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招聘不收“本科双非”?“第一学历”不该成为求职拦路虎

李霞/北京晚报
2023-10-22 17:28
舆论场 >
字号

2023年6月15日,江苏淮安,2023年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校园招聘会,应届生寻找就业岗位。 视觉中国 图

近日,“第一学历似乎成了污点”冲上热搜。据法治日报报道,多名应届毕业生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困扰,甚至连考入名校的研究生都没能逃过。招聘中所说的第一学历,大多是指高等教育阶段所取得的最初学历。部分企业招聘时或明确写明,或制定潜规则,拒绝招录“本科双非”(非985院校和211院校)毕业的学生。

企业人事一旦得知求职者为“本科双非”毕业生,往往匆匆结束面试,让求职者心中五味杂陈。为降低识人辨人成本、提高招聘效率,企业将学历纳入考核指标之一,无可厚非;若将第一学历作为一道关卡,做法未免欠妥。第一学历首先不等于能力,报道中提到的一名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拿到了国家奖学金等奖项,还成功从普通本科考入了北京名校,本身就是能力与毅力的证明。第一学历也不等于岗位适配度,员工合不合适岗位需要考虑综合因素,求职者在简历关折腰、在面试环节被冷落,错失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机会。

第一学历和企业需求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若武断地定为招聘的硬性指标,那么无论求职者之后是否选择“专升本”,是否攻读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是否锲而不舍考入名校,都将被一笔抹杀。高考之后,有人继续读书有人进入社会,加剧了社会上“一考定终身”的刻板印象;如果只认第一学历,那么高考复读考名校的就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第一学历就会成为“内卷”对象,偏执的名校情结将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其实,第一学历本身就是伪造的概念。教育部官网明确回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管理过程中所说的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但概念是假的,歧视是真的。第一学历可以作为录用的参考,但以第一学历去为难求职者,显然有违就业公平,侵犯了应聘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每个人在任何阶段付出的心血与努力,都值得认可与尊重。人生不是短跑,第一个赛程的名次,不该被沿用到此后的赛程中。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要摘下看待第一学历的有色眼镜,不让第一学历成为求职者的拦路虎。

    责任编辑:王建亮
    图片编辑:施佳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