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血糖竟然与脾虚有关?!

2023-11-09 20: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徐家汇社区中心 徐汇健康

糖尿病,在中医经典中的记载为脾瘅、消渴等病名。高血糖常见症状为“三多一少:口渴、易饥、多尿、消瘦,与古籍中的描述也很一致。因此,高血糖与脾关系密切。

糖分的过量摄入是导致高血糖的关键因素。而含糖量高的食物,属于中医五味中之“甘”味。“甘入脾”,指甘味的食物能入脾经,走脾脏。本来,“脾属土”,摄入适量的甘味食物对脾土是很好的滋养。然而,适量是关键。过食甘甜厚味,壅塞中焦,气化不行,痰浊内生,或致肥胖腹满,或致高血糖,也正是脾虚的表现。可谓处处可见中医之“中”: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

“脾主运化“。食饮入胃以后,其消化吸收的过程,脾起到了主要的作用,让食物化成了气血津液浇灌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食饮不节或摄糖太过,无疑加重了脾的工作负担,从而导致其运化功能发生障碍,使得过多的糖分无法进入细胞,在血液中无法充分吸收,出现高血糖。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黄芪、人参、山药、黄精等药物,应用的频率很高,可以说是中药中的降糖药。这些药物味甘性平,能入脾胃,有健脾益气的功效。治疗高血糖,脾虚是关键,也并非一补了之。

同时,脾胃为后天之本。从后天可以够得着的生活中入手,善待自己的脾胃,这便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细嚼慢咽,少进甜食生食,规律进食,心宽能容,保持充足睡眠,在根上本上呵护好脾土。

供稿:朱远熔

原标题:《高血糖竟然与脾虚有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