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3云栖大会,把舞台给了客户

2023-11-03 11: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沈嵩男 电商在线

文|沈嵩男

编辑|斯问

2023年10月31日,2023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开幕。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主论坛上午场,并没有如过去一般,进行密集的产品发布。

而是将舞台交给客户——那些活跃在阿里云上的创新者、创业者们。

这其中,有借助阿里云在底层算力、人工智能平台、大模型等方面的通用能力,完成国内首款AIGC儿童绘本产品上线的“童语故事”。创始人张华介绍,公司团队与阿里云合作,7个人用3个月时间,对产品完成了20余次迭代,借助水电煤一般的便宜、好用的云计算资源,公司月均IT成本仅1万元。

童语故事创始人张华

掌阅科技CTO孙凯,以公司对话式AI应用“阅爱聊”举例:“阿里云很大的支持,在基础设施层面,比如算力、向量数据库等。而掌阅有应用场景、了解用户痛点,结合第三方的能力,共同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产业三角形。”

目前中国80%的科技企业和一半的大模型公司都跑在阿里云上。阿里云希望成为AI时代,一朵最开放的云。本次云栖大会,官方也公布了平台开放能力的一系列进展,包括升级的人工智能平台、千亿级参数规模的大模型通义千问2.0、一站式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阿里云百炼。

对此,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表示:“从阿里云创办的第一天开始,企业就坚信,不开放,就没有生态。没有生态,就没有未来。这些年,我们始终在攀登技术的高峰,因为只有站在更先进更稳定的技术能力之上,才有开放的底气。”

AI创业,月均IT成本仅需1万元?

“如果不用阿里云,完全自己搞,可能一个月的IT成本,就得多花十几到二十倍。”

张华向记者解释,不算上硬盘、GPU,单服务器台式机一台就接近一万元。目前童语故事在阿里云租赁了四台云服务器,如果自行采购,这一项就会带来四五万元的开支。“你还得找人运营、维护服务器,意味着要多雇一个人。”

涉及AIGC内容,需要有专业的内容安全审核,目前童语故事使用阿里云“绿网”服务来降本增效。否则,同样也会带来人力开支。

童语故事,是阿里云生态中,成长出的一个小而美样本。

创始人张华在今年5月开始创业,7月上线了国内首个AIGC儿童绘本产品“童语故事”,部署在淘宝和微信小程序。

讲到产品的缘起,他介绍,作为一名“宝爸”,他一直有陪孩子看绘本故事的习惯。但一些儿童绘本,让孩童的阅读体验缺乏“沉浸感”——比如,一些国外绘本从主角身份到故事背景、风格都是国外的。

“如果能让孩子自己做故事的主角,为他们定制故事,应该会很受欢迎。”基于这一理念,目前童语故事支持用户输入故事主题,如“孩子爱哭怎么办”,然后指定主角与配角,就能生成定制的童话绘本。

通过关键词,生成几百到千字不等的故事,并以文字,生成不同风格的图像、短视频。这背后,童语故事调了阿里云通义大模型的全栈能力。

“我们所有的技术相关的能力,都部署或调用了阿里云的资源,因为它提供的是一体化的能力矩阵,比如我们用通义千问去生成故事,用通义万相生成相应配图,再调用阿里云云剪辑,制作成短视频。如果我们自行去找软件公司做,不只成本很高,效率也会落后。”

张华用“搭积木”比喻使用阿里云的服务——它提供了我创业需要的一切形状、大小的木条,我只要拿过来,搭起来就好了。

短短3个月时间,童语故事的月活跃用户就从上线伊始的300人,猛增至30万。

活跃用户的指数级增长让人激动,同时倍感压力。面向十万级的用户群,产品体验的优化,产品能力的加强,都是张华团队迫在眉睫的动作。他们对产品进行了20余次的迭代。包括引入IP、提供更多角色、完善多元化的故事与绘画风格。

如今,借助通义百炼,童语故事已经训练起了儿童内容创作赛道的自己的大模型,意在构建核心竞争力。

“训练大模型是囊括了算力底座、网络、存储、大数据、AI框架、AI模型等复杂技术的系统性工程,只有强大的云计算体系才能训练出高质量的大模型。”阿里云CTO周靖人介绍,阿里云百炼,集成了国内外主流优质大模型,提供模型选型、微调训练、安全套件、模型部署等服务和全链路的应用开发工具,为用户简化了底层算力部署、模型预训练、工具开发等复杂工作。

5分钟内,阿里云百炼就能帮开发者开发一款大模型应用。几小时,即可“炼”出一个企业专属模型。从而让开发者,把更多精力专注于应用创新。

目前百川智能、智谱AI、零一万物、昆仑万维、VIVO、复旦大学等大批头部企业及机构,都在阿里云上训练大模型。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表示:“百川成立仅半年便发布了7款大模型,快速迭代背后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

