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何以为美:近代中国之“西方美人”

陈建华
2023-10-27 11:47
私家历史 >
字号

中国从来自视为天下文明的中心,以域外为未经开化的“蛮夷”之邦,即所谓“夷夏之别”,史籍中言及外国女人时称之为“番女”或“夷妇”。直到晚清才渐渐产生全球观念,输入新知,改称“西方妇女”或“洋女”,似较少偏见。认知转变的过程曲折而复杂,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晚清人开始走出国门,最初是一些朝廷派往各国的驻外公使,他们的日记或游记涉及对于西洋妇女的观感。1877年起郭嵩焘作为驻英公使多次受邀参加官方或夫人茶会,对外国女性衣着美艳、在公共场合自由社交感到新奇而赞赏。次年他加以仿效,在自己官邸举行了一次盛大茶会,近八百人参加,他偕夫人招待来宾,但消息传到国内后备受非议,被认为不成中国体统,贻人笑柄。继郭嵩焘之后的驻英公使刘锡鸿,是郭的政敌,就大不一样,在《英轺日记》中描写他在舞会上见到:“男与女面相向,互为携持。男以一手搂女腰,女以一手握男膊”,“女子袒露,男则衣襟整齐”,“殊不雅观也”(《英轺日记》,岳麓书社,1985,页151)

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改弦更张,由政论转向思想论述,以世界文明发展为线索介绍西方思想与重估中国文化传统。在第三号上发表了《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纵横宏论之际,却有一段异乎寻常的性感表述:

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

改了思路和视点,赋予“西方美人”全新视角。照现在文学史的说法,进入二十世纪意味着中国文学跨进了“现代”。梁启超用结婚来比喻中西文明进入新世纪的浪漫之旅,极富仪式感与想象力,但仔细想想,似天真的可爱。这样张灯置酒的迎亲大典似乎还是老式的,梁启超大概想不到不久西洋式的自由结婚开始在上海等地流行开来。他把中国人当作迎娶的一方,有点一厢情愿,但就其凸显中国主体性来说也可理解。不妨想象新郎挑开新娘的面纱时,“哇,西方美人啊!”所谓“宁馨儿”,直白说就是白白胖胖的可爱小儿,是个混血儿,在这上面梁启超又显得很开放,这应当出自当时一种颇为流行的救国强种的观念,他自己就对于衰败中的中华“老大帝国”痛心疾首而力主改革,对此我们耳熟能详。

梁启超把“西方美人”比作抽象的“文明”,另一方面又指女性的身体,后来的使用具有这两种意义,更多指后者。称“西方美人”并非始于梁启超。朱文炳的《海上竹枝词》成书于宣统元年(1909),其中一首:“省识西方有美人,欧洲女子好丰神。轻纱罩面裙拖地,楚楚纤腰迥出尘。”(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页199)这是在租界上走动的西洋女子,戴着面罩,看不清长得咋样,但称她为“美人”,因为外形“好丰神”,尤其是“楚楚纤腰”合乎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更早的,有个叫黄富民的文人,因太平军之乱而逃至上海,后来写了《洋场赋》,描写“西方美人,北里荡子;操语如莺,慕羶似螘。方并肩以步行,羌握手而目眙。揎来玉臂,扶檀郎紧傍纤腰;启彼朱唇,唤宋鹊乍呈皓齿”(《黄富民上海洋场赋》,《小说月报》,1926年第7期)。如“玉臂”、“纤腰”、“朱唇”和“皓齿”等,把描绘“美人”的词全用上了。但是这《洋场赋》以“野鸡世界,壁虱楼台”开头,把洋场比作妓院,龌龊堕落,同样用“慕羶似螘”形容两人的亲昵,都表达了作者极度厌恶的心理。这个与“北里荡子”一起逛街的“西方美人”,似非“野鸡”莫属,事实上租界也有些外国妓女,黄式权的《淞南梦影录》(1883)说“西国青楼,多在二洋泾桥一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页124)

上海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埠之后,出现西方女子不足为怪。这篇《洋场赋》约作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既然以上海为主题,似可视作最早的海派文学了。

