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太阳已经做完了它生来要做的事”|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逝世

2023-10-16 12: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露易丝·格丽克(1943—2023)

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前桂冠诗人露易丝·格丽克(1943—2023)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家中去世,享年八十岁。她优雅、敏锐而又热烈的生命,从此去往彼岸的世界,如她所写的珀耳塞福涅在秋天回到冥界。

她生前最后的一些诗或许已让我们明白,她做好了离去的准备,并且试图从死亡的景象和预感中,获得平静与慰藉。“你明白,我正进入死亡的国度。”在诗集《忠贞之夜》里,格丽克如此写道,她也提出这样好奇而轻松的问题:“我们已经逃脱了死亡——/还是说,这是来自悬崖的景象?”

《忠贞之夜》,柳向阳、范静哗 译

露易丝·格丽克1943年4月22日生于纽约长岛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生前已出版十四部单行本诗集、两部随笔集和一部小说,曾获得包括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各类奖项。2020年,格丽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她那具有朴素之美的、精确的诗意声音,令个体的存在获得了普遍性”。

2020年 格丽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格丽克从小就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和她因为厌食症而接受的心理分析与治疗结合在一起,影响了她的创作。二十三岁,她出版了处女作诗集《头生子》。

格丽克年轻时

她的写作深受希腊神话等古典资源的影响,也常常从对大自然的观察中获得启示。她曾经历过两次婚姻并离婚。爱与丧失成为她诗歌的重要主题。她常常写到自己早夭的姐姐、自己的亲人以及与亲密之人充满紧张和失落感的关系。

在《例证与理论》这部文集里,格丽克曾表示,“吸引我的是省略,是未曾道出的部分,是暗示,以及雄辩的、深思熟虑的沉默”。现在,她自己的生命也融入了这样的沉默,成为了更广大的诗。除了已经出版的《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月光的合金》《忠贞之夜》,文景还将继续出版她的其他作品,包括《冬日食谱》《例证与理论》《美国原创性》《玛丽戈尔德与罗丝》以及过往的诗歌单行本。让我们在对她持续、长久的阅读中,纪念这位诗人,她曾给我们带来无可比拟的美。

———

格丽克诗选

日落

那边,太阳正在沉落,

农工在这边焚烧落叶。

这火,算不得什么。

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控制有度,

就像一个家,由独断的人管着。

可是火烧旺了的时候,农工就会消失;

在路那边,看不见他。

与太阳相比,这儿所有的火

都很短命,业余得很——

叶子没了,它们就会结束。

然后,农工重新现身,耙起灰烬。

但死是实在的。

似乎太阳已经做完了它生来要做的事,

催生田野,然后

促发大地上的燃烧。

所以太阳现在可以落了。

(范静哗 译)

晚祷

我不再想知道你在哪里。

你在花园里;你在约翰在的地方,

在泥土里,心不在焉,握着他的绿铲子。

他就这样整理花园:十五分钟的剧烈劳作,

十五分钟的出神沉思。有时

我在他旁边工作,做零星琐事,

拔草,给莴苣间苗;有时

我从花园北面的门廊观看,直到暮光

让最早的百合成为灯泡:从始至终,

平静从未离开他。但它急速地流过我,

不是作为那朵花抓住的支撑,

而是像透过那棵秃树的亮光。

(柳向阳 译)

晚祷

从前我相信你;我种下一棵无花果树。

在这儿,维蒙特,没有夏天的

国度。这是一个试验:如果这棵树活下来,

那就表示你存在。

按这个逻辑,你并不存在。或者,你仅仅

在温暖的气候里存在,

在炽热的西西里、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

那儿出产不可思议的

杏子,易碎的桃子。也许

它们在西西里看到你的面容;这儿,我们几乎看

不到

你外衣的褶边。我不得不约束自己

与约翰和诺亚分享番茄的收成。

如果另外的某个世界上存在正义,那些

像我这样的人,因大自然强迫

而过节制生活的人,就应该得到

所有事物中最好的份额,所有

渴望、贪婪的目标,作为

对你的颂扬。没有人比我颂扬你

更热切,带着更多

被痛苦地阻止的欲望,或是更值得

坐在你的右手边(如果它存在),享用着

那易腐烂的,那不死的无花果,

它并不能旅行。

(柳向阳 译)

