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个茶村的生长故事, 源自对生活的掌控感

2023-10-31 13: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9月17日,云南省普洱市的“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正式申遗成功。

景迈山作为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以鲜活自然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全球最早的人类种植茶树样本,填补了世界遗产中无农业遗产、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景观遗产的空白。

这一次,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以“茶”之名,再次走向世界。

景迈山风光

和景迈山申遗成功一起到来的,是人类学博士缪芸非虚构作品《命运·主场·限》,她运用现代人类学研究方法,以茶叶经济带来的变化为主线,围绕着“命运”“主场”“限”三个关键词,对景迈山的自然生态、日常风物、文化生态、人际交往、社会结构等展开剖析和描述,人与茶共同生长,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也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些故事在作者充满温度和人文关怀的讲述里,交织成关于人、文化、生态、经济、非遗等议题的思考。

她书写的是一个茶村,但又不仅仅是一个茶村。

《命运·主场·限》

作者:缪芸

KEY`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景迈山,命运的两次翻转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区域内有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共14个自然村,前者以傣族为主,后者以布朗族为主。芒景村有芒洪、芒景上寨、芒景下寨、翁基、翁洼、那耐6个自然村,前5个自然村为布朗族村寨,那耐为哈尼族村寨。

对于景迈山的村民,市场让大家重新认知了茶树的经济价值,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让大家重新建构和实践了地方性知识。

茶村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四十多岁的村民回忆,小时候寨子里的人还背着茶去孟连交换其他生活用品,如布、棉花、锅、盐等。

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芒景村的普洱茶作为国家二类物资同粮食一样扮演了国家化的工具,通过统购统销的计划归个人所有。1962年及1978年芒景村曾试种过台地茶,但规模不大,大面积种植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那时提倡“建设新茶园,改造老茶园”。近年来芒景村进行台地茶改造,移除种植得过于密集的茶树,并把梯田状的台地改为更自然的坡地。

以前收茶叶不分古树、小树,混在一起看看外形,再拿一个杯子用开水泡一下,古树茶不受重视。“那时候的古茶园,杂草都比古茶(树)高,茶树的叶子都是黄色的。因为杂草太深,已经快把茶树破坏。”“大家都认为古茶黑,不好看,只想要漂亮的台地茶。就像我们现在吃菜要挑好看的,那时台地茶的茶采出来又壮又漂亮,反正看上去是很好。”

村民回忆,从2006年开始,古树茶才受到关注。“那个时候那些广东人、外省人,他们开始发现我们这些茶树真的是古树,它在山里面,然后在树底下,确实不打药。因为当时大家都不管那些古树,以前管都没人管。以前台地茶值钱,现在是古树茶值钱了。”

性价比高,是大家夸赞景迈山的茶时常用的形容。景迈山的茶林面积大,茶叶量也大,口感不算特别的惊艳。列得上好茶的榜位,但价格比较温柔近人。

芒景村一夜暴富的故事没有那么惊心动魄,但确实也带来了经济上的变化。

2007年左右,普洱茶的价格炒作到了高位。茶农的钱多了,而且来得快。

卖茶的季节,芒景村的村民采一早上的茶就能有七八百元的收入。

苏国文引用村民的话:“以前背布朗族背带下山,是害羞的,那是穷的标志;现在不同了,现在背这个背带要注意,小偷盯着看,因为里面有很多钱。去买摩托车,背着这个包包不用付钱,可以直接骑着回来,春茶收了,再付钱。”

艾果说到2008年左右,是茶叶卖得最好的时候。

“那个时候,初中生在县城都不住校,住的是宾馆,天天下馆子。”

“我们芒景村的人,当时在县城里做来做去的。”

“那时上网要买卡充值。我每天充100,一点都不心疼。“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早在2012年就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但直到2022年,才作为当年中国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进行申报,申报选产区位于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面积7167. 89公顷,包含5片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林等遗产要素。

在申遗部门给当地人进行培训所用的材料中,景迈茶山文化遗产的价值简单地概括为:林下种植传统、土地平面和垂直利用方式、茶祖信仰。申遗文本中有更详细的诠释:景迈山古茶园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传统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因地制宜的土地平面利用技术和垂直利用技术是原始的森林农业土地利用的典范,不仅使景迈山呈现出“森林-茶林-村落”平面功能景观,而且塑造了林-茶-人三位一体的空间关系和生态关系。

这让景迈山的茶,有了不一样的叙事方式。

以往对茶山的描述往往建立在对茶叶品质的认知上,讲口感,讲价格,而景迈山,强调的重点是当地的生态与文化。

好的生态,常常对应的是偏远与不易抵达。

景迈山2000年左右才通的公路。

普洱市到澜沧县的高速公路2021年才修通。路边不时还竖着蓝底白字的写有“野象通道,请勿鸣笛”的牌子。

2000年,翁基村现任的社长晒砍结婚。他和妻子而么走了一天,从寨子里走到镇上。那时没有班车,也没有其他合适的车,有时一个寨子才有一两辆拖拉机。他们在镇上逛了逛街,买了点东西,花了150元钱。现在仍然能听得出他的心疼:“150块钱,要砍好多柴火。”那时,砍树是寨子里重要的经济来源。

