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应对个人隐私危机?

2023-11-06 14: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先进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想要在网络上“隐身”正在变成一件困难的事。

我们可能都经历过被注视、被跟踪、甚至被过度曝光的互联网体验。在今天这个透明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是时候让我们重新思考何去何从了。

在「未读·思想家」出品的《无隐私时代》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美] 阿奇科·布希|著

郑澜|译

未读·思想家|出品

一个人活得好坏,

在于被别人看见做了什么

如今,曝光度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通用的货币,社交媒体的盛行以及监控手段无处不在的经济社会,共同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克里斯托弗·拉什(Christopher Lasch)在其1979年出版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自恋主义文化》(TheCulture of Narcissism)中写道:“当今社会的成功必须通过公示获得认可。”

40年后的今天,人类对透明化的盲目崇拜以及无所不能的新式科技,完全应验了拉什当年的预言。活着就是为了与人分享生活的回馈,一个人活得好坏,不在于他真正做了什么,而在于被别人看见做了什么——这些早就成了人类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观念。

首先受到透明化风潮冲击的就是家,这个曾被认为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私密场所。

托儿所里,接入互联网的婴儿监控设备配有高分辨率摄像头、内置麦克风和肢体动作传感器。尽管这些设备能使人对婴儿安全密切关注的需求得以实现,却也重塑了父母、婴儿与看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连接Wi-Fi的芭比娃娃、内置蓝牙装置的小猫玩偶以及带有录音功能的泰迪熊,这些“联网玩具”虽然是互联网时代下与时俱进的产物,却也使孩子们的个人信息——住址、生日及照片等,随时面临被窃取的风险。

厨房里的智能冰箱可以收集主人的购物习惯信息——这方面倒还好,但各种牌子的智能电视都在秘密追踪观众的收视数据,再转卖给广告商以使其得以向目标受众精准投放广告。

真空清洁机器人可以记录房间摆设,亚马逊公司的个人家居助手“Alexa”提供的录音与行为记录甚至可以在法庭上作为呈堂证供。

无论是发邮件、用谷歌、探讨某件事,还是搜索心仪的裙子、书、烤盘或草坪修剪机,只要联上网,我们就会被无形地追踪,等待我们的,会是永无止境的弹出窗口以及网页边栏里的广告。

走出家门,我们的定位信息依然逃不过电信公司的监控。

经过收费站、刷信用卡、租车或者乘飞机,都会让大数据收集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多。哪怕我们什么也不做,行车记录仪、后院摄像头,还有在银行、商场、加油站、交通枢纽、便利店以及街头巷尾的各式各样的微型摄像头与闭路监控电视也会默默地盯着我们。

无人机越做越小,装载在上面的摄像头也越发精密,从播报新闻与路况到远程监控私人及商用财产安全,它们的用途无所不包。明星经常出没的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采用了一种面部识别软件来对付那些声名在外的狂热粉丝,并装备了新式雷达,用一些广告牌追踪附近司机的手机信号,从而使电信公司与广告商得以变本加厉地密切监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

2016年,巴尔的摩市政府为了打击犯罪,不惜动用航空监控摄像头来监视方圆30英里内的街道活动,然而却没有一个人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已经被摄像头记录了下来。还有一种更加贴身的智慧设备——“Snapchat Spectacles”(眼镜),用户只需轻轻按一下镜框,即可为当下所见的任何影像拍摄10秒短视频。

越来越便利的数据生活

or越来越透明的个人隐私

队伍日益壮大的电子消费品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与效率,却也侵蚀着传统意义上的隐私。

采用触摸屏设计的“FrontRow”项链式便携摄像头,可实现录像、直播和拍摄延时视频等多项功能。“Facebook Live”与“Periscope”等直播服务允许用户向全球观众实时直播日常生活,将我们对窥探他人隐私的狂热进一步推向高潮。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扩张,家用电器、珠宝饰品和各类电子辅助装置对我们的数据监控只会有增无减。无论自愿与否,每个人都将被卷入隐私透明化的时代洪流之中,越陷越深:

一方面,我们自愿佩戴Fitbits公司开发的智能手环,上传自己的实时方位信息,使开发商一览无余;另一方面,亚马逊公司已成功申请手环专利,将手环用于实时监控员工行动、去向和工作效率。

我们内心的渴望、想法的转变、生活习惯和对各类新知的好奇既见证着我们生活中每分每秒发生的事情,又出卖了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东西。

