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心,骗子已经盯上"巴以冲突"

2023-10-27 22: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现今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冒充老板、冒充朋友、冒充老师、冒充孩子……竟还有冒充老公?

“那就是我的丈夫,声音都一模一样!”

10月19日,江苏省海安市公安局滨海新区派出所接到银行报警,称有一女士要给骗子汇款。

原来,诈骗分子冒充蔡女士在以色列打工的老公,在社交平台上与其聊天。以假乱真的头像、昵称、动情的叙事口吻,让蔡女士昏了头脑,竟未与丈夫本人核实就急匆匆跑到银行汇款。

“丈夫”称自己在以色列遭受战乱,急需用钱疗伤,让蔡女士立即通过银行汇款49000元。

银行柜员发现异常后对其进行劝阻,但蔡女士固执己见。情急之下,银行工作人员拨打了110。

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当面让其拨通丈夫电话,正在以色列的丈夫称自己并未受伤,也没要求汇款,蔡女士这才清醒过来。

民警调查发现,骗子盗用了蔡女士丈夫的社交账号头像和昵称,并模仿其说话的口吻,称自己在以色列战乱中受伤,要蔡女士立刻通过银行汇款49000元到指定账户。

后民警还在蔡女士的QQ中发现诈骗团伙,骗子们精心布局圈套,冒充以色列军方、联合国、蔡女士丈夫等各个角色,让蔡女士信以为真。

民警对其进行反诈宣传,逐一讲解诈骗分子团伙作案的伎俩和惯用的套路,经过民警细致耐心的讲解,蔡女士熟悉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并感谢民警和银行人员挽回了其损失。

警方提示:

近期,不少诈骗分子“紧跟时事”,扮演军人、受害人家属等角色,用以色列战乱等理由要求群众汇款,广大群众千万不能相信、不能轻易转账,一定要核实情况,有疑虑可以向民警求助。

原标题:《小心,骗子已经盯上"巴以冲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