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剧出镜率最高的中国菜,贵州山东四川都要争,竟因为他

2023-11-06 15: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底图来源/图虫创意

爱看美剧的朋友,可能对剧中人捧着中餐外卖盒子习以为常,那么,你知道出镜率最高的是哪一道中国菜吗?

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Kung Pao chicken 宫保鸡丁。

图源/《老友记》

《老友记》中,Chandler的妈妈曾在电视采访中说她喜欢吃Kung Pao chicken;

《生活大爆炸》中,四个宅男是十分狂热的中餐爱好者,Sheldon有一次甚至因为Lenard擅自更换了一家卖Kung Pao chicken的餐厅而离家出走;

图源/《生活大爆炸》

《人人都爱雷蒙德》中,Raymond回家时看见哥哥在吃中餐,熟悉的味道让他脱口而出"Kung Pao?"

……

大概在许多美国人的心里,他们对中国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宫保鸡丁。

图源/神笔Pro

而在中国人眼里,宫保鸡丁并没有唯一口味,百年来争论不休,到如今大致划为3个派别:

贵州派、川渝派、山东派。

早年间,贵州有一道家家都会的菜,叫“油煤(炸)煳辣子鸡丁”,大概就是宫保鸡丁的前身,随着时间推移,这道菜在做法上有了一些转变,会加入醋和糍粑辣椒,爆炒出来的鸡丁辣中带有酸甜;

川渝地区一向是不麻不辣不过瘾,川味的宫保鸡丁基本都做得棕红油亮、麻辣味浓,略带回甜;

图源/图虫创意

在山东,宫保鸡丁是没有辣椒的,主要的味道是咸鲜的酱香味儿,是因为加入了山东独有的黄酱,然后加入笋丁、马蹄丁大火爆炒,再配上山东大葱,由此出来的鸡丁酱香味浓、咸中带甜,后来北京宫廷版的鸡丁与此一脉相承。

可能有人会好奇,全国这么多地方,为什么偏偏是贵州、四川、山东对宫保鸡丁的产地渴望冠名?

其中缘由,与晚清时期一位重臣——丁宝桢有关。

丁宝桢,祖籍江西临川,早年间祖父来到贵州经商,便在大定府平远州(今贵州省织金县)定居了下来。

丁宝桢存世唯一一张照片图源/网络

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点为翰林,自此步入仕途。

1863年,43岁的丁宝桢由长沙调往山东,任按察使,1867年晋升为山东巡抚;

1876年10月,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任职10年,直至逝世。

丁宝桢所到之处,皆为宫保鸡丁“祖籍”争议地,只因这道菜实实在在与他关系颇大。

图源/《丁宝桢》剧照

如今,在许多讨论中,关于宫保鸡丁的发明,有两个流传较为广泛的版本:

其一,此菜为丁宝桢家中厨师偶然发明。据传,尚在贵州的丁宝桢有一天和几位好友回到家中时已经很饿了,家中厨师情急之下,厨房有什么便做什么,于是一把鸡丁、一把辣子、一把花生米接连下锅爆炒,谁料大家吃了之后赞不绝口,于是丁宝桢便让厨师记下做法,作为丁家食谱之一;

其二,在外省任职的丁宝桢有一次回贵州省亲,宴席上有一道辣子炒鸡丁,他吃了之后十分喜爱,便询问菜的名字,机灵的好友便借此说,这道菜是专门为丁宝桢而做,可称之为“宫保鸡丁”(当时丁宝桢为“东宫少保”),此后,“宫保鸡丁”的名字便流传开来。

图源/《丁宝桢》剧照

众说纷纭,最后我们在当下CCTV8正热播的《丁宝桢》电视剧中,找到了答案——宫保鸡丁乃丁宝桢所创。

那时,丁宝桢正任职山东巡抚,其子丁体常带着妻女回家拜见父母,丁宝桢给孙女起名“岱生”,一家人沉浸在添丁的喜悦之中。

爱好下厨,时常将做菜比作做官的丁宝桢准备为家人做几道好菜,其中便有在贵州时就爱吃的爆炒鸡丁。

图源/《丁宝桢》剧照

丁宝桢与儿子在厨房一边聊天一边炒菜,不小心碰翻了灶台边的黄酱罐子,他也不恼,反而突发奇想,从旁边柜上的黄酱罐中挖了一勺,加入爆炒的鸡丁中,一时酱香扑鼻,丁宝桢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夹起一块鸡丁送到儿子嘴边,儿子品尝后大赞,丁宝桢便将这道鸡丁端至餐桌,兴高采烈地让家人都品尝品尝。

这一家子都知道丁宝桢爱鸡丁,这道鸡丁也炒了许多许多遍,一开始都不以为意,尝过后才发觉与之前的味道不相同,鸡丁外焦里嫩,和着山东黄酱独有香味,咸鲜爽滑,众人皆赞。当时,这道菜被丁宝桢称之为“酱爆鸡丁”。

图源/《丁宝桢》剧照

时光流转,丁宝桢调任四川。儿子丁体常正为赈灾运送粮食,被当时的土匪盯上绑上了山,想以此引诱丁宝桢。

原来,早先丁宝桢斩杀了土匪头子的弟弟,此举是为报仇。

丁宝桢得到消息后,便制定剿匪计划,深夜围攻,顺利救出了儿子和粮食。

回到成都后,丁宝桢一如既往地下厨给家人做饭,还是那道酱爆鸡丁。不过来到四川,这道菜也变了风味,加入了辣椒和花生,热油爆炒,活色生香。

图源/电视剧《丁宝桢》

品尝过后,儿子大赞,称是这么多年吃过最好吃,最合平远州人的口味。丁体常说,爹爹既为东宫少保,不如这道菜就叫做“宫保鸡丁”。

图源/电视剧《丁宝桢》

这道一百多年前的家常菜,随着丁宝桢在多地传播开来,如何做各个地区都有自己偏好。但不论是四川“荔枝味”宫保鸡丁,还是山东“酱爆”的宫保鸡丁,亦或是海外改良版宫保鸡丁,我们都能看到其背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以及美食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

也因此,宫保鸡丁才能流传甚远,乃至征服海外。

那么,最后我们就来看看地道的丁宝桢“宫保鸡丁”是如何做的:

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 宫保鸡丁,这道贵州佳肴有这样的故事 ~

[2] 历史上的丁宝桢,宫保鸡丁原来是他的“菜”

[3] 贵州名人丁宝桢与他的“宫保鸡丁”

[4] 宫保鸡丁因这个贵州人命名!实锤了,追剧真的会饿……

[5] "宫保鸡丁"到底是川菜? 鲁菜? 还是黔菜?

[6] 川菜“出海记”:麻婆豆腐和宫保鸡丁如何征服世界的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