碑石中的剑

我的心理分析师短暂抬头。

自然,我看不到他,

但相处多年,我已懂得凭直觉

感知这些动作。无论我

正确与否,他都拒绝明示,

一贯如此。我以小聪明对付

他的回避:我们的小游戏。

在这些时候,我感觉得到分析

正如火如荼:似乎我心底

有一股我惯于抑制的

狡猾的活力被带了出来。分析师

对我的表现淡然处之,

反而让人极其松弛。我们之间

已生出一种亲密,

就像一座森林围着城堡。

百叶窗关上了。一缕缕

摇曳的光,踱过地毯。

从窗台上方狭长的一条,

我看见外面的世界。

这段时间,我一直都晕晕乎乎,

感觉漂在生活之上。生活,

发生在远处。然而,它是否

仍在发生:这是问题所在。

夏末:光线淡去。

逃逸的碎片在盆栽上闪烁。

我的分析已进入第七个年头。

我又开始画画——

小幅素描,偶尔

以实用器具为模型

做点立体装置——

不过,分析占用了

我不少时间。时间

是从哪里扣除的:

这也是问题。

我躺着,看着窗户,

长时段的沉默

穿插在有点百无聊赖的沉思

和一些反问之间——

我感觉分析师正在看着我。

在我想象中,就像一位母亲盯着睡熟的孩子,

原谅已先于理解。

或者更可能像我哥哥,他肯定那样看过我——

我与他之间的沉默所预示的或许

就是这种沉默,其中蕴含着没说出口的,

都是某种意义上彼此共有的。这似乎是个谜。

然后到点了。

我怎么上来就怎么下去;

门卫开了门。

天气持续温煦。

商店上方,条纹遮阳篷撑开,

保护着水果。

眼见餐厅、商店

以及摆着晚报和香烟的货亭,

随着外面越来越暗,

内部越发明亮。

也许是药物起作用了?

不知何时,路灯亮了。

我突然感到有一种相机纷纷开启的骚动;

意识到周围的动静,一种盲目的

行动崇拜驱使了我的同类——

我从心底抗拒这一点!

在我看来,这既肤浅又虚假,或者说

片面又虚假——

而真相——嗯,我所看到的真相——

被表达为静止。

我溜达了一会儿,盯着画廊的窗户——

朋友们都出了名。

我听得到背景上有河水,

流出来的遗忘气味

混杂着饭店盆栽的香草味——

我已安排好与一位老熟人共进晚餐。

他在我们常坐的餐桌旁;

酒已倒好;他拉着服务员说话,

谈论羊肉。

像往常一样,晚餐时爆发一场小争执,表面上

与美学有关。不了了之地过去了。

外面,桥体闪着光。

汽车穿梭奔忙,河流

模仿着桥梁,闪着光回应。大自然

回应着艺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这朋友发现这个形象很有意味。

他是位作家,出了很多小说,

在当时,大受好评。每一部都差不多。

然而,他的自满掩盖了痛苦,

也许就像我的痛苦掩盖了自满。

我们彼此相熟,已有多年。

我再次指责他懒惰。

他再次把这个词扔回来——

他举起酒杯,把它底朝上倒过来。

这就是你的纯粹,他说,

这是你的完美主义——

杯子空了;没在桌布上留下任何痕迹。

酒已经上头。

我慢慢走回家,想着心思,有点醉意。

是酒已经上头,还是

夜晚本身,夏末的惬意?

他说,都是那些评论家,

他们才有那些想法。我们艺术家

(他把我也算在内)——我们艺术家

只是玩着自己游戏的孩子。

(范静哗 译)

露易丝·格丽克在文景

01《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本书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

02《月光的合金》

本书收录了格丽克的四本诗集,《野鸢尾》(普利策诗歌奖)、《草场》、《新生》(《纽约客》诗歌图书奖)、《七个时期》(普利策诗歌奖短名单),均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纽约书评》海伦·温德勒评价,“她的坚定性提醒我们,我们从生命的流动中也获得一种沉淀物,一种残余物——那是我们用心诵读的,永恒的,简朴的,有轮廓的,已知的。

03《忠贞之夜》

本书获2014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诗集包含24首诗,以奇异的想象、灵敏的观察和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有关亲情、爱与创伤的故事,其中透露出诗人强大的思辨力和建立内心秩序的能力。

诗的主题大多是亲人的缺席、离去,未能对亲人投注足够关注的歉疚。除了诗人自身,格丽克还虚构出一个男性画家作为叙事者,借助这位画家的口吻讲述艺术创造和日常生活的关联。整部诗集的语调是清冷、低沉而富有智性的,更显示了“钻石般的冷光”的质地。

原标题:《“太阳已经做完了它生来要做的事”|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逝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