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何难与同事交朋友?

2023-11-02 11: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撰文/常小瑜(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周岭秀亭(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陈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运营/王云汐

 

“不要和同事太熟,那样反而不利于工作,而且会被对方抓住把柄,变得不好做事。”

“大家都是没有感情的打工人,就别费事搞同事关系了吧。”

…………

越来越多的打工人觉得难与同事交朋友。的确,由于同事关系既包含角色规范,又包含利益关系,兼具情感性与工具性,人在和同事相处时不可避免会多些思考。为什么我没法和同事成为朋友?其中蕴含着哪些心理学奥秘?

 

“我不信任他”

做朋友的重要前提是双方彼此信任。职场上的尔虞我诈、提防戒备却反映了人们对同事不信任。对于没法让人放下防备的同事,成为真正的朋友就变得十分困难。

为何难以信任同事?一方面,信任同事的风险太大。信任反映人们因为对他人有着乐观积极的预期,甘愿让自己处于不利处境。人预测以工作关系为主的同事行为时,难以避免地会警惕其是否有抱有不良动机,担心他会给自己使坏。正是因为同事之间存在利益关联,信任会带来更大风险,最严重后果可能是工作不保。所以在同事面前说话必须小心翼翼、格外谨慎。而对于自己的生活,很多人会三缄其口。

另一方面,和同事搞好关系就行,做真正的朋友没有用。“关系信任”指通过社会网络获得他人提供的信息、情感和帮助,以达到符合自己期望的结果。在我国社会,“关系”并不等同于信任,同事之间往往只能停留在浅层的“关系”而不是深层的“信任”上。与同事的“关系”仅仅在职场有用,很难延伸到工作中。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秉持“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的态度与同事相处。

 

“他是竞争对手”

当今社会,“内卷”已成为大众再熟悉不过的热词。同事之间为何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内卷脱不了干系。2020 年,《咬文嚼字》总结了内卷在网络语境中的含义:竞争白热化导致竞争无序化、过度精益求精带来无意义的重复、大众身不由己被裹挟进无处不在的竞争。

而职场中的内卷,就是员工在过度竞争模式下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状态。员工在社会比较下的恶意竞争是导致内卷的重要原因。以自愿加班为例,一种情况是员工主动协助组织完成任务,以获得实际收获和自我提升;另一种情况是员工将加班视为工作努力和获得领导赏识的代偿行为,刻意将部分工作推到加班时间完成,从而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表现自己”即为员工之间的恶意竞争。

内卷作为非理性的过度竞争,极少以创造价值为目的,无法提升效率,还会减少同事之间的合作,让同事无法做朋友。

 

“大家都是工具人罢了”

虽然每个人对朋友的期待不尽相同,但是我们都希望对方能耐心倾听自己,与自己共情。但在工作场合,与同事的交流通常很难满足人们对朋友的期待:同事间的交流往往以实现工作目的为主,内容也多限于与工作相关的信息,这导致人们总感觉难以与同事触及“朋友”的边界。

那么,为什么我们和同事不会像与朋友一般自然交流呢?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没把对方“当人看”。工作环境中的社交会让人感到空虚,导致人们物化同事,看重对方的“工具性”,忽视其作为人的心智特点与心理特征。例如,我们与同事交流可能仅因为他们手中有我们所需要的资源,为了获得资源,我们会忽视同事正在吃午餐,打扰他们并期望他们午间继续工作。

此外,工作情境中,人们的心态会发生转变,倾向于进行更多策略性思考,如计算与同事相处的成本与收益,从而作出相应的判断及决定。因此,若与同事交往时抱有此类功利性动机,则很难像朋友一样相处。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及价值观也可能影响员工对于自身及同事的定位。试想,若企业鼓吹业绩为王,将员工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工具,则这家企业的员工更可能被利益与竞争驱动,“物化”同事。

 

寻找合适的相处之道

步入职场,同事关系成为数一数二的人际难题。处在当代内卷漩涡中,每个人都费尽心思想要“卷赢”别人,同事之间明争暗斗,很难交心。虽说人们常戏称自己为“没有感情的打工人”,但仍需以真诚、开放的态度对待同事。

管理者和领导也要敏锐觉察组织内部风气,积极引导组织成员进行良性竞争,以组织利益为共同目标,在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共同努力提升效益。

尽管同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我们不妨找找合适的相处方式,它们可能会为自己带来更好的工作体验。

 

参考文献

翟学伟. (2003). 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 社会学研究, 018(001), 1-11.

Belmi, P., & Pfeffer, J. (2018). The effect of economic consequences on social judgment and choice: Reward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preference for sociability versus compete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9(8), 990–1007.

Belmi, P., & Schroeder, J. (2021). Human “resources”? Objectification at work.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0(2), 384–417. 

Grant, A. M., & Berg, J. M. (2011). Prosocial motivation at work: When, why, and how making a difference makes a difference. In K. Cameron & G. Spreitzer (Eds.),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pp. 28–44).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yler, T. R., & Lind, E. A. (1992). A relational model of authority in group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5, 115–191.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