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抓”运动员、20秒装卸、火眼金睛……亚残运会小青荷们有了新技能

2023-10-27 10: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杭州亚残运会正在进行中,熟悉的小青荷们奔忙在岗位上,成为这场运动盛会流畅运行的一颗颗不可或缺的小螺丝钉,“抓”运动员、20秒装卸、火眼金睛……这些都是什么新技能?与亚运会相比,他们的工作有了什么新变化?又收获了哪些独家记忆?一起来看。

康羽鑫:我是那个“抓”运动员的人

中国计量大学大二学生康羽鑫笑称自己是“抓奖的人”。

自杭州亚残运会游泳项目开赛以来,作为场馆运动员赛后管理岗位的一名志愿者,她始终忙碌着。她所在的志愿服务岗位是为每场比赛的获奖运动员服务,从比赛结束运动员进入赛后混采区的那一刻,到运动员进入颁奖等候区前,这段时间都需要该领域的志愿者一对一做好引导。

为此,康羽鑫和小伙伴准备了一套规范的表达流程:“见到运动员后,先跟他们说颁奖时间,然后表示祝贺,还要询问运动员是否需要去热身池放松一下,以及引导运动员去换颁奖的衣服。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注意时间,随时提醒运动员,确保在颁奖前进入等候区。”

对康羽鑫来说,时间是她所在志愿服务岗需要特别注意的。游泳赛事,场馆每天都会产生20枚左右的金牌,赛程紧凑。“我们一共分4个组,每组3人,轮流服务每场赛事的3名获奖运动员。一天比赛下来,每名志愿者都至少要引导4至5名运动员。”她说,即便如此,有时候依然觉得时间不够用。

比如,游泳比赛每天的颁奖都在晚上,一般比完约6场赛事后开始当晚的颁奖,但志愿者一共只有4组,这就意味着其中2组需要在服务完前一场的3名获奖运动员后,继续服务所负责的第二场运动员。

康羽鑫说:“在亚残运会测试赛期间,就曾出现过由于赛程紧张而未及时‘抓到’运动员的情况。不过正式开赛以来,我们积累了经验,每天都在查漏补缺,及时规避了类似情况的发生。”

从亚运会到亚残运会,康羽鑫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志愿服务。由于亚残运会赛事分级多,赛程会比亚运会更加紧凑。每天上午,她和小伙伴都会提前查看当天的赛程,做好规划,并按照运动员名录熟悉运动员的姓名和样貌。不仅如此,在服务残疾人运动员方面,细心很重要,“比如在引导视障运动员时,需要从运动员的角度来指导方向,陪同期间要做到细致用心,不放过每个细节。”康羽鑫说。

“虽然每天都在争分夺秒,但很开心。”康羽鑫说,能在国际综合性大赛中为运动员服务,这段经历很珍贵,特别是当获奖运动员跟自己分享喜悦的那一刻,这种感觉很奇妙。

董元:“岗位之中无小事”

“岗位之中无小事,一切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分级助理董元始终用这句话激励自己,要仔细再仔细,坚持再坚持。相较于亚运期间的交通物流服务,亚残运会的志愿服务让这名浙江外国语学院学生董元觉得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分级是每名运动员参赛必不可少的“通行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一丝不苟的责任心。于是,核对分级签到名单就成了董元每天重点关注的事。

一次,她发现一名参加国际象棋VI的运动员未签到,她意识到这可能会导致运动员失去后期参赛资格,于是马上联系了NPC助理,取得团长的联系方式并进行沟通,最终帮助这名运动员顺利完成了分级。

董元的细心服务远不止这些。一次午饭后,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运动员向董元询问轮椅维修中心的路线。在带运动员前往维修中心的途中,细心的董元发现其中一名运动员在途经上坡路段时不方便推轮椅,于是便主动伸出胳膊让其抓住,帮助运动员减轻上坡阻力。事后这名运动员称赞了董元的细心周到。

正是这些“多一点”的观察和理解,成就了小青荷们尽善尽美的服务。

鲍明聪:日晒雨淋不改坚持

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皮划艇项目男子VL3级决赛刚刚结束。来自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学生鲍明聪正顶着太阳,协调赛后舟艇检查区的抬艇小青荷们开展志愿服务。

“我是一名上下码头抬艇志愿者,和我一样的还有67名同学,大家都很默契,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舟艇和运动员匹配上,送往上水码头或下水码头。”他说着就大步上前给一组抬艇志愿者搭了把手,招呼着“一二一二”一起使劲。

“最轻24公斤,还有51公斤的,每天起码十几艘,抬艇也算是体力活,三人一组不够就得赶紧再叫人,节奏比较快,全天随时待命。风吹日晒,我们这批志愿者都壮了,也黑了。”他摘下帽子,露出了额头上“渐变”的肤色。

看到帮运动员拍视频记录赛后心情的志愿者,他还分享起了自己的小骄傲:“作为土生土长的富阳人,在家门口的场馆为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出力,看着运动员们高高兴兴地来比赛,收获满满地离开,我也感到很满足。”

当被问到还有别的收获吗?“很多!”鲍明聪指了指工作证上交换来的印度国旗徽章。“昨天在赛后检查区,我们几个志愿者在中国澳门运动员的运动服上签了字,刚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我上去签了后,大家也凑上去签了。路过哈萨克斯坦运动员休息区时,品尝到了运动员分享的特色牛肉肠。我回馈了自己准备的大熊猫徽章,他们特别喜欢。”“味道怎么样?”“确实有牛肉味!”他使劲想了想回答,自己也笑了。

