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没想到上海书城现在变成了这样

2023-11-13 07: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真叫卢俊团队 真叫卢俊

阔别2年的上海书城回归了

对不少包邮区的80/90小囡来说,上海书城陪伴自己走过了整个青春;在许多年过半百的老书迷眼里,书城更像25年来的一个亲切老友

那个朴素的年代里,上海书城拥有这座城市最丰厚的精神食粮

我也曾因为儿时的情怀,在2021年闭店前,特地去老书城留念

而新书城的出现,似乎击碎了一切旧日的回忆

01

新上海书城,最后改成了什么样,我实地去看了下

就好比做了二十多年“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一夜间变成穿搭前卫,随时可以在club里喊麦的酷girl,那种记忆反差感直接拉满

图源于网络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专业的建筑师后,我发现这座浑身散发着奢侈感的“水晶宫”,藏着许多人的“意想不到”

使用了约78.57%绿色建材,筑造魔都最炫“水晶宫”

说起老书城敦厚稳重的气质,很大程度得益于大面积石材的外立面,也因此造就了其作为文化地标的经典

然而20多年过去了,老式的建造技术也暴露了一个弊端:高能耗

显然,这与现今“节能降碳”的大时代格格不入

新书城第一大升级,也正是从适应时代开始

据悉,改造后的上海书城综合能耗强度预估是90(kWh/㎡·a,千瓦时每平方米每年),比改造前的能耗降低了约40%

一直被大家争议的璀璨立面,利用了穿孔铝板,通过“点线面”的不断调试,将铝板背后,墙体上的灯光巧妙引出

由于穿孔率的不同,营造出明暗交替的“水晶”质感

白天通过在不同楼增加大面积的开窗,顶层采用天窗电动遮阳,更好地强化室内的自然采光,进一步降低能耗

将原本传统的铝合金型材更替为聚氨酯门窗型材,实现碳排放量减少约80%

节能住宅上的三玻两腔被引入,更好的隔音隔热

建筑本体的节能化升级,也让新上海书城获得了第一批“碳中和建筑铂金级认证项目(设计)”

其次,对内部空间的打破重塑

先来看几张上海书城内部空间的旧照

2021年,闭店前的上海书城

一“层”不变,传统花色地砖,老式空调出风口,并不开阔的层高,较低的空间利用率,非常传统的“国营”老字号风格

再感受一下改建后的内部空间

采用挑空设计,搭配大面积的落地窗,很好地收纳了福州路街景,实现空间内外的互动

在浏览动线时,不会再出现层层相同的乏味感,多了更多视觉上的惊喜

同行的建筑师友人表示,这样引入的街区概念,通过电梯+走道,使得流线围绕中庭空间展开,把几个主题空间和商业串联起来,提升了空间的利用率,也让整个参观动线更流畅

以6楼7楼为例,保持高挑空的空间感,预留了相当一部分未来可用于展览,小剧场,学习交流的公共空间

最后看内部运营,现在的上海书城,更像是顶着文化头衔的商业体

基于更趣味和互动的空间,除书品和文化用品外,新书城在业态的改造上,也引入了更现代商业的手法

“标配”的咖啡馆,可简餐可下午茶

图源小红书“这是一颗大白菜”

部分楼层预留了更多活动空间,未来可用于承接作家签售会、各类书展影展、小型演出、艺术课堂、联名文创售卖等活动

一楼已经营业的乐乐茶、manner咖啡,待开业的麦当劳,二楼的民生银行,四楼可敲章打卡的西泠印社,还有像萌织社、XT-JOY集合店等贴合年轻人趣味的潮玩店等等

图源“圆爸的笔记”

在新上海书城,未来可以实现"吃喝玩乐”的Ctiy walk动线

从运营思路看,更新后的书城,已变成了顶着文化名号的“商业体”

书籍的商品属性被削弱,转而形成了类似现在“网红”化的商业体验模式,以求触达更多的消费者

02

上海书城背后的新华传媒,迫切需要一场转型

“网红”化的新上海书城,操盘手正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新华传媒

据《2022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上海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达96.83%,就阅读数量来看,上海市民年平均阅读量为13.37本,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纸质书支出为数字阅读的近2倍

看到希望的新华传媒,这几年也在做更多的实体书店尝试

如2019年在泗泾开设的文旅类实体店南村映雪

2022年于奉贤区南桥的“江南书局”首店——“江南书局·书的庭院”,位于嘉定新城即将开业的“江南书局·疁城之瞳”等

江南书局·书的庭院 图源网络

据悉新华传媒未来将打造中心城区五大书城、五个新城五大“江南书局”和一批特色书店、社区书店

而这次新上海书城的改变,不如说是传统文化企业,渴望顺应时代,自我求存的一种突破

03

正如凋零的福州路,也在等待一场复兴

坊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南京路是游客的,福州路是书迷的”

1998年12月30日,福州路的上海书城正式开业,10000多平米的书籍陈列,相当于当时全国出版界一年半到两年出版品种的总和

图源“黄浦记事”

“书是最大的一桩事情”——这是福州路精神,也被上海书城发扬光大

在那个纸质书盛行的时代,对书迷来说,去一趟福州路上的书城,像是接受一场文化的熏陶与洗礼

而如今的福州路,却在网红经济四起的时代,呈现出垂暮之气,令人唏嘘不已

散落的老字号,外文书局,空置的上海文化商厦......

走访周边时,可以看到书城附近目前有大量待拆迁的地块,近年来伴随市中心旧改的提速,这些地块未来将呈现的城市符号究竟如何?

在浏览资料时,我找到了一些资料:“福州路、福建路等区域将引入更多时尚体验商业、文化艺术元素,让南京路步行街真正‘化街为圈’。”

对这段话的解读可以是:福州路将作为融入以南京路步行街为核心的活力街区的元素;街区将呈现“时尚”、“文化艺术”等特质

如今回头看新上海书城,或许是福州路走向新生的第一步

04

上海书城的升级,是和时代一起前行的选择

不少往来的人在这座华丽的建筑物前驻足,举起手机拍了照,又投入夜色匆匆离去

附近文房用品店的老板,抽着烟和朋友在路边闲扯着:“这里么,就拍拍照好看呀!”

若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重新理解它,也许会重新爱上这座新的文化地标

毕竟你我和书城一样,都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洪流中

在书城7楼时,偶遇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言语微颤

刚出院没多久的他,冒着寒风,从浦东坐地铁赶来新书城,本想找寻一本中医药书籍,却最终空手而归

老人蹒跚的走到电梯处,嘴里无奈的叨念着:“城市越新建,能真正买书的书店却越来越少了,可悲可悲啊!”

跟随着老人来到一楼,当他路过那一片“红色书山”时,画面让我莫名动容。

大势所趋下,实体书店无奈转型,渴望拥抱时代的同时,却不得不与传统的老书迷们,渐行渐远

以上为正文,来自三月

原标题:《没想到上海书城现在变成了这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