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共建“一带一路”,我们像亲兄弟像一家人!

2023-10-21 20: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视频来源:央视《朝闻天下》)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近日,央视系列报道《丝路故事》

将镜头对准了中老铁路。

一条铁路连通两国,

列车飞驰和万家灯火的背后,

离不开中老两国电力的联通互享。

让我们跟随央视,

到老挝去看一看“电力一家人”的故事。

01

我们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

要把绿色发展理念用在项目上

自开通以来,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万多名旅客,乘坐中老铁路动车跨境旅行。

列车飞驰的背后,是源源不断的电力保障。

作为老挝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中老铁路以电为动力,每小时要用5600度电,相当于一个四口之家一年半的用电量。

为了建设中老铁路,首先要在铁路沿线新建250多公里长的输电线路和输电铁塔等设备。而这些新建线路,一半以上要在热带雨林中穿行。

在高低不平的山间,怎么既能让巨无霸铁塔四平八稳矗立,又尽可能减少炸山开石、砍伐山林呢?中国建设者带来的新技术大大降低了对植被和生态的影响。

02

“我想多学点先进的技术

想要增强技能水平来提高收入。”

中国的技术在保护当地环境的同时,更引起了老挝员工的兴趣。

中老铁路供电项目老挝员工艾片说:“我就是想多学点这种先进的技术,中国同事非常耐心解答我的各种疑问,对我就像自己家人,我跟他们讲话不用有啥顾虑。在老挝,技术人员的工资是普通工人的两倍左右,要想提高收入就要增强技能水平。我在这里学会了铁塔施工、调试等很多技能。”

03

高温、暴雨、蚊虫、蚂蟥……

有任何困难大家一起解决

一边要保护好热带雨林,一边要经受高温、暴雨、蚊虫蚂蟥等雨林独特环境的考验。在交通不便的深山野外,有的机械设备无法通过车辆运输,大家一起肩扛送进山林。

南方电网公司派驻老挝技术专家杨博说:“大家就带着糯米饭、生的蔬菜,就这么吃住在山上几个月,有任何困难大家一起解决。”

04

螺丝拧10圈和拧20圈有什么区别?

中方建设者为什么要较真呢?

“铁塔上的成千上百个防盗销开口方向为什么要保持一致?螺丝拧10圈和20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较真呢?”老挝员工泰穆达·佩莎拉就曾对中方建设者在工作中的“较真”非常不理解。

(视频来源:央视《朝闻天下》)

对此,南方电网公司派驻老挝技术专家滕勇:“我们一边示范一边解释,这种标准化操作不仅能保障工程质量,在日后检修维护时,也(有)助于提高效率。”

05

原来两小时,现在20多分钟

中国同事总是把好东西分享给你

中老铁路全线通车后,大家的工作重心也从电网建设转向运行管理,线路巡检和电力设备运维成了日常工作。

(视频来源:央视《朝闻天下》)

如今,中国同事把无人机技术带到了老挝项目,只需要20多分钟就能完成原本需要两小时的线路巡检。目前,已经有30多名老挝工作人员被培养成专业“飞手”。

06

“饺子”用老挝语怎么说?

中老两国的员工一起巡检线路,一起排查险情,一起处理急事,业余时间一起运动、分享两国美食。

(视频来源:央视《朝闻天下》)

南方电网公司派驻老挝技术专家魏宏升说:“我们教技术,老挝同事向我们介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人的温暖。我们都在‘一带一路’的大家庭里工作,觉得非常开心、非常自豪。”

07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我们就像亲兄弟,像一家人

一家人的情谊和努力不仅改善了交通,也点亮了百姓的生活。中国企业建设的南塔河1号水电站、230千伏北部电网等项目,让琅勃拉邦省等多地居民的用电更稳定、更清洁。

电能的跨国流通更让中老一家人实现电力互助。2022年6月,中老边境的跨国输电线路从过去单向的中国对老挝送电,实现中老双向送电,老挝雨季时正赶上中国迎峰度夏的用电高峰,老挝把富余的水电送到中国;而老挝旱季时,来自中国的电力也能及时送来补充。

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联络及合作处处长蓬巴松·鹏乔说:“中方企业在更好地管理电网、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借鉴中国的经验,提升老挝国家电力公司配电网的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联通的不仅是中国和老挝的电网,我们就像亲兄弟,像一家人。 ”

编辑丨黄昕

校对|彭文蕊 许晓冰

审核|代进 林丹丹

签发|佘慧萍

原标题:《共建“一带一路”,我们像亲兄弟像一家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