在这样的背景里看《点石斋画报》中有关西洋女子的图文,就很惊艳。画报于1884年创刊,止于1898年,共4666幅图,内容有关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奇事,为大众喜闻乐见,影响深远。画报涉及西方女子的生活情状和异域风土人情,对于中国人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富于启示作用。

图1 张志瀛,赛美大会,《点石斋画报》,1890

《赛美大会》(图1)图说英国举办美人选举大会,参加的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与西印度岛等,年龄从十六岁至三十五岁,第一名是十八岁的法国女郎梳利加,获五千法郎,以及第二、三名等。解说词形容这些美女“风韵嫣然,翩翩欲活”,还说因为西国画士给报馆带来了图册,才目睹了大会盛况,决定画出来和读者分享。

图2 何明甫,银铸美女,《点石斋画报》,1893

《银铸美女》(图2)图中,美国芝加哥某广场上矗立着一座七尺高的银色雕像,一个女子站在巨鹰之上,她在世界赛美会中夺冠,其“绝世姿容”被铸成雕像。图中男子举帽向银像敬礼,传递了尊重女性的信息。

图3 吴友如,西例成婚,《点石斋画报》,1885

《西例成婚》(图3)介绍了西方的结婚仪式:“西俗凡男女配合而为夫妇者,必署券,领事为签字;行礼于教堂,必设誓,掌教为主婚。”还有伴郎伴娘、亲友祝贺等细节。

图4 田子琳,总统完姻,《点石斋画报》,1886

《总统完姻》(图4)报道了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的结婚消息:“美为民主之国,总统四岁一举。今总统名格拉威郎,于华历五月初一晚七点钟时完婚,所娶系大状师之女,名福尔生。与总统对面立而手执书卷者,为牧师。贵官命妇,按品分列,赞襄婚礼,诚隆礼也。

图5 艮心,贺婚西例,《点石斋画报》,1888

《贺婚西例》(图5)介绍西方结婚习俗,结婚五年为“木婚”、十年为“锡婚”、十五年为“水晶婚”、二十五年为“银婚”、五十年为“金婚”、六十年为“钻石婚”。这些题词对西方习俗津津乐道,虽然有时不免带有惊诧和困惑,因为跟中国习俗差异太大。

图6 跳舞结亲,《点石斋画报》,1889

《跳舞结亲》(图6)的题词说,在西方跳舞是一种社交、择偶的方式。男女各家约好在某处聚会。到时候,“红男绿女,结伴而来。广厦宏开,鼓吹竞作。男抱女腰,女搭男肩;彼以跳来,此以舞往。绕屋数匝,力倦而止”。青年男女由是相识,两人“时而尊酒对酌,时而盃茗谈心。往来既稔,女心十分爱悦,然后结朱陈,为秦晋云”。在中国,男女婚嫁要通过媒人,那是古代周公立下的规矩,因为“重洋远隔,周公固未尝到矣”,意思说他没见过世界,所以其规矩也是囿于一乡之见。

图7 张志瀛,恰斯送行,《点石斋画报》,1889

“恰斯”即kiss,今译“接吻”。《恰斯送行》(图7)题词说法国有两兄弟将远行,家人送行,嫂子与小叔子、媳妇与公公均以接吻作别,“又闻亲嘴之法,须喋喋有声,西语谓之恰斯”,使人如闻其声。又说西方人崇尚“情”,中国人注重“仪”,方式不同,其“尽礼”的意义是相同的。

图8 何明甫,西妇聚会,《点石斋画报》,1893

《西妇聚会》(图8)图中车马辏辐,众多妇女聚在一起,皆窈窕华贵、盛装端庄,题词曰:

中国风气重男轻女,故有以妇人而用事者,辄讥之曰牝鸡司晨,明乎阴阳之不可颠倒也。泰西则不然,其贵女也尤甚于男,是以闺阁才华亦层见而迭出。近有所谓女医士、女状师、女司舟、女官宰者,不一而足,何西国闺才之盛,竟卓绝一时耶?

