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艺术人物|苏维洛雕塑“拥抱”上海,黎巴嫩画作伦敦撤拍

陆林汉、高丹、畹町
2023-11-13 07:18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上海徐汇滨江近日迎来了重量级作品——国际知名雕塑家马克·迪·苏维洛(Mark di Suvero)的大型雕塑《拥抱》(Hugs),这也是他在中国展出的首个大型公共雕塑;黎巴嫩知名艺术家艾曼·巴尔巴基的两幅画作被佳士得从伦敦拍卖会撤下,据称因为有人投诉这两幅画描绘了戴着阿拉伯头巾和防毒面具的蒙面人物,怀疑与“极端主义”有关。

在展览方面,王劼音、尚扬、余友涵等2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沪展出抽象作品。在北京,吴山专、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联合呈现关于“纸”的展览,书法家陈海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书法展,艺术家王梓木、邹操也呈现了新的展览。

上海|马克·迪·苏维洛

大型公共雕塑《拥抱》回到出生之地

马克·迪·苏维洛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题演绎展区在徐汇滨江呈现,展出30余件空间、环境和艺术作品。近期,徐汇滨江也迎来了重量级作品,来自国际知名雕塑家马克·迪·苏维洛(Mark di Suvero)的大型雕塑《拥抱》(Hugs)。该作品亮相西岸美术馆的户外公共区域,这也是他在中国展出的首个大型公共雕塑,吸引观众漫步、驻足、穿梭其间,共赏、共寻艺术作品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连结。

《拥抱》(2011)

上海对于马克·迪·苏维洛来说是独特的存在。1933年,马克·迪·苏维洛出生于上海,并于1941年移民至美国,从1960年开始在纽约展出作品,他被视为使用钢材进行创作的先驱,在全球公共雕塑领域独树一帜。六十年来,他将生命力和运动性与复杂的结构融为一体,创作了众多富有活力和动感的雕塑和绘画作品。

如今,耄耋之年的马克·迪·苏维洛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自己出生的国家展出一座大型雕塑,将自己的创作分享给中国公众。通过这件作品再次“拥抱”他出生的城市,以艺术重新激活跨越时间、空间的深厚情感链接。

雕塑《拥抱》高达15米,由工字钢材质构成,雕塑的三条腿在中心点以弯曲形式相交,成为徐汇滨江的醒目地标。巨大的雕塑赋予了观众与之互动的多种可能:观众可以从作品下方和周围走过,从不同视角观察、欣赏它,同时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并产生动觉反应。

这种艺术欣赏的自由化和参与性,也是马克·迪·苏维洛艺术实践的核心原则:“当你是一名艺术家时,你会希望创作对更多人有意义的作品。大多数艺术作品都在博物馆和画廊中展示,这就排除了一大批观众。但如果你把作品放在街头,那它就是开放给全世界的……当人们和你的户外作品接触和互动时,会发生美妙的反应……我喜欢创作互动性的作品,并坚信作品需要围绕在观众的四周。人类的视野范围约为210度,但我们能感觉到视野边缘的东西。雕塑可以让你走进作品内部,让你有一种不同的感受。”(整理/陆林汉)

伦敦|黎巴嫩艺术家巴尔巴基

画作因佳士得“审查”被撤出拍卖

黎巴嫩艺术家艾曼·巴尔巴基

据艺术论坛中文网报道,佳士得撤下原定于11月9日在其伦敦拍卖会上销售的黎巴嫩艺术家艾曼·巴尔巴基(Ayman Baalbaki)的两幅画作,据称因为有人投诉这两幅画描绘了戴着阿拉伯头巾和防毒面具的蒙面人物,怀疑与“伊斯兰极端主义”有关。两幅作品被移出拍卖目录,另一幅描绘焚烧国旗的画作未被撤下。

另据Artnet报道,有人将投诉直接发给了纽约佳士得的管理层。这两幅作品的委托人向Artnet表示,他对佳士得“禁止和审查”这两幅画的决定感到失望。委托人推测,这两幅画之所以被撤下,是因为投诉人对作品主题存在误解,误认为它们与当前巴以冲突中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有关。

