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记录中国丨“煤城”到“林城”,鹤岗如何走过“漫长的季节”

澎湃新闻记者 张依琳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记录中国”团队梅桂 张申博 何金檐 马语灿 罗鹏飞 王力桐 樊希彦 冯子纯 官璐
2023-10-30 16:1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只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才能把新闻写在祖国大地上。

自2016年起,澎湃新闻就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开展调查研究实践活动,创立了“记录中国”这一品牌。今年是“记录中国”出发的第8年,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图景”。

近日,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组成的“记录中国”团队,就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旅产业壮大、城市IP打造等诸多议题分赴多个城市深入调研,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成果,真正做到了“把新闻写在祖国大地上”。

今天的这篇报道来自黑龙江鹤岗,关注的是这座“网红城市”的转型之路。

黑龙江省鹤岗市,这座因房价成为“网红”的资源型城市正在转型探索中展现更多可能。

鹤岗是一个被祝福的名字,传说中仙鹤降世驱散毒蛇,获救的百姓遂取“鹤立高岗”之意名此地。城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一百多年前,人们在石头河西岸刨地意外发现煤田,拉开了鹤岗市煤炭开发的历史序幕。

煤炭曾经是让鹤岗市引以为骄傲的优势产业。新中国成立后,鹤岗市建起全国第一对采煤竖井和第一个现代化动力选煤厂。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四十年,鹤岗的煤矿产量翻了8倍有余。在新世纪的“黄金十年”里,煤炭年产量甚至达到过2500万吨的峰值。

因煤而兴,也被煤所困。2011年,国务院批准了第三批共计25座资源枯竭城市,其中就包括鹤岗市。煤炭让这座城市饱受空气污染和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鹤岗的人口不断流失,让“白菜房价”走红的城市发展经受“收缩”的考验。面对严重受损的生态环境和日益枯竭的煤矿资源,鹤岗开始寻找新的发展之路。

经过近几年的转型发展,如今,鹤岗不仅探寻出新的矿产资源与产业链,石墨产业成为鹤岗仅次于涉煤产业的第二大产业,还为自己打造了“一城山水半城林”的生态新名片。空气指数“逆袭”,2022年鹤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与伊春市并列黑龙江省第一,变身成为绿色城市。

像鹤岗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城市转型中,曾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从“煤城”到一步步走向“林城”的过渡中,鹤岗如何勾勒出新的发展脉络?未来鹤岗又该如何实现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推出“记录中国”特别报道,走进黑龙江鹤岗,探索这座小城如何走过属于自己的“漫长季节”。

“记录中国”黑龙江组成员走在鹤岗大地上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学生 罗鹏飞 图

因煤而兴

“一柱擎天”曾用来形容东北很多城市经济长期依靠煤炭的情状,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鹤岗也不例外。曾经,煤矿是这座城市的兴衰相系之物。

城市记忆博物馆作为城市记忆的保存者和记录者,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鹤岗城市记忆博物馆,记录了鹤岗名字的由来,也记录了鹤岗与煤的碰撞中不断探寻城市的历程。

鹤岗曾与鸡西、双鸭山、七台河并称黑龙江四大煤城,在鹤岗厚重的黑土之下,蕴藏着无数大自然的结晶。1914年,一个名叫曹凤阳的猎户在石头河西岸发现了露头煤,由此揭开了“煤城”鹤岗的百年历史。1945年成立了鹤岗矿务局,1949年末正式改兴山市为鹤岗市,从此,市、矿名称统一,鹤岗与煤矿的联结愈发紧密。

自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鹤岗的煤矿数量不断增加,矿井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年煤炭产量从建国初期的212万吨提升到92年的1750万吨。煤炭产量的狂飙,让鹤岗市的发展也驶入快车道,人口增多、基建完善、财政充盈……

国有企业改革前,鹤岗矿务局员工数量超30万,包括20万矿工和10余万辅助工种,占当时全市人口的1/3。“那时候很多人一家子都在矿务局,孩子考学没考上,就跟着爹去采煤。”鹤岗市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回忆着鹤岗作为“煤城”时最意气风发的模样。