题词对于“贵女也尤甚于男”这一点称赞有加,尽管这对于中国传统是“阴阳颠倒”的。还提到在英国方兴未艾的妇女参政运动,称赞参加集会的妇女们“议论滔滔,各抒己见,咸有侃侃而谈,旁若无人之概。是役也,以三千之众,俱属巾帼中人,转觉须眉之气不敌脂粉,亦可为裙钗中吐气矣”。作者觉得这些妇女比男性更有出息,态度很开放。

图9 李焕尧,离婚奇断,《点石斋画报》,1884

《离婚奇断》(图9)图中,远处房屋里法庭在审理一件奇特的案子,一个妇人要求和丈夫离婚,理由是他年老齿豁,面目可憎。法庭予以驳回。题词称赞法庭的判决,认为在中国只听说男人嫌弃妻子的事情,哪有妻子提出和老公离婚的?认为这样的女子令人匪夷所思。

图10 艮心,鬻夫息争,《点石斋画报》,1889

《鬻夫息争》(图10)也十分离奇。妻子发现丈夫有外遇,得知他和情人逃离他乡,她追到两人,并报案。丈夫求饶不已,妻子跟那个女的说,我可以不告他,只要给我二百元,他就算是你的了。女的说身上只有五十元,其余数目分三个月还清。妻子同意,就让他们走了,这件事就皆大欢喜地了结了。题词说这个男人只值二百元,也够贱的了。

图11 吴友如,惧内奇闻,《点石斋画报》,1885

《惧内奇闻》(图11)的故事发生在英国爱尔兰。妻子把丈夫告上法庭,说他不愿与她同床,法官问丈夫什么原因,丈夫说她异常凶悍,妻子非常生气,当场从裙下取出一件东西痛打丈夫。法官验看这件凶器,原来是木制的假脚。众人哈哈大笑,法官也难作判断,不了了之。题词说“夫为妻纲,以妻而控其夫,人伦之大变也”,妻子控告丈夫,对于中国传统来说不可思议,语气中饱含惊骇。

图12 金桂,狮吼笑谈,《点石斋画报》,1893

《狮吼笑谈》(图12)的情节有点相似,也是在法庭上,美国一妇人控告丈夫,丈夫来到法庭,妻子见了他就怒从心起,用脚踢他,不料用力过猛,她的一只假脚松了绑而飞向空中。原来这妇人长得漂亮,却异常凶悍,在家常虐待丈夫和佣人。法官把她教训了一顿,妇人不爽离去。

图13 田子琳,佳偶怨偶,《点石斋画报》,1885

《佳偶怨偶》(图13)中的女子更离谱,讲的是一日本驻德公使与一比利时女子谈恋爱,久而久之,女方意欲谈婚论嫁,男方迟迟不应,后来知道他原来是有妇之夫,气愤中举枪威胁,不料枪中装有子弹,一扣扳机把男方头颅打爆了。法官要她抵罪,题词者于心不忍:“天下惟男女之情为至情,其情至固结莫解处,真有馈不食,寝不安,极天下至奇至好之物而无以易其心。”对她的至情痴心表示同情,认为不能完全怪罪于她。

图14 金桂,西妇善御,《点石斋画报》,1890

《西妇善御》(图14)的题词说,街道上通常行驶的是独轮车、东洋车和马车,而这位在新加坡街上的女子,坐在特制的脚踏车上,用一脚踏转机动器,在稠人广众中穿行如飞。如果是男人来驾驶这种车子也不免寒咝咝,更何况是一个女子,其“绝技”令人赞叹。

图15 金桂,漏税巧计,《点石斋画报》,1892

《漏税巧计》(图15)说美国一妇女,经常来往于芝加哥与纽约,除行李外带着一个鹅笼,原来她做钻石生意,纽约要抽重税,于是先让鹅吞下钻石,过了海关再取出,高价出售,因为漏税而获得巨利。

图16 何明甫,女金刚,《点石斋画报》,1898

《女金刚》(图16)也是说美国的一个漏税女子,以售酒为业,不领执照,也不交税。政府去查,却抓不到她,因为她体重六百九十磅而走不出门户,长年待在屋里。法律规定不能私闯民户,警察只是可望不可即,拿她没办法。

