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医治未病丨弘扬中华文化,中医药命名小知识

2023-10-23 19: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中医药取自天然,名简意赅。中药的命名,有着历史的渊源,也有文化的内涵,不仅与中药性状、产地、功效等有着密切联系,更与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紧密结合,成为文明传承记忆的独特载体。中医药命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产地:

如阿胶因用山东阿县的阿井水熬成黑驴皮胶而得名;川芎、川楝子、川牛膝、川贝母等因产于四川而得名;广藿香、广陈皮、广木香皆产于广东。但并不是说别的地方不能生长这些药材,而是指这些地方的生长环境适宜优良品种的生长或栽培,其出产的品质是优于其他产地的。

根据功效:

例如决明子明眼目,合欢皮安神志,防风御风寒,伸筋草舒筋络。药名简洁明了,功效一看便知。

根据色泽:

黄色的有黄柏、黄连、黄芩等。红花、红枣、赤芍皆因色红而得名。又如紫草、紫花地丁皆因色紫而得名。大青叶,因其深青色而名。

根据气味:

如苦参之苦,细辛之辛辣,甘草之甜。再如五味子,因同时具有甘酸辛苦咸五种味而得名。各种带“香”的药材,如藿香、檀香、丁香、乳香、木香等,皆因气味芳香而得名。还有鱼腥草,因其有鱼土腥味而得名。

根据形状:

如人参因其根如人形而得名。佛手,其形状似人手有指。牛膝因其茎节膨大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又如猫爪草,因药用块茎形似猫爪而得名。

根据生长、采集特点:

如夏枯草,因在夏季枯萎而得名。独活,因为一茎直上不为风摇而得名。又如桑寄生,寄生在桑树上,《本草纲目》记载除了寄生于桑树的桑寄生外,其他还有榭寄生、槐寄生等,但品质均不如桑寄生。把握好药材的采收时节也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例如因采收时节正值夏季之半而得名的半夏,又如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的霜桑叶,再如冬季至来年清明前茎苗未出时采收的冬麻。

根据用药部位:

如桑叶、荷叶、紫苏叶,因用其叶入药而得名。又如芦根、葛根、山豆根,因用其根入药而得名。再如车前子、南瓜子,因用其种子入药而得名。

根据故事传说:

如刘寄奴,传说南朝宋高祖刘裕曾意外得到金疮刀伤的外用药,药效灵验却不知其名,因刘裕小字寄奴,后世遂称此药草为刘寄奴,这也是历史上唯一用皇帝名字命名的中草药。又如徐长卿,本是人名,却因其常以某种药物为人治病,后人遂将此药命名为徐长卿。据《何首乌传》中记载,何氏祖孙三代皆因食用某物而身体强壮长命百岁,后世遂将此物命名为何首乌。

根据炮制方法:

有些药材经过炮制后能够增加其他功效。如荆芥炭,经过炒炭增加了止血功效而得名。如酒大黄,大黄经酒制增加了活血作用而得名。再如煅石膏,石膏需经煅烧而得名。

大家看完了这些介绍,是不是觉得中医药的命名很接地气呢?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原标题:《中医治未病丨弘扬中华文化,中医药命名小知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