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杨小知·微剧场丨流量造假、刷单炒信?构成不正当竞争!

2023-11-14 16: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知”无不尽的 上海杨浦法院 收录于合集 #杨小知普法 11个

“流量为王”的营销时代

一些商家在利益的驱动下选择铤而走险

通过“刷单炒信”

获取流量、“美化”店铺口碑

这一行为到底触碰了哪些法律红线?

警惕“买家秀”沦为“卖家坑”

背后的法律风险你不可不知……

“身边的知产点滴”

第7期

▼点击观看

剧情简介

大家好,我是爱老婆的大莽~

结婚纪念日就要到啦

,说好的要请老婆好好吃一顿大餐的!让我看看吃哪家呢?这家不错,评分有4.9;这家回头客多,而且带皇冠,让我纠结一会儿……

既然大家吃饭消费前,都看点评的分数,我干脆成立个公司,雇几个人注册几个账号,和这些商铺合作一番,假扮他们的消费者,多发几张图片,多写几个好评,商铺的星级不就上去了?商机这不就来了

什么!点评公司告我不正当竞争!我又碍着谁的事儿了

杨法官,又要找你给我普普法了!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电子商务领域,不少商家通过虚假交易,虚构成交量、交易额、好评数来“刷单炒信”,以此抢占市场份额,吸引消费者。为满足商家这一需求,还出现专门组织人员有偿为商家提供“刷单炒信”的“代运营”公司,甚至形成黑色产业链。

“刷单炒信”不仅导致消费者在选择交易对象时产生虚假认知,造成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客观后果,还导致平台出现不实数据,严重影响了其信用体系,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破坏诚实信用的社会氛围。对于像大莽成立的此类“代运营”公司,实施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应承担法律责任。至于大莽的“客户”,也要切记诚信经营方能长久,不要被一时之利蒙蔽双眼哦!

▸ 杨小知·微剧场丨委托设计的包装图案,侵权了?

▸ 杨小知·微剧场丨品牌加盟“套路”多,合同陷阱要小心!

供稿丨知识产权审判庭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法院”

原标题:《杨小知·微剧场丨流量造假、刷单炒信?构成不正当竞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