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传学者张志安:优秀的调研要关注当下中国的真问题

2023-11-08 12: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3·调研中国」业已落下帷幕。在今年的十强路演赛上,我们触摸到了当下中国青年关注的时代脉搏,充分感受到了这群大学生的昂扬风貌。

不仅如此,在场十位明星导师的发言观点独到、亮点纷呈,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他们用自己的扎实学识和丰富经验,为调研团队指点迷津,有力地支持着青年群体丈量社会的行动。

即日起,新新报将陆续推出「2023·调研中国评委访谈」系列报道。我们相信,记录下他们的真知灼见,能够影响更多的有为青年。

首位接受我们采访的是张志安教授。他指出,“要在多重触达中,接近对真相的完整理解。”

文字|许晓彤 王星月

内容编辑|许跃

新媒体编辑|许跃

指导老师|陈显玲

人物介绍

张志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委会理事长,曾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

代表著作:《报道如何深入》《记者如何专业》《政务传播实务》《互联网与国家治理蓝皮书》 等。

做调研

要做记录、有推动、可传播

新新报记者:您不是第一次担任“调研中国”的评审了。在您看来,今年的活动相较于往届有什么变化吗?

张志安 :我觉得是话题吧。有两点:一个是有的话题有持续性。也就是说,对于某个话题,有的团队跟踪了一年两年,而不只是在当下。

另外一个是话题跟他们个人的生命体验有关系,跟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系,这个非常好。像赖特·米尔斯所说,社会学的想象力非常重要,它是个人的困扰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联。所以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了让自己触动的,跟自己亲身经历有关的或者回到自己家乡的项目。这非常好。因为这样的话你更容易代入、有共情。

新新报记者:“调研中国”这个活动吸引您的点是什么?您认为这类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张志安 :这个活动我一直有关注。(它)好多年了。我在大学教新闻传播,从中大到复旦,这个项目一直在持续,我也很鼓励学生去参与。但我们的学生过去参与的好像不是特别多。他们参加更多的好像学校自己资助的社会调研。

我觉得这个项目非常好,它把社会调研和传播结合在一起。你走向中华大地,围绕一个具体问题,你去看、你去搜集资料,然后你用社会科学方法或者其他的(方法来研究),观察也好、调研也好、口述也好,都可以。

现在这个项目更有亮点的地方在于,它开始强调传播了。过去你做的更多是大学校园里的展示,然后好的作品会由南风窗通过一些自己的媒体渠道加以推荐。而现在不同了,现在调研本身就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比如说视觉的方式,公众号、短视频、图片等各种方式,等于说也让你这个问题有更强的社会连接属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演讲)分享的就是“公共传播中的公共连接意识”,你一边在做学术向的调研,一边你希望你所做的这个问题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注,反响,包括你所给出的方法论是不是能够得到转化。

所以你看现在越来越多的小组注重把自己的调研报告变成决策内参,(投递)给相关的部门。尽管这个接触转化还是相对有限,但是我觉得已经是个很好的方向了。不仅是记录,也希望施加影响;不仅是调研,也希望能够有所推动;不仅是这个调研本身,也需要有所传播。我觉得这些都是一种变化的趋势。

2023调研中国十强路演赛现场,张志安点评|图源南风窗

新新报记者:以评审的角度,您认为一份优秀的调研成果应当具备哪些特质?或者说您比较重视哪些评价维度?

张志安 :通常的标准是三个。第一个是问题的重要性。重要并不是说只是关乎大多数人,而是这个问题带有紧迫性,它确实是个“真的问题”,这个问题它的背后确实跟社会的治理、跟复杂的现实、跟机制上的缺陷或者公共资源的调配有关系。如果更多是那些展现少部分个体、特殊个体的个人的这种遭遇,那它问题的公共价值就没有那么大。

第二个是数据的扎实,即你投入多少精力、拿到多少数据,你对社会调研的这种工作“量”有多大。那显然花了很多功夫、花了很多精力去取得数据的,他下的功夫比较深,我们要给予鼓励。

