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金鸡电影论坛·文学论坛举办,尹力导演新书《梦》首发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2023-11-04 10:5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近日,2023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电影论坛·文学论坛在厦门举办。此次论坛主题为电影与文学的交融之旅,从世界电影发展的视野探讨电影与文学的交融互动关系,倡导电影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张宏、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尹力、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秘书长、演员张光北等到会发言。

论坛上发布了“电影人读书计划”第一期书目——中国电影出版社推荐30种图书。其中作为重磅推荐,尹力导演的新书《梦》当天全国首发,正式与公众见面。

尹力导演新书《梦》首发启动

张丕民在致辞时表示,电影和文学是人类文化的两大重要载体。“电影是视觉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体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多样。电影和文学的关系密切而深远,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源泉,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为电影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而电影也以独特的光影艺术形式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让更多的人通过影像的方式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回归文学,应该变成一个传统”

圆桌论坛的主题为“电影与文学的交融之旅”,由中国电影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虹子主持,与尹力、全勇先、汪海林、高群书、张光北等嘉宾一道,就文学与电影的互动,电影与文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建设电影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下,如何进行创作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论坛对谈环节,嘉宾共话电影与文学

在嘉宾对谈环节,尹力在发言时,感慨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在今天讲,有它的当代性和现实感。“回顾世界电影长廊,很多经典作品来自文学的改编,从《荷马史诗》到《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不一而足,包括谢晋导演拍摄的《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也都来自同名小说的改编。现而今,短视频盛行,怎么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把过去中国电影好的传统发扬光大。”

“中国电影有现实主义的特征,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直到八九十年代,关注现实、贴近中国、针砭时弊、为民代言是中国电影过去优秀的传统。多读书、读好书,回归文学,回归当代,关注现实,不仅是这一代电影人的职责和担当,还应该变成一个传统。”尹力说。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尹力

作家、编剧全勇先介绍说自己的第一部影视作品《母亲》,便是跟尹力导演合作的,开创当年中国苦情戏的先河。“从事影视创作、剧本创作这么多年,我受益最大的还是文学。我没有学过编剧专业,总认为影视文学的根基是要表达人内心中的诗意。我喜欢有文学基础的电影,之前的《日瓦戈医生》《末代皇帝》,还有中国当下的一些优秀电影,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过来的。”

导演高群书表示,实际上作为导演都很尊重作家。“我所有的作品都喜欢找有作家背景的人来做编剧,他们有非常丰富的人生体验,对这个时代有很深刻的认识,在人物塑造和讲故事方面也有他们的独到之处,这是特别可贵的。今天重提文学和电影的关系,其实是时代的悲哀。除了编剧和导演外,影视行业基本都不太看书了,尤其是年轻的演员。编剧写了这么好的剧本,他们不知道台词背后的含义是什么,领悟不到,不明白人生、生命,不明白时代,就是背词,所以就无法演绎好角色。”

张光北表示,自己出演过的《芙蓉镇》《三国演义》《亮剑》都是由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来。“今年是谢晋导演诞辰100周年,我想多说说《芙蓉镇》。当时我还是个中戏的学生,副导演来找我的时候,没有给剧本,而是给了一本原著小说让我去读。试戏之后到了剧组,还是没给我们发剧本。谢晋导演就是让我们观察、体验生活,姜文当时跟着文化馆的馆员,我是跟着镇上的书记,每天到生活中汲取营养,把自己看到的和小说情节融在一起,编成戏,演给谢晋导演看。这个阶段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剧本,但把小说都翻烂了。突然有一天,说马上要开机了,全组开大会,谢晋导演在现场把电影《芙蓉镇》的分镜故事讲了一遍,我们听着听着,才发现原来谢导的剧本我们其实之前都‘演’过了。通过这次经历,我明白了扎实的文学作品是拍好电影的基础。”

编剧汪海林表示,国际上主要的大电影节都会设立两个剧本奖:一个原创,一个改编。“最佳改编剧本很重要的方面在于突出文学的作用,基础就是从文学上来。”

《梦》书封

不仅是导演的生命轨迹,更是对时代的忠实记录

在尹力导演新作《梦》的首发式上,该书责编、中国电影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主任苗卉介绍说,该书从策划到成书,经历了两年半的时间。“我现在还能回忆起和尹力导演第一次谈图书构思的情形。在疫情期间,他仍笔耕不辍地写下一篇篇日记,于幽默的语言中展现人生智慧,谈往昔今朝时又极富洞见和情怀,那一刻我们就坚信导演的书定会是一部立得住、传得开、流得下的经典。《梦》的开端就出现了‘尽精微,致广大’六个字,在立意上见大境界,在细节上下真功夫,这也是创作者和出版人为广大读书人奉献的一份诚意。”

“《梦》在编排方式上是独具匠心的,最初搜集筛选材料时,文学、电影、绘画是散的片段,各个板块按创作年代进行表现,方案也讨论多次。在讨论过程中,导演奉献了极大的智慧,始终亲力亲为。最终《梦》突破了传统图书的架构,将二十四节气作为时序,对内容进行区隔,以庚子一个月的日记为主干线索,用独特的蒙太奇手法,意识流的方式将散在他从艺几十年的文字、电影、绘画、摄影串联起来,展现一个艺术家在壮阔波澜的时代变迁中所思、所想、所感、所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苗卉说。

《梦》内页

《梦》一书的整体设计孙文彬在发言时介绍说,这部宏大的著作,承载的不仅是尹力导演60多年的生命轨迹,更是对时代的忠实记录。“我们在设计上运用电影语言的多线叙事手法,站在社会观察者的角度,构造起意识流的结构和秩序,将造梦人的养分进行了立体的塑造。全书囊括2158张图片,86.8万余字,书籍厚度达到11.5厘米,重达6公斤。书籍外观装帧采用宽银幕尺寸,定格导演的眼部特写,雕刻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形象。翻阅书籍时,你一定会惊叹于导演的多才多艺与勤奋高产,他将电影、电视、戏剧、美术、摄影、文化、艺术教育融为一体,追求一种自我解放和自我精神,更是当代艺术的内在线索。”

《梦》整理设计师孙文彬

尹力在发言时回忆说,这本书的酝酿、萌芽就在疫情期间。“2020年1月23日,知道武汉封城,我关在家里闲的,记了一个月的日记。用一句话可以形容这本书的内容,‘庚子一个月,改开40年’。在这里我们要感恩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这一代人,用只言片语的碎片编织起我们从事的事业,我们热爱的工作,我们交往的朋友。点点滴滴,很多人在看书的过程中,一定会感同身受。它留下我们共同的记忆,共同的心路历程。”论坛最后,一众嘉宾上台,共同点亮了代表《梦》正式发布的灯球。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