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拾身边 | 带女儿“逃学”的父亲

2023-11-03 12: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于衍斌:带女儿“逃学”的父亲

杨天宇 马李瑶 邹岳桐

2015年春天,于衍斌带着一岁半的女儿婧涵到一位朋友的别墅作客,刚刚学会说话的婧涵被眼前的景象彻底迷住了,对于衍斌说:“爸爸,我好喜欢这里的房子,你看,有电梯,我可以在楼梯和电梯之间捉迷藏,为什么我们不能住这样的房子呢?”彼时的于衍斌刚刚在电影制片工作中获得了一笔还算可观的收入,但对于眼前这座豪宅来说,这笔收入又显得过于微薄。

思考了几分钟后,于衍斌打开电脑,给婧涵看了新天鹅城堡、圣家堂、还有欧洲的一些可以出租的私人城堡和庄园,于衍斌指着那个城堡的塔尖,对婧涵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漂亮的房子,不仅仅是大,还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你想不想去住这样的房子?”几个月后,于衍斌便带着妻子和女儿开始了环球旅行。

从2015年到2019年,于衍斌一家每年都会在欧洲度过四五个月,婧涵上幼儿园后,于衍斌也没有放弃旅居生活,开始带婧涵“逃学”周游世界。在于衍斌的微信视频号“鱼眼观世界”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婧涵在意大利、法国、瑞士、西班牙等地的街头巷尾、历史古迹、名山大川间留下的身影,于衍斌还以自己的女儿为主角,拍摄了一系列名为《婧涵带你去旅行》的旅行纪录片。

今年9月1日,小学二年级的婧涵并不会出现在开学典礼上,那时的她将会于衍斌一起,完成疫情后的第一次欧洲之行。

“不想和别人竞争,那就自己

创造一个新赛道”

带女儿旅居的几年来,于衍斌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便是会不会担心女儿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落伍。“我一直不想竞争,不想我的女儿去和别人竞争,所以我就努力去开辟出一个自己的赛道,没有人像我一样工作、生活,我就不需要和别人竞争”,于衍斌说。

2004年从广告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于衍斌先后从事过十几个行业,从影视行业里的制片、导演、编剧、摄影、美术、灯光、剪辑、调色,一路做到装修、智能化家居、出租车司机、音响……于衍斌在自己的视频号主页这样介绍自己:非著名哲学家、艺术家、旅行家、美学家、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导演、制片人、编剧、摄影师、美食家、解剖学家、音乐发烧友、影评人……在采访中,于衍斌这样描述自己不断“改行”的原因:“我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是我的父母非常尊重我,几乎不干涉我的任何选择,所以我选择我的专业、职业都是我的兴趣在驱动和引导我的前进,我对很多事情都有兴趣,我没有任何确定的职业规划,但是我又很乐观,我总觉得我做任何事情都能做的不错。”

毕业两年后,出于对音乐的喜爱,于衍斌从影视行业转行去卖音箱,在为几位客户代购了一套音箱后,于衍斌随音箱附赠了一套在市面上几乎绝版的古典乐光碟。“后来他(其中一位客户)专门邀请我到他家喝茶,问我怎么会知道他会喜欢这种风格的音乐,我就说,我通过您之前老听的音乐判断出您会喜欢这种类型的,但是感觉您听的可能还不是很多,我就找到了所有这种风格的音乐当中最极致的”,于衍斌回忆道。自此之后,这位比他大12岁的银行高管和于衍斌成为了忘年交,给他介绍了许多新客户。2004年毕业时,于衍斌的第一份工资是1200块钱,但有了这位“贵人”的助力,他一个月可以轻松地收入数万甚至十几万元,早早地在青岛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卖音箱带来的收入十分丰厚,但短短两年后,于衍斌又一次选择了转行,谈及再次转行的原因时,他说:“因为我不感兴趣做生意,卖到后面就觉得没意思了,想去再尝试一些别的东西。我其实一直都不想把自己限制在一个赛道上,也不想做规划,我卖音箱赚那么多钱也不是因为我毕业时规划自己以后要卖音箱,对我来说未来有无数种可能。”于衍斌对女儿的期望也是如此,“她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控制不了。我不追求她的物质生活多么富足,我只是希望能够帮她开启各方面的能力,让她能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在长大后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于衍斌说。