鹤岗国家矿山公园的新岭煤矿是一座露天开采煤矿,坑深逾百米,占地面积达到341公顷。这个露天矿坑尽管已快枯竭,但现场仍有矿工在进行开采作业。

“那时候的鹤岗,遍地是资源和财富,生产的煤矿由国家收购,矿工虽然辛苦但是工资在当时可以说是‘高薪’,比起老家地少人多的困窘,鹤岗好太多了。”鹤岗往日的荣光,在矿山公园遇到的70岁老矿工刘大爷处得到证实。他是一位已经退休的矿工,在露天矿上34年的风吹日晒,让他有着黝黑的脸和精瘦的身子。刘大爷在1981年从山东来到鹤岗,那时全国各地的人奔赴鹤岗、挖煤赚钱,他便也在此生根。

进入新世纪,鹤岗的煤炭产业又迎来了“黄金十年”。虽不复往日烈火烹油之盛,但有矿井物探技术提升、生产流程机械化智能化等因素的助力,加之那几年的煤价居高不下,鹤岗全市铆足劲生产。据龙煤鹤岗矿业有限公司统计,新世纪初,鹤岗的国营大矿和地方小矿合起来的年产量达到过2500万吨的巅峰。

鹤岗国家矿山公园的新岭煤矿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学生 罗鹏飞 图

为煤所困

“黑灰老旧、尘土飞扬,感觉城市被一个个矿井包围着。”这是老煤城鹤岗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在鹤岗煤炭产业最辉煌的上世纪80年代,燃烧的烈焰留下黑色的余烬。

“到北山上俯瞰鹤岗,你会发现天与地之间笼罩着一层烟雾,厚厚地盖在鹤岗上面。”鹤岗市自然资源局的王志文处长回想自己刚就业时,早晨起来看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片,没有半点儿现在蓝天白云的模样。

那时候采煤采石没有章法,一切以产量为先,至于产生的灰尘是否污染空气、开采是否需要大规模伐木、地面是否会因为过度采掘而塌陷,这些问题几乎没人重视。说着,王处长指向办公室的窗外,“你看那两个大烟囱,烧煤用的,以前成天往外冒黑烟,造成空气污染。现在这些大烟囱都被取缔了,咱们也不烧煤了,都是集中供暖,好很多了。”

除了采煤烧煤,向外运输煤炭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也不容小觑。“过去,采出的煤炭装到火车、大卡车上,就这么‘敞篷’着运输,北方的风又大,卷着碎屑飘到空中,远远一看,运煤车仿佛烧着了似的,直冒黑烟。”王志文说,现在不同了,运煤都用集装箱,或是用布包着煤炭再装车,规范的环保措施将煤炭碎屑的污染尽可能地降到最低。

环境污染之外,煤炭资源枯竭也造成经济的明显下滑。2011年,鹤岗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这意味着鹤岗的煤矿资源开发已经进入后期。曾经,鹤岗拥有大大小小300多家煤矿,但随着资源枯竭,目前已经关停到只剩十几家。

当地的矿业工作人员介绍,如今,鹤岗的浅层煤矿和厚煤层已近枯竭,想继续开采煤矿,便要深入地下一千米,这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开采成本也随之陡增;与此同时,近十年的煤矿价格很不稳定,随着市场大幅度波动,再难见高价。据龙煤鹤岗矿业有限公司估算,2022年,鹤岗全市“八大矿”和私营小矿的总产能只有1500万吨左右,较之巅峰时期下降了约40%。

比资源枯竭更快的是人员流失,矿工再也不是上世纪80年代的“香饽饽”,今天仍在鹤矿上劳作的几乎全都是50岁以上、即将退休的老矿工,很难看到中青年人的身影。

“现在的鹤岗看不到年轻人。”刘大爷说。伴随着资源枯竭,和同类的城市一样,鹤岗常住人口不断流失。2022年鹤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鹤岗全市户籍总人口94.6万人,相比2012年的108.5万人,下降了13.9万。资源枯竭、常住人口减少,又从财政领域为鹤岗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鹤岗市萝北县云山石墨矿区 受访者供图