百川智能CEO王小川

据悉,百川智能和阿里云进行了深入合作,很好地完成了千卡大模型训练任务,有效降低了模型推理成本,提升了模型部署效率。

过去大模型、人工智能这些创业赛道,总给人以“高不可攀”的认知惯性。但随着云厂商对底层算力、大模型、AI等资源不断地开放、普惠,互联网创业成本被不断压缩,门槛也在下放。

几千元的云计算,实现全国范围AI天气预报

ChatGPT在国内走红之前,彩云科技的创始人袁行远,就已经关注到了通用大模型技术。彼时,国内具体应用的产品还不多,但在学术界,“基于大模型的AIGC能力将成为未来一大生产力”的观点,已是共识。

“如果你去看行业里的论文,会发现2015年之后,80%的讨论都集中在自然语言上。”

阿里云上的创新者、创业者们进行分享

袁行远最初做的是基于AI能力的天气推演、预报。“以前我经常是自己在家里搬一台电脑,然后就对外提供服务了,就不太稳定。但如果我要把机器托管到计算中心,费用会很高。”

他坦言,一开始选择用阿里云的服务,直接原因就是便宜。“我当时租了阿里云的服务器,年花费大概是几千块钱,然后提供了全国范围内的实时高精度的AI推演的天气预报,把业界都惊呆了。”

如今,彩云旗下的天气预报接入了国内一众涉及户外场景的移动应用平台。还布局开了包括辅助写作者进行故事生成的“彩云小梦”,基于AIGC能力的在线翻译产品“彩云小译”等。

“彩云小梦是大模型产品,我们在国内算比较早开始做的,2021年就推出了。但当时能提供显卡云计算的供应商极其少,我们自己用了几百张显卡做训练,过程十分困难。后来和阿里云合作,他们在显卡算力层面,给到了很大支持。”

掌阅在多年前就拥抱云原生、云计算,与阿里云进行了合作。今年,则将所有的资源,包括数据库,以及平台计算存储加工的完整链路,全部搬到了阿里云上。

过去合作更多落位于计算、存储等底层算力,如今则是大模型训练。

掌阅科技CTO孙凯介绍,整个内容创作领域,尤其网络文学,作者群体在写作能力上,是一个二八分,甚至一九分的局面。绝大部分的作者,文字能力上并不十分出众。“很多作者只是对写作有兴趣,他的基础创作能力是缺乏的。”

AI可以辅助写作者,已是行业共识。“我们的AI,当下会偏向于为初级创作者,提供一些文献的查询、字典查询、人名查询,以及非常本分地做一些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等。”

另外,基于AI能力,平台也可优化面向读者的内容推荐,而这涉及行业大模型的训练。孙凯介绍,围绕大模型训练,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显卡。当下显卡比较紧张,掌阅积极地和阿里云,围绕不同类型显卡的适配,以及怎么样将显卡的算力尽可能释放和调度到比较极致的状态,进行了很多合作。

据了解,基于通义千问,阿里云目前已经推出了8个行业大模型:个性化角色创作平台通义星尘、智能投研助手通义点金、AI阅读助手通义智文;智能编码助手通义灵码已在阿里云内部大规模采用;工作学习AI助手通义听悟每天处理5万余个音视频,累积用户超100万……

汇聚280万开发者、2300多个优质模型

借助大模型,实现生产和服务方式的变革,是各领域创业者、创新者的共同诉求,也被视作未来的必然。但客观而言,大模型训练与使用的高门槛,一度让大多数人难以试水。不论是训练专属模型,还是基于大模型打造应用、参与到大模型生态之中,都对行业提出了极高的人才、技术、资金要求。

举例来说,不论是国外的ChatGPT,还是国内阿里云的通义大模型,以及百度的文心一言,背后都是巨额的资金与人才投入,且需要持续加码。

那么,如何让所有有意愿的企业,尤其是初创公司、小微企业,能够加入的大模型的技术浪潮中?

2022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了AI开源社区“魔搭”。如今,魔搭已经汇聚280万开发者、2300多个优质模型,模型下载量超过1亿,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活跃的AI开发者社区。

蔡崇信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朵云,让大家开发AI、使用AI变得更加容易和便宜,帮助各行各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把AI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认为,从那场一百多年以前电的革命来看,云计算和GPT的关系,就是电和电动机的关系。未来事实上,云计算的算力都是会被这些在智能时代的电动机,就是被模型消耗掉。

2015年,云栖大会提出了“计算,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主题。当时的背景,是以云计算为底层支撑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创新盛况空前。阿里云在当时,希望自己能让算力像水电煤一样便宜、好用。

今年,大会重回这一主题,则是希望在AI时代,让阿里云在算力、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上的开放能力,能够系统性地支持新技术浪潮中的开发者们,继续创造无法计算的价值。

原标题:《2023云栖大会,把舞台给了客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