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年轻人爱上MBTI:是心理学还是“新玄学”

杨鑫宇/中国青年报
2023-10-28 07:16
舆论场 >
字号

这4个字母有时可以成为自我认知的起点,帮助迷茫中的年轻人找到前进的方向。

“你是I人还是E人?”“J人的内心世界,P人能懂吗?”近年来,这类夹杂英文字母,看似“加密文字”的对话,流行于青年群体的社交圈层之间。许多读者看到此处,想必已经“秒懂”:这不都是MBTI人格测试中的性格类型吗!反过来说,如果此时此刻,还有人从没听说过MBTI,恐怕多少有些落后于时尚潮流。

这一测试的基础,来自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荣格将人的性格类型分为“内向(I)-外向(E)”两种基本心态和“感觉(S)-直觉(N)”“思维(T)-情感(F)”四种功能。迈尔斯和布里格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判断(J)-知觉(P)”这组维度,以此将受试者的人格构成了16种不同类型。

面对新朋旧友,这样的测试结果很适合拿来自我介绍、交流破冰。像照镜子一样,不时测试一下,也能让年轻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自己人格的认知,建立更强的自信与自觉。从这个角度出发,MBTI着实是个讨人喜欢的小东西,“活该”它在年轻人中流行。

不过,MBTI人格测试如此方便、如此宜人,难免令人怀疑:在心理学领域,这东西到底有多少科学性?在成套的复杂量表背后,MBTI会不会像过去杂志上那些“心理测试”乃至星座占卜一样,只是专门把受试者喜欢听的东西拿出来说,以此博人一笑?大众对MBTI的追捧,又是否会滑坡为一种盲从、盲信的“新玄学”?

其实不必太过纠结。有专业心理学研究者指出:所有的心理测验都只是参考工具,不必将其奉为真理甚至变成桎梏,人的变化和成长才是更值得期待的事情。在心理学界,MBTI既是推广最成功的测试体系之一,同时也被指出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与不足。对大多数想要借助MBTI了解自己、表达自己的非专业人士而言,MBTI这套体系本身的得失并不重要,用理性、开放的态度看待测试结果,使其为己所用,而不执迷其中,才是关键。

面对MBTI的流行,还有人担心:简单将所有人分为16个类型,会加剧年轻人给他人“贴标签”的不良习惯,使他们忽视人性的丰富与复杂。

一方面,这种担忧确实不无道理。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由千千万万个不同细节组成的,不可能仅靠四个字母完全定义,MBTI类型一致的人,可能大不相同,MBTI类型“不搭”的人,也未必不能投缘。对此,我们还应记住:人不是由标签组成的,只有用心交流,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而非对其轻率地作出判断。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在个体认知外界、认知自我的过程中,“贴标签”式的分类法并非一无是处。很多时候,只有先把接触到的人与事划分到熟悉的框架中,我们才能找到更进一步认知信息的切入口。

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和他人相处,还适用于和自己相处。我们当然无法被4个字母精准定义,但这4个字母有时可以成为自我认知的起点,找到性情相知的“同类”。

在豆瓣上,几乎每种MBTI人格类型都有自己的小组。到了小组里,每个成员都有同样的测试结果,因此不会抱着MBTI讨论个没完,而是会把话题转向更具体的内心想法与现实生活。在小组帖文中,旁人并不会看到“克隆人开会”,而是会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交流中成长。

说到底,MBTI也好,其他心理测试也好,都只是年轻人通向自我认知、与他人展开社交的一条途径。MBTI没有那么科学,也不必被贬成“玄学”,对那些想要探索人格问题的年轻人而言,重要的不是选择哪条途径,而是找准“目的地”,把握住前进的方向。

    责任编辑:张珺
    图片编辑:李晶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