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自贡重阳节习俗丨回娘家、蒸醪糟

2023-10-26 07: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九乃阳数,故曰重九或重阳。这一天,民间有登高野游、赏菊饮酒、佩戴茱萸、蒸花糕、放风筝、迎出嫁女回娘家等习俗,所以,又有“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女儿节”等别称。

在自贡地区,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登高野游、赏菊饮酒、佩戴茱萸、蒸花糕、放风筝等习俗渐行渐远,只迎出嫁女回娘家、开始蒸醪糟习俗还保留至今。

重阳节一过,冬天就要来了,出嫁女回娘家首先是关心父母的冬衣、过冬的厚棉被准备得怎样了。如果还没有准备好,女儿就要为父母缝制寒衣、厚棉被,以表孝心。在接下来的冬至,魏晋起,就有给长辈老人敬献鞋袜冬衣的礼仪,称为“让履”。另外,就是要帮着母亲蒸醪糟。

为什么重阳节后才开始蒸醪糟呢?这跟气候有关。重阳节前,气温较高,蒸醪糟容易“烂糟”;重阳节后气温转凉,适合发酵,这时蒸出的醪糟质量好。

蒸醪糟的材料非常简单,酒米、酒曲而已。将今年收获的上好的酒米——自贡地区把糯米叫成酒米,淘洗干净,凉水泡上五六个小时,然后上笼蒸熟,刚熟透就行。将刚刚蒸熟的酒米倒在清洗干净晾干了的簸箕里摊凉,为了使酒米尽快凉下来,在用筷子翻晾的过程中,要撒进一些凉开水,这样才凉得快,同时米粒才散粒不结团。待酒米凉到手能伸进去时,就将研成粉末的酒曲撒在酒米上拌匀。注意,撒酒曲时,酒米的温度不能过高,温度高了就会“烂糟”。当然,温度低了,发酵就不好。

用酒米酿造的黄酒,自贡地区俗称常酒或老酒,原为酒类消费主流,民间自酿自食,酒家自酿自售,但也不乏名酒。宋代荣州所产的琥珀酒,被陆游誉为“鹅黄名酿”。富顺县在“清代,老酒已成为本县特产,运出夔门便觉香味扑鼻,每年运销省外数十万斤,蜀川官僚……用以入贡。”(见《釜江镇概况》)到民国时期,白酒才代替了黄酒。白酒的酒精度数高,味浓而辛辣,故名烧酒。自贡地区在晚清已有槽坊生产烧酒,但直接用于饮用的少,多用于勾兑黄酒以增浓酒味。

将拌完了酒曲的酒米装进能密闭的收口坛里,中间留一个浅酒窝,将剩下的酒曲末撒在酒窝里,封好坛口,用旧棉被将坛子包裹严密保温。先用一个箩筐填进稻草,中间留一个浅窝,包裹好棉被的醪糟坛子就放进这浅窝里,上面再盖上些稻草,用木板压严实。而今没有箩筐稻草,就放在大立柜里,多盖两床棉被也行。两三天后,就能闻到酒香了。再一天,就得将醪糟坛子取出来,不然,继续发酵,就会“烂糟”,酒米粒全糟了。

醪糟的吃法有醪糟荷包蛋、醪糟汤圆、醪糟珍珠丸子、醪糟开水等,冬季用来做早餐或宵夜,是最佳选择。在自贡地区,醪糟荷包蛋还是月母子的滋补品,只是其中要特别加红糖,利于散寒。亲友来探望月母子,醪糟荷包蛋也是待客的首选。至于醪糟水,则是家庭主妇烹调佳肴最好的料酒了。

1989年,国务院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老人节”这天,单位会开展组织退休老人赏菊、到郊外农家乐宴饮、发点小礼品等活动。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的重阳节习俗也在逐步恢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