现在的晒砍买了好车。“今天我要去普洱,今天我要去景洪,马上就去了。”车让他们与外界相连,也让他们有了移动的自由,随时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和别人聊到景迈山,时常听到有人把偏远和状穷与现在保留的古茶林和传统建筑联系在一起。

因为偏远,当初政府大规模推行台地茶改造的时候没有彻底地执行。把古树茶进行矮化以方便采摘的方式也没有很好地实施。交通不便,大家种台地茶的积极性不高,种了茶也不好卖出去。有朋友回忆,土路路面不好,又窄,皮卡车上山很费劲,茶商少,茶价也很低。

因为茶叶经济相对落后,芒景村的传统村寨风貌得以更好地保存和维系。“没有买现代材料的资金,没有改造新房的能力,保留了下来。”2007年,当地政府制定的“惠民旅游小镇”的开发规划开始实施,禁止建设现代外观的砖混楼房,保留了布朗族传统干栏式建筑,作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的翁基村,有了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本。

在申遗的标准下,偏远与贫穷的意义可以转换,景迈山的故事,从生态友好,人对自然索取有度的生活方式角度展开理解和叙述。

地方文化,重新被认知、被擦亮。

从火塘到茶室

在芒景村,满眼都是绿色,高低错落、深浅不一。随意的,舒展的,不被驯化的。

湿润的颜色带来湿润的气息,人被自然所滋养。

寨子里路面干净,房子不太挤,不太高,不太规整,不太鲜艳,就散落在群山里,散落在各种植物里。村在山中,茶在林中。植物在其位得以生长,人在其位得以安放。

万物归位。

与空心化的凋敝村寨不同,与被过度打扮过于商业化的村寨不同,芒景村有稳定的秩序感,不多不少,不紧不慢,恰到好处的节奏。

寨子里有人气,不是一潭死水。

人在家里,人在路上。摩托车在路上,汽车在路上。

傍晚干完活骑着摩托回来的人,后座上绑着做农活的工具,劳作的气息迎面而来。

人的状态是忙碌的、有底气的。既不疲惫麻木,也没有轻松得意,就是稳稳的,土地与劳作带来的踏实感。

寨子里还有很多年轻人。傍晚的篮球场上,夜晚的茶桌旁,会看到他们。

每周的集市,每年的春节、山康节、关门节、开门节、丰收节,还有日常的红白喜事,都是热热闹闹的,不冷清。

四季交替,劳作与休息交替,俗尘与神性交替,那是有序的稳定的生活状态,没有消失的附近的生活。

在寨子里走过一家又一家的茶室。

以前火塘是一个家庭的中心,现在茶室成了生活的重心。

晚上,山里的黑夜里,独栋的屋子,映照着茶室里明黄色的灯光。12点还有人在喝茶,聊天。有时一手握茶,一手握酒。有些奇怪,但又很契合,就是一个聊天的场所。

几乎每家都有茶室,走到哪里都能喝到茶。大家对外人没有太多戒备,也没有目的性很强的过度期待,保持着适度的热情。

翁基村。几个女孩去寨子旁边烧垃圾,火烟冒了。很快,社长晒砍接到电话,微信里还收到了视频,问烟是怎么回事。那是寨子高处的监测仪器检测拍到的。

作为布朗族传统村落的代表,翁基村受到重点保护,它也是芒景行政村游客最多的村寨。

这里几乎每位女性日常都穿民族服装。

“以前很少穿。有活动,要过节才会穿。后来有了旅游,刚开始有游客要进来的时候,领导会通知我们穿民族服装,那个时候我们会特意准备。现在基本上像是便装一样了,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了。”

寨子里的传统干栏式建筑保存得好,游客也多,更有一种敞开的社交空间的意味。

翁基村

两层结构的干栏式建筑的空间是通透的,门户敞开,生活也就展现出来。阁楼望出去是天空,绿色的山。站在二楼,看到对面的二楼,孩子爬在地上玩,一位青年男人在发呆。空气里有炒菜的味道,隐隐约约听到勺与锅相碰的声音,有人家在做饭了。

近几年,随着茶叶经济与旅游的介入,村貌发生了改变。一栋房屋的面积没有变,朴素的外表没有变,但功能增多了。很早就失去了养殖牲畜功能的最下面的一层改成了茶室,用木格的栅栏来通风透气。茶室敞开,其他空间是封闭的,那是自家人住的地方,也是客栈,用来接待游客和买茶的客人。那些白天看起来低调的木楼,在夜晚却很惊艳,仿佛在灯火通明里苏醒过来,焕然一新。

在申遗前,翁基就已做了不少整治工作。寨子里不让养殖了,养猪的地方移到了寨子外,鸡养在茶林里。寨子里没有摆放垃圾箱,而是每天有垃圾车来收集。

虽然越来越现代,走在寨子里,还是能感受到传统生活的痕迹。有人在酿酒,循着酒香去,你会受邀喝上一口新鲜的、温热的苞谷酒。水管下,有人以木棒捶打的方式在洗衣服。路边的大石板上,有赤脚的老人侧躺着休息,那是他们的习惯。走进茶室,偶尔会有老人含着烟锅在抽旱烟,浓烈的味道里,弥漫着旧日的生活气息。

新媒体编辑:李凌俊

图片来源:资料图 摄图网

原标题:《一个茶村的生长故事, 源自对生活的掌控感 | 此刻夜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