第三个就是看最后呈现出来的文本,调研的报告文本和对策建议。上午我在点评的时候说,我们同学相对来讲比较弱的就是会比较容易简单地批判、理想地建议。

(这种)大话式的建议,它不容易具体化、精准化。这主要还是跟调研当中对各种复杂变量的考虑、对案例的特殊和普遍性考虑不足有关,还与对复杂社会现实背后的社会治理的障碍、地方治理的政治文化、投入到经由个案能够提出的建设性的建议、提出方案的智库经验和建设经验不足有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比较鼓励那些,能够提出一点建议或有可操作性的调研成果。我觉得(这种)就比较好了。

新新报记者:评委有提到说,有一些调研成果比较偏向于抒情方面的展示,那您觉得一个调研成果在情感方面的占比多少才合适?

张志安 :整体来讲,调研它应该是以理性为主,但是今天这个调研是否需要感性?感性和理性从来不是矛盾。这个感性通常体现在什么呢?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进入到调研现场的时候,特别是民族志之类的调研,你是否能跟他人共情。你要是不能共情,用他的文化、用他的生活、用他的视角真实地去进入到他的生活里去感受他,你往往就不会有热情,你也很难真的投身进去。所以在调研过程当中本身是有情感投入的。

第二点,理性的报告是否需要一些感性的表述呢?其实也是需要的。一个好的社会调研报告,它让人读来有一定的故事性。尽管它是以数据为主的,皆是变量的关系,但是你也需要有一些感性的故事去增加文本的可读性。特别是这样的调研报告最后会拿来展示,它可能会投书于媒体或者是微信公众号让大家去了解,所以当你由个案引入、或者你揭示背后规律的过程当中有感性的个案,其实是有利于你这个报告的传播。

所以情感的注入既是帮助你在现场当中能够跟别人共情、更好地获取数据,也包含你的报告在后来的公共传播表达的时候,会更有流量或关注度。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在于,像今天这样的现场展示,大家是在一个仪式性场景当中的,那么这种你把理性的观点转化为有部分的感性的表达,在现场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关于视障人群的改善这组,我自己给它打了还不错的分,但不是最高分,但是你看它最后(总分)是最高分,说明其他的评审或者大部分评审是比较容易被这个情感所打动的。所以显然在一个调研报告的现场展示过程当中,这种感性的表达、感性和理性糅杂的表达还是会更容易加分。

从个体到世界,

深度触达后的“他者”化

新新报记者:您觉得青年学生做的调研和业界以及学界的专业人士相比有什么区别?

张志安 :跟媒体相比呢,这种客观性、成熟度还是不够;跟这个学者所作的调研而言,它的专业性、学术的严谨的逻辑,科学性还是欠缺的。

但我觉得都不重要。我们不必去跟记者比,也不必要跟学者比,我们从两边借鉴就行,借鉴记者讲故事的能力,借鉴学者的专业和严谨,能够做到自己在本科阶段或硕士阶段最好的状态就已经不错了。因为大家毕竟还是学习者,我们做评审也不会那么高的要求,只会在这个里面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新新报记者:您觉得学生是一个学习者、模仿者的角色吗?学生会带来一些新视角、新观点吗?

张志安 :从现在看来,当然还是以模仿为主,但是我们希望在模仿当中创新。从社会调研的角度,他们有自己创新的地方。因为青春首先就是更有创新、不拘一格。大家在(调研)里面的这个形式,比方说展现形式的表达,他们会有自己的设计,这是学者做不到的,这就属于你们这个阶段的创新。

我刚才讲的创新可能是指从社会调研的角度要进行创新,这非常难。刚才有导师讲“太阳底下无新事”,对吧?所以我觉得大家能够从展现形式本身有创新,或者从这个调研基础上的写作,或者有些项目它是不仅在调研,也在支教、也在行动、也在实践,学生能把这些不同的功能融合在一起,就已经是属于学生这样一个阶段的创新。

新新报记者:您在演讲中提到了“公共连接”,作为“社会热点”赛道的导师,您更期待学生去怎样发现、挖掘一些选题?