困境与矛盾中寻路

因煤而兴的鹤岗,在被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后,也并没有隔断与煤炭的关系。

“无论是从财政收入还是从工业增加值来看,煤炭的贡献比例都比较大。直至目前,煤炭产业增加值依然占鹤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七八成。”鹤岗市发改委工作人员此前表示。面对煤矿的开采难度、开采成本日益增加,鹤岗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鹤岗市自然资源局的王志文处长提出了两条路径:一是从原煤直出转向深加工,二是挖掘其他矿产资源。“以前仗着有资源,挖出煤就往外运,原煤直出,污染大、利润低。那个时候没有从长远去考虑啊。”

自2012年以后,鹤岗开始注重煤炭资源开采后的深加工环节,发展出洗煤厂、化肥厂等延伸产业。煤炭洗选不仅可以将原煤变成精煤、大幅提升售价,还可以降低燃煤烟尘和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而煤化工企业则可以通过煤炭气化生产出大量的农用化肥。在延长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将绿色生产、环保理念落到实处。

第二条路是接续鹤岗作为资源型城市的荣光,将对煤的依赖转向同出于碳元素的石墨。位于鹤岗市萝北县的云山石墨矿区是亚洲第一大石墨矿,储量达8.15万吨,目前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开发。石墨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芯片制造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大力发展石墨产业对鹤岗来说不失为一个可替代的路径。

2022年鹤岗市工业增加值增长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一位。其中,石墨产业就发挥了重要力量。如今石墨产业已发展成为鹤岗仅次于涉煤产业的第二大产业。2022年7月,中国石墨集团在香港上市,成为鹤岗首家上市公司。

在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看来,一个大城市可能需要多个支柱产业支撑,才能获得较好发展。他曾表示,鹤岗本身“因煤而兴”,是依靠资源兴起的城市。如果石墨产业能形成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和规模效应,对于支撑一座小城的发展有一定助益。

鹤立湖风光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学生 罗鹏飞 图

所幸,大自然对鹤岗的慷慨馈赠并不仅限于矿产,还有沿着大兴安岭余脉泼洒开来的原始森林,茂盛的植被、丰富的物种、形状各异的湖泊……于是,面对城市未来发展,鹤岗市因地制宜,还走出了一条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营造宜居宜业环境的新路。

自2017年开始规划建设国家级森林城市,鹤岗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于城区栽植彩叶树超14万株、常见树种超12万株,修建了包括东山湿地公园、南山体育公园在内的30多个城市公园,城市乡村累计植树超400万株。

煤矿场也进行了“绿色升级”。王志文介绍,如今,煤矿场煤层注水抑制飞尘、湿式作业综合防尘、矿井水处理回用于井下除尘等已是基本操作;综合处置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物,对塌陷土地进行充填、复垦,建立覆盖全矿井下作业地点的动态监测中心是不断摸索、持续推进的行动。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把煤城变林海,这是鹤岗市委生态立市战略的具体实施,已得到了国家创森办的支持和认可,鹤岗市委托中国林科院编制了《鹤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依据鹤岗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和自然山水形态一步步进行布局。

一系列举措,不仅极大地修复了过往因采煤采石而遭受重创的鹤岗生态,还充分彰显了鹤岗想要打造“一城山水半城林”的生态旅游城市的决心。就连在选择树种方面,鹤岗都花了心思,栽种的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小兴安岭乡土彩叶树种。

时至今日,“大地的伤痕”已经弥合成“煤城”鹤岗的岁月结晶,脏污的矿场已经变成宜人的绿园,附近的居民常来此处休闲、锻炼。破开铁道砾石、野蛮生长的绿草,穿过漫天尘土、挺拔站立的杉树,汇成满目的绿色,蔓延开来,无声地抚平大肆采煤给鹤岗留下的疤痕。跨越大半个城区,鹤立湖临水而照、景色宜人。如今的煤城鹤岗是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22年鹤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与伊春市并列黑龙江省第一。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乐浴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