对于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于衍斌的妻子一开始时常会感到担心,“她会焦虑我们是不是有房贷,或者现在的积蓄很少,”于衍斌回忆道,“但是我完全不焦虑,因为我身无分文都可以过得很开心,只要我的精神是富足的,当然在我需要消费,需要订酒店、买机票的时候,我也相信以我的工作能力,我积累的社会资源可以搞定这些事情,过了几年她(妻子)受我的影响也慢慢地适应了这种状态。”

现如今,四十岁的于衍斌凭借旅居时积攒下的经验和旅拍作品,成立了一个“视频工作室”。和其他视频制作团队不同,于衍斌的工作室只有自己一个人,由于先前在影视行业各个岗位的尝试和积累,现在的于衍斌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一个视频项目从策划、导演、拍摄、剪辑、调色的全部流程,并且能够凭借自己积累的审美让视频富有美感和温度,再一次为自己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赛道。

“我不想教育女儿,只想给她

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在采访中,我们问了于衍斌一个问题:在旅居时如何完成对女儿的教育?于衍斌的回应是:“我并不想完成教育,因为这些年我发现,孩子只有很小的时候可以教,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你给她引导,给她创造一个环境。”

大约在30岁时,于衍斌阅读了一本教育类的书籍,书中提到了梁启超和老布什的教育理念——不替自己的孩子做人生的选择,但会把错误的和不好的选择去掉,尽可能创造一个充满各种好的选择的成长环境。他们的孩子最终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功。

在于衍斌看来,旅行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在欧洲时,于衍斌往往不会选择带女儿入住酒店,而是选择当地的homestay家庭,沉浸式地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结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你住在酒店里,跟他们的文化和社会是有一堵墙的,这个墙牢不可摧,你根本就看不到,感受不到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另一方面这些家庭都很好,要么是有孩子的家庭,要么是老人家庭,他们都是一些艺术家,知识分子,甚至我后来知道还有一些企业老板和著名的时装设计师,(他们的身份)我去住之前是不知道的。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相信孩子看到了原来可以这样去生活,原来可以这样去交流”,于衍斌回忆道。

在拍摄于意大利古镇阿西西(Assisi)的旅行短片中,婧涵和homestay家庭的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在古镇的街头奔跑、跳舞,脸上洋溢着自信、快乐的笑容,婧涵在镜头前展现出的自如与活泼令于衍斌十分欣喜。在多年旅居的过程中,于衍斌惊讶地发现女儿锻炼出了模仿和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我家孩子两岁多的时候第一次去了西班牙、意大利还有法国,等到隔了一年再去的时候,她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在法国就像法国的小姑娘一样文静、精致,到了巴塞罗那就和那边家庭里的男孩一样特别热情、特别有活力,她甚至还听不懂法语和西班牙语,但是已经知道不同地方的人的性格是什么样子了。”

在国内生活期间,于衍斌也会尽可能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素质更高的人,更好的文化,更好的艺术,让她自由地尝试各种兴趣爱好。“她学过跳舞,学过钢琴,你猜怎么着,她最后喜欢上做木工,非常痴迷,但是我绝对不会去阻止她,不会说一个女孩怎么能做木匠,我非常支持她的选择,这也是我想通过旅行带给她的。就是希望她能够接触更多元的文化,给她创造这样一个好的环境”,于衍斌说。

“与其让你的孩子过得好,不

如首先让自己活得好过得好”

对于衍斌而言,父母是孩子成长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孩子总是在模仿父母中学习、成长。“我们每一个人至少有一半是受家庭的影响,你的父母的性格、品行都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半可能是突变了或者受社会的、经历的影响”,于衍斌说,“所以与其让你的孩子过得好,不如首先让自己活得好、过得好,我的教育理念就是首先我自己要活得好,活出自己精彩的、想要的一种感觉。带女儿旅居的过程中,我认为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在最初决定旅居时,于衍斌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需要,“我认为我出去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教育,而是我自己要去欣赏,当然这种行为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教育。我出去做什么,比如去卢浮宫或是在巴黎的街头闲逛,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教育。不一定非得要给她讲解那些文物或者艺术品才叫教育”,于衍斌说。