图17 金蟾香,削鼻求艳,《点石斋画报》,1894

《削鼻求艳》(图17)说的是纽约一女伶,名噪一时,自觉鼻骨太高,经过医生手术,更为美貌。这种整容术在当时大概很稀奇,在今天则司空见惯。

图18 何明甫,别有会心,《点石斋画报》,1892

《别有会心》(图18)中有一美国女子,二十出头,以美貌艳质闻名遐迩,示爱求婚的书信络绎不绝,她把这些信贴在墙上,上面是信封,下面是信笺。“每当香闺绣倦时,流览一周,兴复不浅。若此女者,殆亦别饶寄托者欤?”对于这个独身女子,题词者说她这么做别有“寄托”,抱一种有趣的欣赏态度。

众所周知,中国妇女从来受礼教束缚,基本上足未出户,直到清末戊戌变法运动,妇女问题进入改革议程,开始放小脚、上女学,由是走上解放之途,加入社会改造的大潮。而在此前的十多年间,如《点石斋画报》所示,西方女子的言谈举止和生活形态宛如细绵而靓丽的风景线,尽管形形色色、良莠不齐、颜值不等,在中国人眼中当然是海外奇闻,却展示出她们在公共空间中自由自主的场景。如果说在当时中国境遇里,进入公共空间成为妇女解放的基本条件,那么这些图像极富开启脑洞的意义。

《点石斋画报》所介绍的结婚仪式、选美活动、职业女性、跳舞、自由恋爱、接吻以及银婚金婚等,属于一些基本知识,关乎生活与世俗文明,且通过图像传播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题词是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难以确定作者,可能不止一个,应当和吴友如等画工一样,是最早进入报纸等新媒体产业的文人,置身于全球资讯流通的链条中,受东渐西学的熏染。这些题词的特色是博古通今,在评论这些女子时,对有悖于中国圣训家规之处表示惊诧、困惑或不满,同时接受世界潮流的冲洗,力图理解他者的文化传统,因此对她们不乏同情与赞赏,甚至输入了女性自主、男女平权的思想观念,起了文明启蒙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画报的改良议程。

通过《点石斋画报》,中国人看到了大量的西方女子的形象,几乎是一律的长裙细腰,显得活泼自由、体态健美,当然参照了有关资料,也不乏画师们的想象,若细察她们的帽子和发饰也不尽相同。哪怕几个“坏女人”的造型,如法庭上脚踢丈夫或开枪夺命,也动感十足。即使题词含有嘲笑或谴责之意,但她们不受束缚,敢想敢做,对中国妇女来说也是不可想象的。

“西方美人”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在1902年陈撷芬创办的《女学报》中有《西方美人》一文,介绍《世界十女杰演义》一书,如美世儿是个欢呼法国大革命的爱国女子,是个女豪杰。在救亡图存的环境里,女性以“西方美人”作为革命和爱国的精神指符,借以获得其政治合法性。知名士人吴保初在1903年的《元旦试笔示二女弱男亚男》一诗中有“西方有美女,贞德与罗兰”之句(《北山楼集》,黄山书社,1990,页62)。贞德即Joan of Arc,十五世纪的法国女子,因抗击英军而被处以火刑,被尊为民族英雄,也称圣女贞德。罗兰夫人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临终留下“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的名言,梁启超作《罗兰夫人传》,对她推崇备至。吴保初以贞德与罗兰作为激励女儿的榜样,也可见对“西方美人”的理解主要是指德行和精神,而不是容貌。

在梁启超那里,“西方美人”含有某种区别,既虚指世界文明,又实指世俗的个体。在他所办的两份杂志——《新民丛报》和《新小说》中,刊登了大量人物图像,前者刊登的多属世界伟人,女性很少,如维多利亚女王和罗兰夫人等。后者则以女性为主,大多是欧美演艺界明星,以“泰西美人”为标榜。两者皆为文明载体,却含有某种雅与俗的区别。

民国初年杂志界空前繁盛,大多刊登人物图像,从女性视角看,也显示雅、俗之分。如《东方杂志》等政治经济刊物,延续了《新民丛报》的做派。而文艺杂志如《小说月报》《礼拜六》等则类似《新小说》,刊登欧美演艺界女明星、女作家等。

