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都市人的精神状态,挺美

2023-10-30 07: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À Table!~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

如果让你回想几个2023年全网喜闻乐见的事物,你会想起什么?

可能是象征着精神稳定的水豚,又名卡皮巴拉;也可能是来自天津的跳水大爷大妈,把松弛感玩出新高度;或者是更为细化的MBTI人格划分,认领标签的大风已从i人e人吹到了j人p人。

这些事物火起来的原因,似乎都离不开普通人对日常生活的重视。传播学者董晨宇观察到,传统的传播趋势开始变化,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抱平凡性的内容比制造惊奇性的内容占据更重要的比重。

最近,小红书上出现了很多庆祝日常生活的笔记。大家把这股风潮称为“小美”。小美可以是生活中的任何闪光瞬间,比如淘到了一件非常合心意的衣服;比如把家里的植物养得漂漂亮亮;比如有自己的独家整理窍门;比如小区的理发摊位,十年没涨过价,等等。甚至,我们熟悉的OOTD(每日穿搭)和探店尝新,都是小美的一种形式。

小美可以关乎物质,也可以关乎生活方式,更可以关乎某种社区文化,它千人千面,关键在于每个想主动触摸生活细微纹理的人。

为什么大家对普通人的生活更感兴趣?小美的背后,是怎样的时代心态?小美流行起来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一种更在地、更深入细节的生活愿景。

01.

低成本的快乐,并不难

小美是一种有不同维度的潮流,其中,从日常物品中感受到幸福与满足,或许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体验。

《理解物质文化》一书中有个观点,它认为外在事物除了功能性和技术性,还能带来心理投射意义。人们之所以会赋予物品额外的价值,是因为将部分自我投射在其身上,“一个人的意义世界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经验自我,并将自我延伸到了物、事以及周围其他人身上。外在事物就这样与自我联系起来了”。

比如我们不会立刻扔掉或转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即便你已经知道书的内容。虽然书能提供的最基本的价值,在你读完的那一刻就完成了,但它往往还承载了个人的价值观和品味。保留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除了可以随时重温其中的文字,也是一种自我的延伸与展示。

物品的额外价值,还可以来自附着在它们身上的情感。歌手刘恋在采访中分享过一个自己的小美瞬间,乐迷们会在演出中送上纸飞机,上面写着各种美好的话语,她还收藏了很多乐迷的信,这些都是自己的力量源泉。

就如我们迷恋爸妈做的饭菜,或者从家乡带到大城市的那一床被子一样,这些物因为承载着私人的情感,而变得珍贵、有治愈力。它告诉我们,你也是被爱着的。

很多时候,那些能让自己快乐起来的事情都很简单,甚至朴素。传播学者董晨宇认为,低成本是小美的特征之一,“这个成本有可能是经济成本,还有可能是时间成本,来形成一种自己的小幸福感”。这种低成本的体验并不意味着低质量,相反,它是最大限度地将平凡活出自己的色彩。

(从上向下)小红书用户@退堂鼓手、@小飞侠Aniverse、@吴醋桃、@大茜-、@叫我肖儿啊、永莉小星星

刚过去的夏天,有很多年轻人分享所在城市的“citywalk”攻略,一度让城市漫游成为最火的活动之一。不用钱、说走就走、灵活性强,是“citywalk”的几大魅力,人们在漫游中重新发现附近的美好,最重要的是,这种美好和一个人的消费能力无关,每个人都能去体验。

不少人调侃“citywalk”是2023版的遛弯、散步,大妈大爷们早就在做了。不同的名称但相似的行为,其实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年轻人对建立附近性的需求。

附近性是人类学家项飚几年前在访谈节目《十三邀》中聊到概念,如今已经十分普及。项飚指出,互联网的快速进程让人们习惯在系统中打交道,而非与真实的人。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越来越难触摸到生活的真实纹理了,因为生活都附着在系统上。

现代社会因为流动性强,可能造就了一套便捷的线上生活模式,但同时带来的影响是人的原子化。很多事情,我们不必再亲自体会或亲自办理就能完成,生活能更高速地运转,却以消灭附近性为代价。我们或许能关注到远方的大事,却容易忽略附近的现实。长久下去,人会陷入一种悬浮的状态。

“Citywalk”在今夏的流行,或许是大家走出系统的一点微小尝试。当人们把目光重新放回熟悉的街道、社区和城市,往往能发现很多隐藏的惊喜。比如楼宇之间的落日,江边的最佳观景位,藏在角落的美食店,或者仅仅是玩得很开心的孩子们。很多生活的美好瞬间,恰恰藏在我们触手可及的附近中。

小红书用户@MKey 蒙奇 分享的citywalk笔记

传播学者董晨宇在播客《看理想圆桌》中强调,发现附近是很重要的事,比如“citywalk”,“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们利用闲暇时光重新发现我们的附近,重新发现我生活了很久的一个城市,原来并不了解”。现代人正在有意识地重回真实生活,构建自己的小世界,而这个世界并不孤立。

小美,就是建立在附近性上的对日常的关注。无论是物品中的小美,还是生活方式中的小美,都不是高门槛的体验,相反,它鼓励我们珍视最日常的瞬间。当我们投入真实生活,打开感知力,最平凡的日子也有了不起的意义。

02.