2023年3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跨文化艺术传播学课堂上,一个腰杆笔直、神情专注但形象与这个课堂格格不入的男人引起了林一教授的注意。在林一教授的询问下,于衍斌简要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经历。数年以来,在为北大宣传部拍摄视频之余,他已经旁听了北大的数十门哲学和艺术课程。两周之后,在林一教授的邀请下,于衍斌作为跨文化艺术传播学课堂的嘉宾,为同学们分享了几部不同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广告作品,并讲解了其中体现的文化差异。于衍斌与林一教授仿佛是于衍斌在北京大学“业余生活”的一个缩影:他在北大的课程中汲取养分,也用自己在工作和旅居过程中的所思所学反哺北大,他为元培学院的学生讲过艺术史,也代表北大参加过伦敦大学学院举办的国际交流活动,身体力行地向着“做女儿的榜样”这一目标前进。

“在我的心目中,我自己是第

一位的,子女是第二位的”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于衍斌发现自己采访、拍摄的许多老师、教授甚至院士都会用自己孩子的照片或者自己的画作作为微信头像,但和他们不同,于衍斌从未用女儿婧涵的照片做过自己的微信头像。在采访中,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伦理观:“在我心目当中,我自己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是我的子女,第三位是我的父母和亲人和我爱人的父母。当这三个顺位发生冲突时,我会优先保证我自己。”这样的话语听起来似乎十分冷漠、自私,但在现实中,于衍斌却是许多人眼里的“模范父亲”,在他发布的许多与女儿相关的视频的评论区,时常可以看到“成为先生的女儿,何其幸运”、“幸运的小孩”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论。事实上,这种排位似乎是他心中的理想亲子关系的体现,他不仅自己如此排序,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妻子、亲人做出一样的选择,“你自己活得足够好,足够真实,足够有温度,足够尊重自己的内心,才可能真正的对别人好,而不是一种所谓的牺牲”,于衍斌说。

在于衍斌看来,将子女置于第一位并不一定会让子女更加幸福,反而可能给子女带来压力、造成伤害。“我有个非常深切的感受,就是我还算比较幸运,因为我父母对我相对来说比较宽容,给我非常多的自由,但是我发现我的同学,我的朋友,同龄人当中,很多人觉得长大了,尤其30岁甚至40岁的时候,他们会发现那个时候父母给了我们太多我们不需要的'爱'”,于衍斌在采访中说道,在他看来,将子女置于第一位往往意味着生活重心向子女的倾斜,不停牺牲自己的生活往往也伴随着对子女成就和回报的期待,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你要跟三岁的她平等,五岁

的她平等,十二岁的她平等”

在日常生活中,于衍斌是一个罕见的能够一直对女儿保持温柔的“慈父”,这种处变不惊的平静来自于他对“平等”的独特理解。“婧涵有时候做一些事情会让我很生气,但是如果我换位思考一下,我也是三岁,我会觉得非常的合理,根本就不需要生气。比如说她把我家一个很昂贵的音箱给弄坏了,我之前告诉过她不要动这个,那我当然很生气,但她只有三岁,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实际上是我不应该把那个东西摆在那,所以你应该这么去想。因为你只有跟她真正的平等了,你跟三岁的她平等,五岁的她平等,十二岁的她平等的时候,你会发现她所有的行为都是非常合理的,不对的反而是自己,因为我作为一个三十岁或者四十岁的人,不应该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于衍斌说。

在于衍斌看来,真正做到与女儿的平等后,女儿的许多叛逆就不再会发生,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和谐、愉快的亲子时光。“在中国所有的父亲当中,我绝对是前10%以内的陪伴孩子时间最多的那一部分父亲”,于衍斌自信地说。在他看来,真正的爱并不一定是要把别人的地位放在自己之前,而应该是给予内心的交流和陪伴。在长时间的陪伴当中,于衍斌不断努力为婧涵创造一个充满各种“好选择”的成长环境,用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求、待人处世的温度逐步引导着女儿的成长。

八年后的今天,2015年的那个下午仍然近在眼前。于衍斌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带女儿走遍了从前只存在于电脑屏幕中的远方,在星空下的城堡和石屋度过了许多个温馨的夜晚。在彼此陪伴当中,于衍斌引导婧涵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成为了一个自信、开朗的小姑娘,也在婧涵的启发下不断向自己心目中的、新的理想生活进发。

本文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年《专题片及纪录片创作》课程作业,获得“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优秀作品。

原标题:《重拾身边 | 杨天宇 马李瑶 邹岳桐:于衍斌:带女儿“逃学”的父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