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产数据库攻城拔寨首次全量承载券商核心交易

2023-11-08 07: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11月2日的东吴证券科技赋能主题日活动上,东吴证券携手腾讯云等合作伙伴正式发布行业首个全面自主创新核心交易系统。当前,金融行业正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科技转型进入深水区,原本以国外商用数据库为主的局面逐渐改变。自主创新深化推进促进厂商技术服务升级,国产数据库得以加速发展,首次实现全量承载券商核心交易。

首次全量承载券商核心交易

东吴证券正式发布行业首个全面自主创新核心交易系统,全面采用国产软硬件技术栈,率先实现全国产技术支撑核心交易系统全栈上线、全业务覆盖和全客户迁移。其中,关键的核心系统数据库由腾讯云自研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TDSQL提供支撑。

数据显示,基于腾讯云数据库与系统开发商顶点软件的协同优化,东吴证券新系统整体并发处理能力相较之前提升10倍,单节点业务并发量提升到至少每秒10万笔,交易平均延迟也从原有10毫秒提升至1毫秒以内,并能够支持千万级交易委托。系统上线后,数据库负载在高峰期保持在 10%以下,能够有效满足东吴证券未来三到五年的业务增长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顶点软件核心系统应用代码在腾讯云TDSQL上体现了良好的兼容性,减少了适配改造的复杂度,为架构设计、业务功能和性能的验证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其中,在上场、委托等核心系统重点场景中,在千万级用户量的设定下,腾讯云TDSQL也均在分钟级别完成场景验证。

腾讯金融云副总经理贾飞介绍,腾讯前期与顶点软件在分布式架构、自研关键技术、性能、关键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基于腾讯云TDSQL的替代,最终实现了全栈自主创新。“顶点和我们做了比较充分的适配工作,尤其是针对数据量较大的交易节点,双方在技术上做了深度的适配改造。”

据悉,2021年东吴证券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成功试点应用腾讯云TDSQL,平稳承载了超过16万客户实盘交易,日均交易量接近亿元,最高委托笔数近10万笔,实现了国产数据库在券商行业核心系统中的首次落地。今年2月,在前期合作成果上,腾讯云与东吴证券还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金融科技新基建、数字新连接、全真互联财富管理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此次发布的全自主创新核心交易系统是在前期试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全系统TDSQL替换,最终实现核心交易系统生产自主创新的全面突破和技术变革,标志着行业首个证券核心交易系统自主创新建设落地并正式全面上线。

金融自主创新进程持续加速

“2015年证券业经历了一波非常大的交易流逝,系统压力及客户交易速度都受到非常大的挑战,而原有的集中式部署系统架构只能去做性能垂直的扩展,我们的出发点非常朴素,希望能对传统营业部客户及机构客户进行分层放到不同的交易节点。东吴证券自2015年起进行新一代交易系统的开发,最终实现了千万级的客户容量,交易穿透延时低于上一代的交易系统的10倍以上。”东吴证券信息技术总部副总经理庄颉如此回忆国产化改造的“初心”。

性能提升是一层重要考虑,同时监管顶层设计多次强调金融机构国产化加速也不容忽视。

早在2020年,国家宣布首批国产化试点金融机构,要求主要国有大行、头部券商和交易所等的国产基础软硬件采购额占其IT外采的5%-8%。今年6月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鼓励有条件的券商在2023-2025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上述三年平均净利润的10%或平均营业收入的7%,并保持稳定资金投入。

从以性能提升为出发点到全面拥抱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实际上东吴证券与腾讯云的深度合作由来已久,亦是如今券商乃至金融全行业科技转型进入深水区的一个缩影。

统计显示,2022年全年由于外部不可控原因,券商整体信息技术投入增速放缓,不过投入仍普遍增加,其中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头部上市券商项目技术投入均超10亿元。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券商持续增加的信息技术投入反而意味着降本增效。

作为首个国产数据库全量承载券商全量核心交易的应用案例,东吴证券新核心交易系统于行业而言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其逐步用分布式业务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真正搭建起从集中式走向分布式的架构,改变、创新了当前证券业以集中式数据库为主的现状。庄颉称,“现在行业里凝聚的共识是,一是要做分布式,二是尽量用内存替代一部分实时交易。我们的这一套解决方案应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券商会去接受,我们起到了探索的作用。”

数据库国产化质的飞跃

基于国家战略和市场双重需求,数据库成为国产替换最热环节。据IDC预测,2025年我国数据库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实现4年近两倍增长。

近年来随着Oracle的更新周期无法满足中国互联网的迭代需求,而云数据库火热,中美云厂商均在替代部分份额;同时,高并发访问需求推动了分布式数据库替代中心化数据库的市场空间。以金融领域为例,数据系统管理弹性需求提升、数据系统访问查询需求提升,对数据的存储、处理、挖掘都有更强的需求。同时,在国家对于信息技术自主可控的要求下,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核心软件,必须实现自主可控。

早在2018年,腾讯经“930变革”成立CSIG,以腾讯云为核心将过去二十多年互联网发展中积累的技术对外输出。而其在2023半年报中透露出一个信号:金融云在腾讯云内部体量居前,金融行业成为增长的关键助推因素——实际上这一成绩离不开TDSQL的加持。

作为腾讯云自研的企业级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TDSQL涵盖金融级分布式、云原生、分析型等多引擎融合的完整数据库产品体系。经历了腾讯内部的十多年打磨,TDSQL已完成了国产化全栈适配,包括国产芯片、国产服务器、国产操作系统、国产中间件等基础软件的适配,同时与上游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展了全行业解决方案的认证授牌,截止目前完成百款解决方案在腾讯云联创实验室的方案认证。同时其在性能和稳定性上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今年3月国际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披露,TDSQL以每分钟处理8.14亿笔交易的成绩打破世界记录,实现了我国在数据库这一基础软件领域的重要突破。

基于在数据库国产化方面的深厚积累,腾讯云数据库TDSQL已实现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产业金融等行业超30家金融机构核心系统数据库的替换,位居行业第一——头部前十的券商已全部选择腾讯云服务,同时已服务近半国内TOP 20银行,TOP10银行中服务比例高达60%。

整体而言,未来腾讯云数据库在金融行业的推进包含两大策略,一是和顶点、金证、恒生、金仕达等生态合作伙伴做深度融合,让数据库和业务系统事先匹配,实现客户侧自主创新升级;二是对自身的分布式、云端核心存算分离等技术持续快速迭代和演进。

原标题:《国产数据库攻城拔寨首次全量承载券商核心交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