左起:《无名氏》《阿尔·穆拉坦》

其中一幅画名为《阿尔·穆拉坦》(2012),描绘了一位裹着白红阿拉伯头巾(keffiyeh)的男子,这种头巾近年来也成为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象征。巴尔巴基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他在创作这幅画时想的是黎巴嫩内战(1970-1990),因为他亲身经历了内战的多个阶段。这幅画估价为9.8万至15万美元。另一幅《无名氏》(2011-2018)描绘了一名头戴防毒面具的男子,红色头巾上用阿拉伯语写着“我们起义”。据报道,这幅画是巴尔巴基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期间创作的。委托人补充说,佳士得将他推荐给私人销售部门,但他拒绝了,因为这些艺术品现在“有了更大的情感价值”。

艾曼·巴尔巴基1975年生于黎巴嫩戴奎嫩,现居住于黎巴嫩贝鲁特。他出生时,黎巴嫩爆发了一场持续了长达十五年之久的内战。巴尔巴基的绘画实践源于理解和定义其自身所处的复杂周遭的欲望。他对当代现实的关注,不仅体现在士兵、战争和城市景象等内容上,也体现在厚重、鲜艳的笔触上。(整理/畹町)

上海|王劼音、尚扬、余友涵等中国当代艺术家

呈现对瞬间认知的“抽象”叙事

日前,上海明圆美术馆推出“得义无形——对瞬间认知的‘抽象’叙事”展。“得义无形”是“觉知艺术”概念深入探究的一个具体性问题,这个问题与艺术史进程有着非常值得思考的关系,意在通过“得义无形”既讨论艺术史中的艺术问题,亦可梳理一条以“得义无形”为议题的,从文人画书写发展到现当代艺术的脉络。

以艺术史中的流派、现象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否打通一条具有问题性的线索,展览定位于多种媒介的艺术呈现,通过27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探索当下或未来中国当代艺术新的发展可能性。

“得义无形——对瞬间认知的‘抽象’叙事”展现场

“得义无形——对瞬间认知的‘抽象’叙事”展现场

参展艺术家包括王劼音、尚扬、余友涵、李华生、梁绍基、申凡、李秀勤、任戬、杨诘苍、刘旭光、张羽、丁乙、刘建华、展望、施勇、尹秀珍、邵帆、萧昱、张洹、张恩利、李枪、宋冬、何云昌、蒋志、周阳明、康剑飞、王光乐。

出于对艺术史的自觉,如今中国当代艺术的抽象艺术发展,是否应该是一种去抽象主义的、抽象叙事的实践,是一次从传统到现代、后现代,乃至当代艺术;从宋、元、明、清书写至黄宾虹书写,看日本前卫书法、具体派、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书写;从塞尚、杜尚、极简艺术、大地艺术、意大利贫穷艺术看物派、单色画,再看实验水墨至后实验水墨的世界关系。以此路径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新的可能性——对瞬间认知的抽象叙事。

作为新展馆开馆展,此次展览由李松坚、凌菲菲出品,张羽任策展人,高名潞任学术主持,将持续至2024年1月28日。(文/畹町)

北京|吴山专、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

“从纸到纸”于长征空间展出

左起: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吴山专

11月4日至2024年4月,吴山专&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从纸到纸 | from paper to paper”展览在长征空间呈现,展览由刘畑策划。

不同于之前在长征空间发生的若干更为项目性的展览,此次展览的内容,是从吴与英格过往30余年工作中,选出的近600张A4纸本创作手稿。

这些手稿所囊括的内容,包含了可追溯至轴心时代的古典大命题,有趣的是,也大量涉及眼下最为胶着、热门的议题:身份、性别、资本、全球化、劳动等等。只是,它们大都发生于若干年前,并在一种自足生长的创作系统中,通过一些相当独创、彼此交织的概念,被加以思考和表达,如“物权”“国际汤”“黄色飞行”“单性”“蔬果乐”等。与之相伴的,还有另一些空灵、思辨甚至形而上的概念,如“亏空”“乘零”“无用主义”“例如物”“观光者信息”。