普通人的日常实践,造就文化

“小美”的日常生活实践,其实就是文化本身。英国理论家雷蒙·威廉斯认为“文化是平常的”,它既不是富丽堂皇和阳春白雪的代名词,也不是精英的专属。与之相反,文化是普通人都能参与的日常实践,并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些日常生活的琐碎片段,都值得被展示、被分享、被讨论。用户@熏衣草 的奶奶,在老旧的家属区精心打造出了一片小花园。花园里没有名贵的植物品种,也没有匠气的人工造景,但依然葱郁盎然。家属区的人们,平时坐在花园里朴素的矮凳上休憩、闲谈,构成了一个微型的公共文化空间。琐碎而真实的生活就是有力量的,就是美的。

小红书用户@熏衣草 分享的笔记

心理学博士李萱发现,在重视日常生活的文化环境下,原本因为琐碎而被忽视的女性经验,在公共空间的分享中价值得到提升。美食烹饪、手工编织、家居生活等传统意义上归属于女性的领域,在小红书上广受关注和欢迎。

与此同时,男性也可以摆脱传统男性气质的束缚。譬如,男性也有追求“美丽”的权利。穿搭、染发、化妆不仅不会遭受嘲笑和讥讽,还有许多详尽的教程供新手观摩学习。此外,男性也可以精致生活,依照个人喜好装饰生活空间,制造生活仪式感。无论男女,好好生活,就是头等大事。

由此出发,可以营造多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在小红书“寻美启事”的话题页,每个用户都有自己对“美”的独特理解。在用户@一只淡淡 看来,“美”并不是丑的对立面,也并不局限于人类的范畴,而更像是一种心情。“她是世界自然有力量的产物,我常因为自己能感受美而感恩。”

“小美”允许各式各样的私人表达,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声。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对人的解放,与当代艺术的精神气质高度契合。艺术史教授王瑞芸对此感受颇深,“在过去,艺术是有主流风格的,不能让人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当每个人都可以在艺术里自由发声,它就是一种文化品质的提升。”

小红书用户@一只淡淡 分享的笔记

当代艺术家路易斯·布尔乔亚,就以风格强烈的私人表达享誉世界。她最为人知的艺术作品,是一件名为《母亲》的巨型蜘蛛雕塑。它蕴藏着布尔乔亚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以及童年记忆中父亲的伤害。布尔乔亚借由艺术认知自我,并在私人表达中获得自我的疗愈。

“小美”意味着新生,在生活的原野上创造了新的艺术。用户@August. 捡拾秋天的落叶和蒴果,经过精心的排布和搭配串成风铃,把容易一晃而过的秋天永远留存。用户@星辰麻麻 则用女儿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缝制了一床小被子,针脚也许不够工整,走线也许不够平滑,但却以爱之名定格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段岁月。

小红书用户@星辰麻麻 分享的笔记

只要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坚持为自我发声、为自由表达,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03.

放大生活的幽微之美

“美权”是天赋的,正当的,多元的。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的权利被垄断在年轻群体中。而现在,我们乐于看到越来越多的中老年群体,在社交平台展示自己的美。

用户@萍宝 今年63岁,既是瑜伽教练,又是时尚icon。她从不在分享中遮掩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但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还会对着镜头做调皮的鬼脸。“希望大家可爱健康快乐,拥抱自己。”

还有一些用户,为乳腺癌患者分享舒适与美观兼备的文胸。他们不仅敏锐地察觉到了乳腺癌患者的所需所急,更是在提醒大众去关怀生活中被忽略的少数群体。任何疾病,都不应该剥夺人追求美丽的权利。

小红书用户@萍宝 分享的笔记

“美权”也是幽微的,日常的,平实的。宏大叙事往往淹没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在时代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实际上,越是在大时代,越要关注个人的体验和感受。而现如今,比起只可远观、不可亲近的天上月,人们更愿意抓住人间烟火的幽微之美。

这种幽微之美值得被看到、被放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再小的事物,都有其伟大之处;再普通的人,都能发出璀璨的光芒;再平凡的生活,都是值得点赞的。“小美”观念的普及,让我们勇于放大生活的幽微之美,重新编织起生命的意义。

回到最初的问题:小美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定义。

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小美没有标准形状,更没有统一答案。再平凡的生活,都是开放式的旷野。所以,去寻找你生活中的小美吧,它一定在你身边,等着被发现。

参考资料:

《理解物质文化》

《文化与社会》

快乐星球|小红书

撰文:霹雳、nolan

商务监制:荞木

封面图:《重启人生》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