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拼音发明之前,古人是怎么认字的?

2023-10-26 15: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竹沥 好奇号

一天,好奇喵和好奇汪正肩并肩地走在回好奇星球的路上。

突然,一阵大风袭来,好奇喵和好奇汪被风沙迷住了双眼,啥也看不清。

等他俩再次醒来时,已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好奇喵,咱们这是在哪儿啊?

(挠挠头)我也不知道

(环顾四周)嘘——好像有人来了!

(缓步走进学堂)

好奇喵,我们好像来到了古代的学堂,这下该咋办!

别慌,咱们先听听先生怎么安排。

请大家齐声朗读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

(戳了戳一旁的好奇喵)好奇喵,这个字我不会读啊!

(摸了摸自己的耳朵)这个字太生僻了,上面没有拼音,我也不会.......

没想到“行走宇宙的百科全书”,原来也有不会的东西。

好奇汪,这种时候你就别跟我抬杠了。这堂课结束后,我们一起去向先生请教一下吧。

散学后......

你们两个是新来的学童吗?有什么想问我?

先生您好,刚刚在读文章的时候,我们碰到了好多不认识的字。请问您在碰到生字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

原来你们想问的是这个呀!(露出慈祥的微笑)这个其实很简单,我给你们传授几个“锦囊妙计”,你们就能轻松明白了!

好奇汪,还愣着干嘛,快点拿出你的小本,准备记笔记了!

知道了知道了。

先给你们俩说一个最简单的方法——直音法。简单来说,就是用同音字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唰唰唰记笔记ing)

那万一没有和生字一样读音的呢?

这是个好问题!直音法使用起来很简单,但也有很多局限性。所以,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另一种方法——“读若法”。

“若”是“好像”的意思,“读若”就是用一个相近的读音来给生字注音。

(托腮)这个方法听起来好熟悉啊。我想起来了(拍腿)!最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因为记不清单词的读音,我就会用铅笔在单词旁批注上它的中文谐音。

好奇汪同学的思维很发散,你举的例子的确和“读若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原来我们是遗传了老祖宗的智慧。

上面这两种方法都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方便地认读字音,汉代末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注音方法——反切法。它是古人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注音方法。

这个方法比较难理解点,你们可得仔细听了。

这种方法听起来和我们现代用的拼音挺像的。

(点点头)没错!

除了上面讲到的三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变调法。

变调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声母和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字来注音。

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好像不是特别高。

先生,那你们碰到多音字时是怎么解决的?

好奇喵的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如果文章中存在多音字,我们会使用一种叫“如字”的方法来解决——在文中,这个字要按照它最常见的读音读。

听我讲了这么多,接下来,我想考考你们俩。上面“如恶恶臭”中,第二个“恶”字我已经解释过了。

那么,第一个“恶”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个字的旁边标注了“乌路反”,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反切法!

“乌”的声母是“w”,“路”的韵母和声调是“ù”,这两个字反切出来就是“wù”。所以第一个“恶”念“wù”。

回答正确!看来你们俩的确有在认真听讲。

以上几种呢,就是我们比较常用的认字方法了。希望以后你们再碰到生字时,能够独立地发出它的正确读音!

谢谢先生的教导!我好奇汪今天收获太大啦!

等我回去了,要把笔记本传给好奇兔、好奇龟、好奇鳄都看看!让他们几个知道,我好奇汪不仅是个美食家,还是个很有潜力的学术家!

*为便于理解,文中注释采用的是现代汉语拼音中的声韵母形态及发音,并不完全等同于上古和中古汉语中的声韵母形态及发音。

| 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AI创作

原标题:《拼音发明之前,古人是怎么认字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