“从纸到纸”现场

这种在“日常”与“超越”之间的辩证、交通,和外界互动中的不断自我注解、增殖,正是两位艺术家创作的核心特质。(文/高丹)

北京|陈海良

中国美术馆展出近百件书法作品

11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八法尚工——陈海良书法作品展”对外展出,展览共展出陈海良近十年来创作的书法作品90余件,包括楷、隶、篆、行、草五种书体,分为“屯云”“疾雨”“通泉”“奔驷”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屯云”,主要展示不同艺术风格和装帧形制的作品;第二单元“疾雨”,作品多为书法家日常书写的具有探索性的书札、手卷等;第三单元“通泉”,为楹联类作品;第四单元“奔驷”,以大尺幅草书作品为主。

陈海良草书

展览现场

陈海良,1968年生于江苏常州。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首届书法本科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书法理论与实践专业,获中国首位书法实践类博士学位(导师尉天池)。现就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书法曾荣获首届书法兰亭奖提名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最高奖一等奖、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最高奖一等奖等,出版书籍并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草书以其抽象的表现力及通达玄妙之境的笔墨意趣,使其无论从视觉感受还是表现手段看,都较其它书体更具魔性。正因如此,我也真的爱上了草书,尤其是狂草。”陈海良说,近年他展开对草书的固本寻根之路,发愤于楷、隶、用心于篆、籀,以至于马士达先生常常误解其意,总是告诫:“陈海良,你是写草书的!”“如今,先生已成故人,然劝言依然铭记。不过,通过对草书相关书体的理解、实践和融通,我的草书世界终于积累了些基本家底。”(整理/宗和)

北京|王梓木

今日美术馆个展“止观”

王梓木

11月11日下午,“止观:王梓木作品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呈现了王梓木近年来创作的35幅绘画作品——变幻莫测的颜色、鲜活生动的细节,与自由流动的颜料相结合,在画布上呈现出他内心的广阔全景。

王梓木的绘画创作采用油漆和丙烯两种颜料,通过刮蹭和流淌的方式完成。这一过程不仅形式上体现“流于止,止于观”,而且画面采用何种颜色,刮淌到什么状态合适,取决于艺术家对内心观望的把握,谓之“止于观”。艺术家每一幅成形的画作,都是自然流成,观自在于当下。王梓木说:“回头看来,它们是我内心的一面镜子,是自性的妙有和妙用,展示出我不同时期的心语。

“止观:王梓木作品展”现场

王梓木不假笔墨,而借油漆和丙烯来契合内心的涌动。收万物于心,喷流而出,一切都是不期而遇的效果和不可重复的过去。

策展人邹操认为:“王梓木的行为绘画和装置作品具有极高的观念性。而他的抽象绘画,不仅具有较强的形式感,同时还具有独特的意向性,从南极风光到水城韵味,从雪山脚下到深邃海洋,从中国风韵到儿时梦想。”(文/高丹)

北京|邹操

携手万名孤寡老人画下指纹画

11月6日,由当代艺术家、艺术理论家邹操携手万名乡村孤寡老人共创的指纹画《天坛》被天坛公园永久收藏。这份经历近2个月创作的画作,承载了数万名老人的祈愿。

这是一次“艺术+公益”的跨界探索,让更多人关注到了乡村孤寡老人这个群体,也给公益的影响力实现和可持续价值创造打开了思路。“这些乡村孤寡老人不再只是被帮助的人,也通过自己参与让更多人关注到公益项目,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人人公益’,达到‘社会雕塑’的效果。”邹操表示。

指纹画《天坛》

参与《天坛》创作的老人来自腾讯基金会小红花梦想支持的公益项目——“爷爷奶奶陪伴计划”,该项目是为全国1万名乡村孤寡老人提供为期1年的营养物资和志愿者陪伴。今年7月份,公益项目陆续收到来自这些老人们的感谢信,有些不会写字的老人就在别人写好的感谢信上印上了手印。

邹操认为,“指纹是有温度的,每个指纹背后都是一个人、一个生命、一个故事,是触动人心的力量,这种表达留下了生命痕迹。”(文/高丹)

    责任编辑:陆斯嘉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