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 科技支撑诉前调 创新模式解纠纷

2023-10-13 19: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法院工业区(口镇)法庭亓民川法官团队在案件诉前调解阶段采用“互联网+”方式远程调解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采用了“免鉴定+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免执行”纠纷化解模式。

基本案情

来源:网络

原告张某受雇于被告四川某公司在济莱高铁莱芜北站施工,2022年11月21日,张某不慎从二楼摔下造成腿骨骨折等多处损伤,住院治疗期间共计花费医疗费54万余元,已由被告全部承担。原告出院后多次与被告协商其他费用的赔偿事宜均未果,遂将案件诉至莱芜区法院。

办案思路

国庆节前,亓民川法官团队接收此案后,对案情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被告认为原告所诉请的伤残补助金、误工费、交通费 、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费用过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直接办法就是启动鉴定程序。考虑到国庆假期将至、申请鉴定周期长费用高、原告生活拮据且因伤病亟需用钱的情况,亓民川法官团队决定立刻开展诉前调解工作。

调解经过

因涉诉双方均在外地且临近国庆小长假,调解员李春霞与法官助理陈晓斐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调解工作:一方面通过一对一电话沟通展开“背靠背调解”,积极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另一方面,通过视频方式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巧用类似案例以案说法。最终,双方当事人都有所动容。

节后上班第一天,亓民川团队趁热打铁,通过互联网法庭开展线上“面对面”调解,最终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陈晓斐指导双方当事人签订调解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被告当庭付款。

典型意义

办案团队利用诉前调解程序灵活高效快捷、和平解决矛盾纠纷的特点,采用“互联网+”方式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并巧用类案剖析为案件成功调解奠定有效基础。该案采用的“免鉴定+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免执行”纠纷化解模式,既降低了诉讼成本、缓解了当事人的经济压力、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又节约了司法资源,开辟了诉源治理新路径。

自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以来,莱芜区法院工业区(口镇)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挺在诉前”的原则,坚持调解在前、诉讼断后,形成了“庭室负责人把关+办案团队专项指导+调解员驻庭调解”的协同调解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将纠纷化解在诉前,用实际行动为诉源治理工作交出满意答卷。

供稿:工业区(口镇)法庭

原标题:《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 | 科技支撑诉前调 创新模式解纠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