张志安 :我们希望这个“热点”不仅是一个现象,(还希望)它的背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比方说我们那组最后推的优秀调研团队(“化群为孤”:单身生育女性的生育实践与困境)其实还是蛮好的,(因为)它触及到的不仅是一个社会的热点话题,还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单身女性的生育友好程度,她们分不同的类型,她们的生育困境到底是怎样的?这个就是跟中国当下结构性的重要问题之间是有关联的。

另外一个呢,就是刚才讲到的——你对问题的研究有没有触达一定的深度。

张志安与现场学生交流

新新报记者:我们这次的主题是“连接真实的世界”,您觉得学生从大学的象牙塔走向真实的世界,他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或者特质呢?

张志安 :首先就是能够跟社会共情,找到自己的困惑,但不是从自己出发,而是从个体角度去思考个体背后的群体、从自己的这个群体出发去考虑社会。你要跳出自我——有东西让自己困扰,要想是有多少人会跟自己一样困扰;(如果)跟自己一样困扰,会跟自己是一样的原因吗?

比方说,我的困扰可能是因为我家庭经济条件差,但可能另外一个人觉得我的困扰是我从乡村来到城市。同样是就业的压力,大家困扰的来源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家庭已经解决了他的生存问题,工作是为了有更强的自我实现价值。有些人是因为自己还要担负着家庭未来的反哺,需要赚钱养家。

所以,要有这种经由个体到群体、再到社会连接的意识。个人保持非常强的共情和同理心,但一定要跳出个人,有这种“他者”的意识,能够去客观化自己、客观化自己背后的群体去找原因。

这个研究其实非常重要,有几步:第一步是观察,首先是对各种现象的观察当中是否有敏锐性;第二步是调研,调研就是解决一定的专业和科学性的问题;然后,进一步地在观察和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地思考、对话、阅读,特别是系统的阅读;在系统阅读的基础上跟老师、跟行业的专业的行动者、研究者或者是学者来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不断地收获这个社会的真相。

真相是什么?真相是事实背后隐藏的事实,是事实背后多重事实的意义脉络,让你知道如何去理解它。对于媒体来说,有时候真相也在不断地反转的,所以更重要的是有意义脉络的多重事实。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观察、体验、思考、研究、调研、反思、对话,在这种多重的触达当中,不断地去接近对世界真相的完整理解。

当然最后回过头来,还是社会科学所讲的“既看到林中之树,又看到树外之林”。既看到结构对个体的制约,又看到不同的个体对结构的一种反制;既看到中国,也看到世界,(这)是中国和世界连接当中的情节;既看到最微观的一个中华大地的现场,又非常清楚这个微观现场在整个中国舞台当中处于一个怎么样的位置,有这样的一种完整的对真实的理解。

这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方法训练,还要有足够长的时间的跟踪和研究,还需要一个人的价值观的自我修炼,还需要时间的磨练,到最后还有人生的这种通达。我们对个体、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永不休止的过程。

新新报记者:就您个人的调研经历来说,您有什么坚持的原则或者行事准则吗?

张志安 :十多年前我写博士论文做的调研,十多年之后重新来看,我觉得做得非常的理想化。所以我感觉年轻时候的投入总是会更燥热一些、更理想化一点、更加天真一些。

但是这恰恰就是那个年代应有的。等到我这个年龄重新看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太过理想化了——现实比自己想象的更复杂,现实的发展不会像自己预期的那么乐观。但是想想,如果当时没有这么强的热爱和激情,怎么可能坚持下来把这个调研完成呢?

所以我觉得,把这种成熟的反思交给时间吧,不必太苛求自己。在当下去做调研的时候就让自己受到热情的驱动,让自己受到热爱的感召,让自己受到理想化的驱使,大胆的去做就好了,去观察、去走走,向大地去观察,去拿到材料,去把它写出来,这就非常值得鼓励。

融媒体中心主任|许跃

原标题:《新传学者张志安:优秀的调研要关注当下中国的真问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