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洗肺洗出24桶“牛奶”,这种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023-11-09 11: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胡洋

▼本文作者▼

近日,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医生从张女士的肺里洗出24桶共计24000毫升的“牛奶”。这个“牛奶”并不是我们喝的牛奶,而是长得像牛奶一样的乳白色液体。

原来,40出头的张女士,这几年时常咳嗽、憋气 ,尤其在活动后更是感觉气不够用 。经气管镜及其他一系列检查,张女士最终确诊为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肺泡蛋白沉积症。

什么是肺泡蛋白沉积症?

人体内大大小小的肺泡是用来进行气体交换的,携带氧气的空气通过气管、支气管进入肺泡,氧气通过肺泡壁到达肺间质进入血,此时静脉血转变为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可供给全身脏器使用。

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则通过从血液经肺间质进入肺泡,呼出体外。如果肺泡表面被磷脂和各种表面活性蛋白的混合物覆盖,肺泡膜表面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病人就表现出缺氧症状。

肺泡蛋白沉积症属于临床罕见病,发病率为每年0.2例/100万,目前病因不明。通常肺脏有大量的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就像肺泡中的清道夫,不管是细菌,病毒,还是肺泡中的粘液,蛋白,统统清理,保持肺泡干净整洁。

正常肺脏会分泌磷脂蛋白,巨噬细胞会吞噬这些磷脂蛋白。目前研究认为,由于职业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病或者自身产生了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抗体等原因,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增多,且巨噬细胞减少并失去正常的功能,导致磷脂及蛋白质混合物无法清除,就会堆积在肺泡腔内。

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进展非常缓慢,很容易误诊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泡癌、粟粒型肺结核等。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有的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约五分之一的患者以继发性的肺部感染为首发症状。

发展到严重阶段,可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继发感染时,痰会增多增浓,甚至产生黄浓痰,这时候气喘症状加重伴发热,乏力,食欲差,有时候吸氧都不一定能缓解气喘。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发展,病人呼吸困难可能会一年比一年重,可出现紫绀、甚至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治疗

01

对症治疗

有咳嗽咳痰症状时,给予止咳,化痰,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继发感染时抗感染治疗。

02

特效药

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特效药为粒细胞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这种细胞因子在正常人体内也存在,主要作用是促进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成熟,但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这种细胞因子功能不足以维持肺泡中巨噬细胞的功能,所以需要体外注射补充,也可以雾化吸入,但这个治疗方法只对部分病人有效。

03

洗肺

药物无效且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肺泡灌洗,将肺泡中多余的磷脂及蛋白质类物质清洗出来,这个手术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每次向肺中灌入37度生理盐水300-400ml,然后抽吸出来,循环多次,初始吸出来的水呈牛奶状,随着清洗液体增多,颜色逐渐变清。

有人说肺泡蛋白沉积症相当于绝症是真的吗?

肺泡腔内蛋白样物质异常沉积易于细菌繁殖,使得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易于发生各种肺部感染、继发感染是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因素。

但肺泡蛋白沉积症不属于绝症,部分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可以自行缓解,但大部分患者除了药物外,最终仍需要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多数患者只需一次支气管肺泡灌洗便可获得长期的缓解,少部分患者需要多次支气管肺泡灌洗,一般年龄越轻,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反应越好。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胡洋

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中国康复学会呼吸病分会科普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抗疫科普战之队专家组成员,头条防疫专家团专家,字节跳动专家顾问团成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