采访时,鲍明聪看到路过的运动员,马上跑过去帮忙推轮椅,送到休息区后又小跑回赛后舟艇检查区工作。

孟庆东是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也是志愿者领队教师,对鲍明聪印象深刻。“前两天上岗前,有同组同学发现他大腿受伤了,一瘸一拐的,大家劝他休息,可他还是坚持来上岗。”

孟庆东还说,前几次测试赛时天气变化多,气温也高,志愿者们身上都是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佩服这些孩子们,全都零退出坚持下来了,超出我的想象。中国选手首金升起国旗时,我们的小青荷还感动到哭,那个场景可谓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鲁志成:我将完成500多次的国旗熨烫

作为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颁奖仪式的志愿者,中国计量大学学生鲁志成已经在工作间听到了无数次国歌响起,想象着外面的观众看着国旗升起时自豪、激动的样子。

“在颁奖领域负责旗帜的熨烫、检查和出入库等工作,我已经很熟悉了。相比亚运会,亚残运会工作任务有了更高要求。亚残运会赛程变短,每天颁奖仪式有近二十场,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更需保质保量,每个环节都不能松懈。”

“经过层层关卡的检查,每面旗帜在出库时,交到升旗手手中必须是正确的。”他说,这是每一个和他一样服务于颁奖仪式志愿者决心和责任心的展现。

“10月23日9:35到20:40的比赛,我工作到21:22最后一场颁奖仪式结束,总共有19枚金牌,会有相应的57面旗帜需要熨烫。下午,我们已经将参赛国家(地区)及决赛国家(地区)的旗帜准备好,晚上进行熨烫、穿杆,以最平整的状态接受观众注目。”这种严谨早在亚残运会开始前就成了鲁志成的工作常态,他结合亚运会经验,进行了一次次工作方案的完善,和老师多次商讨,敲定工作细节,最后得到满意的一版。

被问到亚运会期间的“工伤”,“早就好了,一点不影响工作,”左手上淡淡的烫伤愈合痕迹就像是荣誉的见证,他抚了抚说:“维护庄严的国旗形象是我的荣幸。亚残运会共需要140余次的升旗准备,每次我都很珍惜,每次也都会像第一次上岗一样做足准备。”

何贤杰:成为“火眼金睛”的有心人

何贤杰目前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物流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还是杭电校击剑队的成员。

“每一位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竞赛轮椅,我们一个剑道四位同学一起行动,推运动员上场、接运动员下场、更换竞赛轮椅,并帮运动员把轮椅卡住。主要是为了保证稳定性,运动员坐上去主要用腰和手部力量进行击剑。同时,根据不同的剑种,可能需要帮助运动员穿金属衣,牵好手线。”作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竞赛区志愿者,何贤杰介绍起自己负责的工作领域显得特别专业。

当有人被志愿者眼花缭乱又有条不紊的轮椅装卸画面震惊时,何贤杰分享了志愿者们的“亚残运会速度”,与亚运会相比,亚残运会每场比赛节奏更快,像打小组赛和16进8的淘汰赛,轮椅击剑双方选手几分钟内就打完5分,志愿者这时候需要立刻跟上,要求是20秒到40秒之内把整个轮椅装卸好,拆下来差不多需要20秒。

不同的比赛用到的剑道不同,何贤杰负责最后的决赛高台。“我们都特别有眼力劲,看哪个运动员需要帮助,赶紧上去,没有走神。”他自豪地说。

正如击剑运动要求高专注度和强反应力,何贤杰也在服务工作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火眼金睛”的有心人,时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俞丽莎:“时间管理大师”的炼成

俞丽莎是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的票务咨询助理志愿者,也是中国计量大学的大三学生。她的工作常态是在游泳馆B1出入口为观众提供票务方面的解答。

“与亚运会相比,亚残运会的实际服务过程中有了一些新变化,亚残运会进场压力更大,残障观众都有亲友陪同,安检在一楼,赛场出入口位于二层,一般志愿者会下去接一下,帮助推或者搬轮椅,残障人士一进来就有对讲信息给过来,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有志愿者关注着。”看着入口和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互动的小朋友,她还提到,“有更多家长带着小朋友来看赛,感受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挑战自我的精神力量”。

在工作中,她也碰到了比较着急的情况,运动员的亲友团从很远的地方过来观赛,运动员本身对比赛安排不熟悉,上下午场次买错,临时又联系不上。面对父母特别希望在决赛为孩子加油鼓励的心情,“我们需要尽快协调解决,安抚情绪,给亲友的观赛体验提供一个美好开始”。

“刚刚我在读论文,室友也说我是时间管理大师,作为大三学生,晚上回到寝室,我还会补学一些专业知识。志愿者带队老师们来自各行各业,大到根据自身经历提供学习考研考公务员建议,小到推荐去哪玩,都会和我们分享,特别暖心。”俞丽莎抽空回答媒体后,重新坐到了B1出入口侧面的桌子前,和另外两位志愿者确认工作情况,迅速切换到了志愿服务状态。

原标题:《“抓”运动员、20秒装卸、火眼金睛……亚残运会小青荷们有了新技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