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先行者|“张江十日”系列报道: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之“张江速度”

陈竹沁
2023-11-14 09:48
来源:澎湃新闻
科创101 >
字号

【编者按】自1992年起,从“张江高科技园区”到今天的“张江科学城”,从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到如今的220平方公里,这片曾是农田与村庄的土地,已然成为“上海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国创新”的一个品牌。

九月,澎湃科技派出一路记者,驻扎张江科学城,历经十天的深入调查和采访,试图帮助公众厘清张江瞩目成绩单背后的底层逻辑:过去30年,张江做了什么?做对了什么?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又将在未来的国家战略中担当什么角色?

我们调研发现,“创新”是张江的底色。这是一种系统性、全生态的创新:人才政策、营商环境、审批制度、孵化服务、基础研究以及应用转化、产城融合……张江已是一座位于上海东南腹地,有着代表中国最强科技实力的产业集群,也有商场、学校、医院、体育场、博物馆的烟火之城。

张江十日,澎湃科技带你“看见”。

张江第六日。

打开720度VR全景工地图,张洁开始期待,明年就能搬入公司在上海张江科学城新建的总部大楼。作为奕瑞科技公共关系总监,她见证了半年内项目从产业准入、土地出让到建设审批的全过程。于是,张洁给澎湃科技记者讲了这个“与时间抢跑”的故事。

由于该项目涉及与周边四个地块项目联动,设计方案比预期花了更长时间协调。在上海科创办的牵头下,通过“倒排节点、挂图作战”,上海市、浦东新区以及张江科学城各政府部门都“争分夺秒”完成各环节审查。2022年9月底,奕瑞科技总部和研发中心开工仪式如期举行,令公司上下从“疫情焦虑”中松了一口气,有信心加快实现在数字X线影像核心部件领域的“全球领先”。

产业项目推进答疑群、摘牌交易过程群、土地出让协调群……一个个与政府各部门随时咨询对接的微信群,还留在张洁的手机里,“什么时间点,企业和政府各自完成什么事,有非常清晰的进度计划,就算暂时卡在某个点上,也很清楚是什么原因。”

“企业对产业产品很擅长,但对基建‘盖房子’是不熟悉的,这时对我们政府部门而言,就要发挥自身优势,‘店小二服务’真的不是一句空话。”上海科创办行政审批处二级调研员张伟军告诉澎湃科技记者。

“好项目不缺土地”

奕瑞科技于2011年在上海张江创立,从最初几个人的团队发展成为国内数字X线探测器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全球拥有1200多名员工。奕瑞科技新总部和研发中心项目选址历经两年,考察了上海市内多个工业园区,最终还是落脚在“梦开始的地方”张江科学城。

奕瑞科技总部及研发中心。图片来源:奕瑞科技

在一次生物医药器械座谈会上,被问及公司近期的发展计划和需求时,奕瑞科技提出了物理空间拓展的想法。“好项目不缺土地”,上海科创办当即表示不论买地或租楼,都会为企业对接好不同资源。

“张江科学城非常懂我们医疗器械行业,也非常懂我们企业的难处和需求。我们都知道,上海土地资源非常紧俏,但他们还是第一时间响应我们的需求,这是我们留在张江的一个重要原因。”张洁说。

和黄医药也是最早在张江成长起来的本土创新药企,经过近二十年发展,进入了商业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2019年,上海市批准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建设,基地签约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和黄医药创新药生产基地。

当时,和黄医药研发上市的首个抗肿瘤原创新药呋喹替尼,作为首个MAH制度(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品种,在苏州委托生产。同时,随着后续产品研发上市步伐的不断加快,为了满足未来后续产品上市后的产业化需求,在“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的引领下,和黄医药将择地建厂、打造一体化产业链的任务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当时,张江科学城在服务企业选地的过程中,上午刚与我们在图纸上论证完区位、规划,下午就协调各方,陪同我们去实地勘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张江的速度和温度。”和黄医药资深副总裁崔昳昤回忆。“尤其是当发现最初选址的地块出现动迁困难的波折后,更是在第一时间协调出了之前已完成方案设计用于园区标准厂房的土地,让和黄医药优先选择,完美地印证了‘好项目不缺土地;以企业为主、以产业发展为主;让科学家干科学家的,其他的事交给我们’的服务承诺,令企业感动不已。”

提前介入、牵头协调、倒排节点、挂图作战

2020年下半年,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将121项行政审批事权下放给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全面覆盖产业准入、土地出让、建设审批、竣工验收各环节,使其能够“一条龙”地更好服务企业。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也对此做了进一步优化,形成工作闭环,制定了《产业项目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土地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

和黄医药生产基地的签约审批恰逢行政审批事权下放的“交接期”。对此,一开始,崔昳昤心里也在担心,厂房方案设计的审查过程,会不会 “材料满天飞、盖章跑断腿”,但她的亲身体会却是“一直很顺”,和黄医药的项目在一个月里就完成了所有部门的征询。

