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法的这片橄榄林下,治愈系大师用“最后一笔”力证印象派永无迟暮

2023-10-20 11: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鹿 LicorneUnique

1915年风光旖旎的法国南部乡间,此时的雷诺阿已步入人生末年,被病痛折磨加之爱妻离世,接连的打击无疑令痛苦生根。

直至一位金发女郎走来,当耳畔响起那句“十法郎一天哦!”大画家拾起画笔,上演了生命落幕前最后的辉煌。

2012年戛纳电影节上,《雷诺阿》将这段发生在滨海卡涅的往事搬上了荧幕。导演以平和的节奏,再一次娓娓道来了这位印象派大师与艺术生涯最后的模特,及其从战场归来的爱子之间相互治愈并成就的温暖故事。

老雷诺阿的终曲

亦是青年雷诺阿电影事业的第一位女主

虽无跌宕起伏的剧情流线,但影片完美还原了雷诺阿画作里浓郁而鲜艳的色彩。

窗前被阳光点亮的树丛、河畔波光粼粼的水面、又或是安蝶尔骑车行过的小路…即使是不了解印象派的观者,也都会为滨海卡涅的自然风光所倾倒。

雷诺阿画中标志性的橄榄树林与女郎同样被诠释

1908-1914年雷诺阿创作《卡涅科莱特农场》/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而雷诺阿正是在此地度过了自己虽疾病缠身却高产依旧的晚年。甚至在那个狂飙骤变的时代,当各种现代流派⻛起云涌之时,这位身坐轮椅的白胡子老人也仍能用作品为“过时”的印象派再一次正名。

逐光印象派

01

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自幼便展现出过人艺术天赋,出生于制瓷胜地利摩日的他就曾因“画得好”而得到手绘瓷器的美差事。直至1862年前往巴黎,雷诺阿才于夏尔·格莱尔门下开启了职业之旅。

1867年弗雷德里克·巴齐耶绘《雷诺阿肖像》/ 蒙彼利埃法布勒美术博物馆藏

1862年初到巴黎求学的雷诺阿已展现出惊人天赋 / 布面油画《划船聚会归来》

当战争的阴霾褪去,在默默无闻近十年后人们终于发现了这位画家创造的印象派奇彩。他的作品反映着对⼈类⾃身的关注与对⽣活的热爱,温和用色和柔软笔触下皆是世纪之交的迷人生活场景及绚烂风光。

经典之作《煎饼磨坊的舞会》正是1876年雷诺阿于巴黎大力推广印象派时所绘 /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同年他还完成了这幅著名的《秋千》,光影与色彩的处理堪称印象派画风的代表

这位印象派运动的领军者更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1881年前往意大利及西班牙游历的他受到拉菲尔、提香等大师影响,开始不断调整现有画风,更加丰富多彩的画面中是愈发流畅的用笔和恰到好处的光影表现。

1881年《船上的午宴》创作时,画面塑形上已初显风格转变

此后在《钢琴前的少女》、《举起双臂的年轻人》等作品中,大师的用色变得更酸性,人物处理也明显受古典主义影响

此后二十年间,雷诺阿发展出了一种不朽的古典风格,他更加严谨绘形的同时又以印象派色彩挑战观者对体积和空间的理解。

1897年雷诺阿创作布面油画《森林里的沐浴者》

电影中也曾多次还原画家描绘沐浴者系列作品时的场景

这种独特艺术风格下诞生的《沐浴者》等系列名作亦影响了包括毕加索、马蒂斯在内的诸多后代前卫巨匠。

毕加索作品《两个斜倚的裸体》灵感正是源自于此

左:1881年雷诺阿创作《持扇少女》/ 右:1907年毕加索创作《持扇少女》

雷诺阿一生共创作了约四千幅画作,但遗憾的是,他曾因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枯燥乏味而销毁了部分。

这幅诞生于1882年的名作《玫瑰丛中》就曾创下约合1.7亿人民币的拍卖神话

如今,雷诺阿为数不多的遗珠则成为藏家们梦寐以求的宝贝,在拍场上频创佳绩。其中,画家极富色彩表现力的晚期风格,则是其画作最受欢迎的时期之一。

雷诺阿风景主题油画《花园中的女子》 2007年曾以约合人民币8116万元成交

雷诺阿1882年创作风景油画《L'Estaque》2002年以约合人民币2376万元成交

最后的色彩

02

晚年的雷诺阿因身患⻛湿和关节炎,1903年时便与家⼈搬到了滨海卡涅,这里的⽓候对他的健康状况更加有利。

而为了拯救他所深爱的那片古⽼橄榄树,他还收购下了位于卡涅以东⼭坡上的科莱特庄园 (Domaine des Collettes),并与爱妻在此建造了生命中最后的家园。

曾经的庄园

如今是滨海卡涅雷诺阿博物馆

1910年的油画《科莱特风景》,正是如今博物馆指示牌上的画作

这片美丽的土地不仅是雷诺阿与家人亲情的见证,亦治愈了他精神上的痛楚且带来大量灵感。即使后来不得不坐上轮椅,他也坚持在助手的帮助下作画,在这里完成了多幅描绘田园风光与乡村生活的治愈佳作。

左:晚年时期,在卡涅花园中坚持作画的雷诺阿 / 右:滨海卡涅雷诺阿博物馆展示的画室场景

奥赛博物馆藏雷诺阿1915年创作描绘卡涅风景的油画作品

在雷诺阿晚期作品中,他有意强化线条的作⽤,把⾊彩魅⼒和谨慎⽤笔完美结合。而精妙的湿画法更将物体及⼈体的明暗过渡恰当表现,最后加之⽩⾊并略微擦除亮部⾼光,平滑油亮的绝佳质感则跃然于画布。

外人看来,雷诺阿此时的创作条件无疑是艰苦而颇具挑战的,但他仍以画笔将明艳而充满生机的景色献予世界。而这种背景下诞⽣的每⼀幅作品,除了本身的艺术价值外,更因画家的付出⽽显得尤为珍贵。

雷诺阿甚至仍以谦逊态度不断练习

只为将一草一木画到极致

与风俗画及人物肖像中对外界事物的关注相比,晚年在滨海卡涅创作的风景主题油画则是雷诺阿对自我内心的凝视。

这份于生活及自然纯粹的喜爱饱涵着大量无法言说的情感,亦解释了为何各大博物馆都会珍藏一份他的“风景”。

东京ARIZON美术馆藏 / 1905年雷诺阿创作卡涅风景主题油画

2023年罗维戈罗维雷拉宫举办雷诺阿“新古典主义的曙光”画展 / 展出了许多他的晚期风景画作

原标题:《南法的这片橄榄林下,治愈系大师用“最后一笔”力证印象派永无迟暮》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