“西方美人”是域外想象空间、“拿来主义”的标签,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几乎为好莱坞女明星所霸屏,其所代表的健康、美貌、才艺乃至爱情与家庭价值对于中国女性起某种借鉴作用。事实上像《点石斋画报》中“女医师、女状师”等职业女性在中国如林巧稚、郑毓秀等一一出现。这里举个飞行员的例子来看“西方美人”是如何通过传媒而被接受、挪用和创发的。

图19 顾祝筠,西方美人之飞行机,《求是斋画报》,1901

这张顾祝筠的《西方美人之飞行机》(图19),刊于1901年的《求是斋画报》。题词说“十三日纽约电云,美国女飞行家葵姆比女士驾其自造之双叶飞行机飞过纽约海湾,此为美国女子冒险事业之第一人”,葵姆比即哈丽雅特·昆比(Harriet Quimby),生于1875年,1912年成为第一次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的女性。1911年6月号《东方杂志》刊有“美国女飞行家哈黎昆培贵女”的照片(图20)

图20

十九世纪以来英、法、德等在发明和制造气球、飞机和飞艇方面展开激烈竞争,《点石斋画报》不断有这类报道,遍及报纸新闻、小说和电影,不断激发起中国人的好奇和想象。

图21 破天荒中国女子之凌空,《妇女时报》,1911

《时报》创始于1904年,与《申报》《新闻报》一样是上海最具影响的报纸。1911年创刊的《妇女时报》是《时报》旗下杂志之一,第一期中题为“破天荒中国女子之凌空”的图(图21),当然出自一种虚构想象。的确,女子飞行,海阔天空,驾驭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表现体能、智商和勇气的绝佳标本,含有女性解放与国族未来的愿景,对于大众传播来说最能耸动感官,同时具有把“西方美人”转化为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

图22 将来之时报,《余兴》,1914

《余兴》(图22)也是属于《时报》系统的文艺消闲杂志,这幅“将来之时报”为庆祝《时报》成立十周年而作,女子飞行被用作广告宣传。这个设计凸显女体,女性驾驶哪吒式的“风火轮”,与飞机翅膀作对比,别有一种意趣。

图23 沈泊尘,新百美图,1915

民初“百美图”风靡一时,有报纸插图,也有画册,《新百美图》(图23)由沈泊尘作,张丹翁配诗。诗曰:“鹤背高寒点露华,五云深处御飞车。多生鹙子怜天女,来散千人顶上花。”早期的飞机形状多样,在画家笔下犹如玩具,这首诗把飞行员比作仙鹤和天女,运用了传统的诗学意象与修辞。

图24为1916年《小说时报》中的“金阊名花”图,是妓女在照相馆拍的,同类图像不少,都显示了新媒体的传播力度,也是由作者与资本、读者的合谋而生产出充满希望的社会意义,颇能象征民初共和时代的气象。

图24 金阊名花驾飞艇,《小说时报》,1916

民初的文艺杂志几乎是鸳鸯蝴蝶派的天下,而外国女飞行家是个抢手话题,如周瘦鹃的《飞行日记》(《妇女时报》第4期)与《英法凌空之女子》(《女子世界》第2期),陈蝶仙的《女飞行家》(《春声》第2期),马二先生、天醉合译的《女飞行家蓓儿小传》(《心声》第1卷第9号—第3卷第5号)等。

图25 中国女飞行家朱女士肖像,《航空月刊》,1925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多位外国女飞行家来华访问,报纸争相报道。关于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一般认为是王灿芝或李霞卿,但有更早的,根据《中国的租界》:“武汉航运始于1921年1月。由‘汉口’号飞机女飞行师鲍会秩驾机从汉口飞抵广州传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页181)又1925年《航空月刊》第一期上一条消息,说一位朱女士担任广东飞行队指挥官(图25),曾驾机把她父亲救出险境,虽然不知她的名字叫什么。

(本文选摘自《摩登图释》,陈建华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经授权,澎湃新闻转载。)

 

    责任编辑:于淑娟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