法的墨象和痕迹。他的书写过程很有动感,几近行为艺术,对中国书法的突围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这种艺术形式,只是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看他最重要的作用,至于丑不丑,美不美,几乎用不着去讨论。邵岩也是大学老师,他的射书,是从工具上去改变。邵岩的问题是他附在书法上的表演性太过了。消解了解构的初衷,也让丑书论者抓住了把柄。其他的代表各有特征,就不一一评价。

四、丑书并不丑,正书也有邪

荣:在您看来。书法的丑正之争,实际上是书法变革求新与传统守成的冲突矛盾所致。本来是属于艺术观念之争,而不该上升到道德评判。但在今天的大众传播事件,道德评判成为了舆论的导向,反而把艺术的问题忽略掉了。

牟:基本上就是这样。所谓丑书。是一些并非专业的人士,对正当的艺术变革和形式求新不能理解,而做出的一种非艺术的评判。书法艺术要发展,既要有所继承,也要有所抛弃。继承的是什么?继承的是书法的灵魂和以线造型意志和精神。中国象形文字对事物的抽象,以及书法对象形文字的再抽象。这些因素是中国书法的灵魂要素。古人大师们的法帖中,留下来的精典和旨趣,都可以继承。中国的书法也是程式化的艺术。程式有它的妙处,但也有它的局限。应该抛弃的是对古人程式的盲目遵从因循。如果大家都不能越雷池一步,都必须写成法帖模式,书法就死掉了。我一再强调书法不是写几个字,书法是通过书写表达人和世界的关系。每一个时代的书法家,都必须拿出这个时代的风貌,要有这个时代的方法论。每一位书法家,也应该写出自已的识别特征。而丑书的实验,就是对传统书法系统中的结体、间架、构成、程式、类型等进行解构、探索和突破,应该充分肯定丑书的变革精神,肯定其积极的意义价值。

丑书并不丑,正书也有邪。你如果把正书当成自己的文化权利和利益保障。而排斥别人,那就是邪。

五、丑书与正书,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文化生态

荣:透过书法的丑正之争。使人看到今天的文化生态失衡,一方面是专业书法界和民间江湖书法界之间,缺乏沟通的语言和标准。另一方面,在专业书法界中,解构创新者和守正维统者之间也水火不容。看来丑书的书家们,夹在专业和江湖之间,颇有孤独悲壮之感。

牟:你要在任何艺术形态中去创新,都会这样。当年的高更、梵高、塞尚,不是也同样被正统抛弃,江湖排斥,但经过罗杰弗莱这类的专业理论家研究推介,进入了美术史,今天还有谁说他们不是正宗的艺术呢?

丑书的书法家们当然也有毛病,他们的阵营里也有一些混混。实验书法的阵营里应该清理门户,远离罗刹,和那些马户又鸟撇开干系。

不仅是书法界,中国整个艺术界都比较混乱。搞乱了创价系统、评价系统和流通系统,由之不能形成健康的艺术生态。丑书实际上就是新锐书法阵营。这个阵营必须要加强评价系统。要有专业批评家来研究推荐。否则你很难确立书法史地位,而落草于江湖状态。传媒是没有立场的,更没有学术。传媒就是把事儿忽悠大。今天的艺术江湖往往用传媒取代专业评判。

书写这个东西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权利,所以说起来每一个人都有发言权。但作为艺术,这必须按照艺术史和和学术规律来判定。只靠传媒的江湖忽悠,顶多也就多卖几个钱,很难进入书法史。至于那些江湖书法,更不能进入书法史,但是它也有积极意义,它可以作为全民的健身益智活动。大家都去写书法,总比大家都去打麻将好。这起码是一种文化兴趣,可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退休的老年人写书法的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退休老干部,还到处题词,这种现象很好。写字的时候是要灌注气的,而且很容易进入忘我之境,对于祛病健身功莫大焉,宣纸笔墨的产业链也带动了。精英的书法和大众的书法是不一样的。有不一样的作用,标准,当然也有不一样的评判话语。艺术的世界和娱乐的世界也不一样。

原标题:《​深度对谈:丑书并不丑 正书也有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