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校园足球,问题在哪?

新华社
2023-11-04 08:41
运动家 >
字号

200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拉开序幕,由中国足协牵头负责。2014年底,校园足球转由教育部牵头负责。

教育部牵头的近9年来,校园足球在推动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增强孩子体质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要负责人涉腐、定位发生一定偏差等问题。社会上有关校园足球是否继续的问题一度甚嚣尘上。

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专家,他们既强调了校园足球持续推进的必要性,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资料图:在玉树州治多县,吉尕小学学生在学校的球场上。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校准定位

截至2022年底,教育部共遴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278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241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138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54个;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8310所;国家和地方累计培训足球教师、教练员、管理人员、特色学校校长等达40万人次,其中17000余人获得D级、C级足球教练员证书。

校园足球在提升学生群体对足球的兴趣,增强孩子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明显。但也有专家指出,近年来校园足球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即过于注重搭建独立体系,欲取代体育部门的部分职能,应当予以纠偏,对校园足球的功能和价值进行再认识。

开宗明义,校园足球首在教育,重在立德树人。

一名小学校长说,我们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我们的任务是教育,是通过足球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

问题和误区

——锦标主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锦标主义在一些开展足球的学校中依然存在,这与主管部门将其与政绩挂钩有关,“领导要成绩,组织要人才”的矛盾不时出现。

——功利性尚存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李培说,上大学是不少足球青少年的终极目标,他们通过拿等级证书实现该目标,但往往拿到证书就结束足球生涯。

李培

——体系不完善

一位基层体育老师反映,基层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亟待完善;踢球的孩子文化学习跟不上,读书的孩子没时间踢球,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刻不容缓;由于缺乏教练培养体系,虽然很多师范类体育院系学生毕业后参与校园足球推广,但并不具备足球教练员资质,其知识结构无法满足校园足球开展,加之职业球员到基层学校的较少,校园足球水平很难获得实质性提高;由于缺乏相对固定赛事,各级裁判员缺乏锻炼平台、普遍水平较低。

——“12岁退役现象”

校园足球开展至今,小学阶段成效比较显著,但进入初中后,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数量呈断崖式下跌,即“12岁退役现象”。

究其原因,进入初中后,学业压力增大,多数学生只能“挂靴”;很多地区初中阶段没有固定联赛,开展足球的学校少,训练水平低,各校之间发展不平衡,校园足球与职业青训足球在初中年龄段出现差距,想走职业的只能进入体育部门体系,但真正进入省市、俱乐部梯队的学生少之又少;中国校园的标准化足球场地目前普遍存在于小学和重点高中校园内,而初中很少,有的市区连一块11人制标准足球场都没有。

——校园足球不担负世界杯出线任务

“校园足球国家队”一度成立,由此也出现了校园足球担负世界杯出线任务的声音。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春满说,校园足球属于草根足球序列,开展的目的主要是普及,其次才是选拔有天赋的孩子进入精英序列。“校园足球不担负世界杯出线任务。”

李春满

——忽视规律

李春满说,校园足球教练员在训练中往往存在忽视规律、追求短期效应、拥有惯性思维、天赋依赖(靠一两个孩子打比赛追求成绩)、错过时机(成长阶段重点培养的东西没有教)、不求细节等问题。

他还认为,用成年人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足球教育也是一大问题,毕竟两者在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教育背景、思辨能力、处事能力等方面都有巨大差异。

    责任编辑:腾飞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