“期间,张江科学城、创新药产业基地公司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枢纽和桥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专项工作群,确保第一时间‘人人有对应、事事有回应’;当面临重要节点时,相关领导总会亲自深入工地、走到一线、协调各方现场解决问题,同时,帮助我们积极对接交警、消防、环卫等许多部门,像辅导员一样一路指导我们推进各项节点,真正体现了‘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奕瑞科技选定的地块更为特殊。总面积100多亩的土地,被分割成五块,由五家主体摘牌,形成总部经济的态势。它们分属医疗器械、半导体集成电路、供应链产业等,各自有不同的项目建设需求。但土地出让流程又需要同步进行,由于涉及共用的地下室等,五家单位的建设方案、风格设计也需要统一协调。

在初步概念方案阶段,上海科创办专门针对该项目成立了“总控小组”,审批处、规建处等各部门都参与到小组中,还专门请建筑设计专家对各家公司的设计方案进行统筹、指导和把关。由于前置的指导,最终方案完全符合要求,避免了来回修改,方便后续审批迅速通过。

这也是上海科创办审批处一贯的做法:从企业刚有产业定位和初步概念方案时,便提前介入和服务,牵头召开推进协调会,邀请新区有关部门加入,并与企业建立专门的微信群,做到有问题随时沟通解决,促进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及时落地开工。

“倒排节点、挂图作战”的工作方式是“张江速度”的保证。每个重点项目,都有一张具体的流程图和时间表,产业准入、规划调整、土地出让、建管审批、环评等各个环节和对应的时间点都在上面清晰列出。“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底线在哪里,目标明晰之后,责任非常明确。”审批处顾秋岚表示,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一般做到3个工作日内核发桩基施工许可证。

对于和黄医药来说,这个时间更是压缩到了24小时,赶在原定开工典礼时间前四天获得施工许可,“我们觉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崔昳昤感叹。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原审批处工作人员严晓瑜当时加班加点守候在信息系统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为此,还差点推迟了“旅行结婚”的计划。

“土地摘牌交易环节一结束,施工许可马上又连上。”张洁也形容,“卡着每个环节的时间点,紧密协同,就像接力棒一样,各条线并行推进。”

能够做到这一点,要归功于上海科创办采取的“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举措,它也被形象地称为“串联变并联”。由于上海科创办工作人员与企业提前做了充分的沟通和辅导对接,在正式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前,完成方案内容核定,再在合同签订后短时间内,企业就能很快获得正式方案批复。

“相当于为了争取时间,在土地出让流程期间,一些工作同步进行。这样一旦完成土地出让后,许多工作就能迅速跟上。”顾秋岚提到,在最后的竣工验收环节也是如此,审批处也会提前两三个月到现场踏勘并与企业对接,开展验收的准备工作,方便企业在正式提交材料后,可以在最短时间完成验收。

和黄医药创新药生产基地项目总体进度节点图。图片来源:和黄医药

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从2014年起推行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一份土地合同,对相关地块的建设参数、产业指标,包括投产达产的经济指标都有约束和要求,是体现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抓手”。

2020年,和黄医药创新药生产基地正式动工,2022年被认定为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项目支持力度在当年生物医药类项目中排名第一。历时三年建设,克服疫情期间的种种不利影响,该项目已于今年6月底完成内部建设,目前已完成竣工验收,将正式投入使用,未来年计划产能可达5.5亿片片剂、2.5亿粒胶囊。

崔昳昤表示,该生产基地将按照国际认证标准,建设成为中国一流、面向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和临床样品制备中心,推动创新药物研发成果在上海的就地产业化。

奕瑞科技现已发展为数字X线影像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销往全球八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装机总量超过20万台。“公司每年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在10%以上,今年还获得了国家企业技术认定。”张洁称,奕瑞科技将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继续攻克高端影像诊疗及检查设备核心部件“卡脖子问题”,不断孵化新的产品和创新项目。

在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近期还有一批获批新建项目,如:翌圣生物总部及产业化基地、君实生物创新药产业基地项目等。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标准厂房建设也将初具规模:继今年年底即将完工的5.9万方张江创新药产业化平台一期项目之后,专业化标准厂房一期、二期项目已于今年8月底开工,还有专业化标准厂房三期、四期项目计划在12月底前开工。预计近三年内将形成近80万平方米的物业体量。

“张江创新药基地专业化标准厂房一期和二期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只用了三个月,在各项审批方面都是无缝衔接,提速非常明显,放在过去至少要六个月。”张江创新药基地行政部副经理庄洁说。在此背后,是上海科创办相关处室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当时为了按时完成发放施工证,他们8月25日从白天一直工作到了凌晨一点。

今年6月,上海出台《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时隔七年重提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25%以上,引发广泛关注。

“标准厂房建设是上海市政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生产场地和配套设施,进一步提高上海的产业竞争力和吸引力。”庄洁介绍,标准厂房主要面向创新药物研发企业和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企业,打造“拎包入驻”、“先租后让”等服务模式,具有成本和功能上的优势。

在项目产业认定和方案审批上,上海科创办还为张江创新药基地各项目提供了诸如政策指引、项目评估、审批加速、资金扶持等全方位的服务和帮助,助力项目顺利获批并推进,有力促进了张江创新产业园区的发展壮大及生物医药产业集聚。

    责任编辑:曹年润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