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徐国良/石玉衡/高海团队首次报道STING通路在介导TET2缺失导致的克隆性造血中的作用

2023-10-19 15: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CH)是造血干细胞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的异常扩增的现象,会导致多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发生。目前研究指出TET2是CH中最常突变的基因之一,并且与CH的发生密切相关。TET2的主要功能是催化DNA上5-甲基胞嘧啶(5mC)的氧化,并最终通过碱基切除修复系统完成DNA主动去甲基化过程。

然而,迄今为止,TET2功能缺失导致CH发生及后续的恶性血液疾病的转化的具体调控机制和关键信号通路仍未完全明确。

2023年10月10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石玉衡/高海/徐国良团队合作,在 Leukemia 期刊发表了题为:STING activation in TET2-mutated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 contributes to the increased self-renewal and neoplastic transformat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cGAS-STING通路在介导TET2缺失导致的克隆性造血(CH)发生中的作用,并证明了抑制该信号通路可以有效地缓解TET2缺失诱发的小鼠血液系统发育异常及后续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野生型和Tet2缺失小鼠骨髓中不同分化阶段血液细胞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发现STING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下游的炎症因子水平在Tet2缺失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s)中显著升高。

进一步研究发现,Tet2缺失的HSPCs会自发产生DNA损伤。这些损伤的DNA片段会进一步激活了cGAS-STING信号通路,进而促进了I型干扰素等内源性炎症因子的产生。利用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人员证明了Tet2缺失小鼠HSPCs异常扩增且向髓系细胞分化的倾向增强,但Tet2和Sting双敲除小鼠的造血系统表型则趋于正常;并且在骨髓移植模型中,Tet2和Sting双敲除小鼠相比于Tet2单敲除小鼠生存期得到了显著延长。

同时,利用Patient 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研究人员证明了STING抑制剂可以也同样可以特异性抑制携带TET2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异种移植小鼠的发病进程。这一结论与小鼠模型结果呈现了高度的相似性,从另一角度提示了STING可能是一个在人类TET2突变相关血液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潜在的干预靶点。

激活STING介导TET2缺乏症相关CH的工作模型

该研究内容充分揭示了STING信号通路在TET2功能缺失导致的CH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证实了由于TET2缺失内源性产生的慢性炎症对其CH及血液恶性肿瘤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研究为TET2功能缺失突变导致的血液系统异常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开发CH及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谢佳颖、技术员盛梦瑶博士、博士研究生荣少钦、青年副研究员周丹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石玉衡、高海,及徐国良院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5-023-02055-z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