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富士康被查,撕不掉的苹果标签,离不开的大陆市场,上半年营收利润双降

2023-10-23 15: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陆鹏鹏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今日,与富士康有关的多个词条冲上微博热搜。

税务部门对富士康旗下企业税务稽查

专家:合情合理合法

据《环球时报》报道,22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独家获悉,税务部门近期依法对富士康集团在广东、江苏等地的重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自然资源部门对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点企业用地情况进行现场调查。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2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对任何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进行税务稽查、用地情况调查,属于正常的依法行政,合情合理合法。富士康旗下企业有义务积极配合稽查、调查,若确有违法违规行为,应认错认罚、加紧整改。

张文生表示,祖国大陆历来欢迎、支持台商到大陆投资,依法保护台商台企合法正当权益。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给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让其更好分享新时代大陆发展机遇,在大陆投资建厂的台企普遍受益。作为指标性台资企业,富士康更是获利良多,在大陆做大做强,旗下“工业富联”还在A股主板上市,并反哺母公司鸿海集团。他强调,包括富士康在内,台资企业在大陆分享发展红利、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去年出口额高达8490亿元

富士康仍依赖中国大陆市场

据官网显示,富士康1974年在中国台湾创立,1988年投资中国大陆,高峰期拥有百万员工,产品范围涵盖消费性电子产品、云端网络产品、电脑终端产品、元器件及其他四大领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科技智造服务商。

2022年,集团营收约1.49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增长约10%;集团进口总额约540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大陆进口总额的3.0%;出口总额约8490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5%。2022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20位。

几十年间,从一个千人小厂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大陆市场,投资中国大陆也被外界认为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得以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富士康自1988年以来进入中国大陆投资,从以深圳为核心到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目前已经在中国大陆地区逐步建立起40多个产业园区,并形成以中国大陆为中心,延伸发展至世界各地的国际化版图。

据富士康官网介绍,目前,集团在中国大陆的主要产业园区分布在深圳、郑州、成都、太原、昆山、烟台。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近年来大部分新业务也布局在中国大陆市场,并且处于持续加码的状态。

2021年11月26日,富士康首座晶圆级封测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投产;2022年7月15日,富士康威海科技工业园正式投产;2022年7月26日,与华为联合发布昇腾智造AI质检示范产线;2022年7月28日,落地深圳龙华的富士康智能制造加速营合作基地正式揭牌启用;今年4月,在郑州成立了富士康新事业总部。

从上述布局来看,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投资更加偏向高新技术产业。

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汽车、半导体

富士康加速转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今年8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公布了2023年二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鸿海二季度营收为1.305万亿元新台币(约合297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4%;净利润330亿元新台币(约合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1%;毛利率为6.41%,为近6年同期新高;营业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2.94%下降到2.37%。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在法人说明会上表示,二季度属于消费电子行业传统淡季,但利润率表现仍高于公司预期。

目前在代工领域,富士康正面临着失宠的局面,就拿今年要推出的iPhone 15系列来说,富士康要与立讯精密、和硕、印度塔塔集团等三家共同分担订单。其中,立讯精密将组装25%的iPhone 15 、60%的iPhone 15 Plus、30%的iPhone 15 Pro Max,而去年立讯精密仅代工了部分iPhone 14和iPhone 14 Plus,完全没有拿下高端机型的代工订单。未来,富士康的代工比例或将进一步被瓜分。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在外界看来始终难以摆脱苹果的标签,但事实上,富士康不仅仅是苹果代工厂,近年来已持续在多个新业务领域发力,毕竟面对业绩的下滑,富士康急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以在郑州成立的富士康新事业总部为例,该业务被公司寄予厚望,也标志着富士康正在加快电动汽车领域布局。

官方称,作为富士康面向“3+3”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中心,新事业总部将聚焦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开展核心技术研究、推动产业投资和统筹管理、实施产业项目孵化和落地等,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易事,富士康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品代工巨头,在当前智能手机产品增长乏力背景下,急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但电动汽车领域竞争激烈,新手富士康造车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除了新能源汽车业务外,富士康还涉足了半导体、低轨通信卫星等领域,富士康转型的野心可见一斑。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此前有观点认为是苹果造就了如今的富士康,但事实上,富士康的崛起离不开苹果,更离不开中国大陆市场的支持。加之近年来持续加码中国大陆市场拓展新业务,可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中国大陆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原标题:《富士康被查!撕不掉的苹果标签,离不开的大陆市场,上半年营收利润双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