2018年,当媒体曝出Facebook(脸书)将87000份用户数据开放给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用以分析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选民偏好时,标榜“互联互通”的社交媒体无疑不再是一个令人愉快放松的场所,它展露出了危险的一面,更使人不禁担忧“监控国家”(surveillance state)是否真的正在逐渐建立。

在隐私日益透明化的今天,一个新词应运而生:公共形象(optics)。这个词与光学没什么关系,它更多地影射了一个现象,即事件与问题的本质不及它给人带来的视觉印象重要。

科技革命在改变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向外界展现自我的方式。相应出现的新词“身份策划”(curatingidentity)指的就是自我宣传、打造个人品牌,以及在社交媒体上创建、培植各类形象,以便一个人从消费、社交、政治与专业等各个角度展示自我。

早在几十年前,“个人数据挖掘”(personal data mining)甚至还算不上一个有意义的词组,但在今天,它已成了“后隐私时代”的一个行业代名词。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历来致力于保护消费者隐私,持续对抗电信公司兜售通话记录等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早年甚至还禁止过影碟租赁店出卖个人租碟信息记录。然而,近年来,FCC的监管力度持续下降,到了2017年,禁止服务供应商出卖消费者数据的相关监管措施已有所放缓,开始允许这些商家通过用户的网络浏览记录和网购历史数据牟利。

如果我们不想默许这种行为,不如索性用胶带封住智能手机和网络摄像头。

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美国前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都曾公开承认自己使用过这种老掉牙的安全手段。在这一点上,英雄所见略同,因为我也这么做了。每天早晨打开笔记本电脑时,我都会看到这件小小的DIY作品——一块胡乱贴着的胶带。

电影《斯诺登》剧照

被贴住的地方像是代表着数字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尴尬关系的愚蠢标志,它试图让自己变得令人难以觉察,实际却显眼得可笑。

如何面对永远存在的“镜头”?

随着时代的变迁,曝光已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近期开展教学工作时的一个下午,我被校方派去接待一个前来拍摄校园生活纪录片的摄制组。我当即断定,如果这两位扛着摄影机的摄影师出现在教室,学生们肯定会变得扭捏。毕竟,摄影机会让学生们非常在意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课堂讨论也会因此变得生硬而尴尬,有的学生甚至可能因为害羞而不敢像往常那样积极地参与讨论。

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学生们突然变得更加活跃,不仅坐得比以往更直,发言时斟字酌句,甚至在援引时更加谨慎,更加在意出处的正确性。在摄影机前,他们的活跃度大大提升,让整场课堂讨论都焕发了生机。

不过,造成这种现象的并不是站在摄影机前的行为,而是在摄影机前与他人进行互动、对话的体验。事后回想起来,我觉得这也不足为奇。毕竟,这些孩子打一生下来就频频暴露于镜头前。

无论是他们学会迈出第一步、吐出第一个字还是自己第一次乘校车,都有人从旁记录下这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当然,在他们的心目中,镜头已不仅是一个让人身心愉悦的存在,还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但镜头难免让人分心。当一个人通过在公众面前展示形象建立自我身份时,必然会导致某些东西的丧失、某些自我身份的核心成分被稀释,以及某种权威感或隐秘感就此瓦解。人们似乎习惯将“不被看见”与“藏起来”画上等号,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现在不但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我们重新评估低调生活能带来哪些益处的良好时机。在当今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我们还可以试图寻找一些避免持续曝光的方法,并重新审视“不被看见”“不被发现”或“被人忽略”等状态的价值所在。有没有可能“不被看见”并非简单地等同于“逃避现实”,而其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有力量的条件呢?

主动选择“不被看见”或许标志着一种从容不迫,昭示着源于内心的安全感。避免成为焦点的渴望,并非充满自负意味的自我孤立,也不是毫无意义的随波逐流,而是为了能维持自我身份、保护自我所有物、坚持自主并且维护话语权所做出的努力。

它不是要我们逃避数字世界,而是希望我们在持续曝光的生活方式之外寻找某种真实的替代方式。它不是不假思索的抹杀,而是具有思想深度的觉察。

这种“大隐隐于世”的生活方式,既不可耻,也不会让我们无功而返,这是一种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必要之举。人类的努力可以是内在的、私人的、独立的。这种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态度不仅不会使我们感到痛苦,反而会让我们受益。

-本期话题-

你如何应对个人隐私危机的?

留言区分享~

编辑|泰若克塔

封面|《斯诺登》

原标题:《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应对个人隐私危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