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南名士 | 花落春仍在:国学大师俞曲园传奇

2023-11-17 08: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张南风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苏州平江区人民路的边上,有一条叫做“马医科”的小巷子,略显狭窄,安静平淡,巷子往里有一个小园子。由于整体走势呈现为弧线,因而被命名为“曲园”。园子主人是浙江人俞樾,大概是太热爱这里,一生自称曲园居士,世称“俞曲园”。他实际上不是苏州人,却前后在苏州生活四十余年,教书著作,传经布道。苏州人民不应忘记他,近代史上少了他的存在,苏州会清减几分味道,中国也会少了几道星光。

清 俞樾 致旭翁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初听此语可能稍觉夸张,细观俞老传人,方才知道此言不虚。晚清重臣、湘军领袖曾国藩视他为衣钵传人;国民党元老、旧学耆老章太炎是他入室弟子;新文化运动旗手、一代文豪鲁迅是他徒孙;海派书画大家吴昌硕最擅长的石鼓文,最早的兴趣由他激发;苏州才子、末代状元陆润庠一生对他念念不忘;北大教授、红学专家俞平伯是他的曾孙。以上只是翘楚,其余杰出门人不胜枚举。可是谁能想到,如此大师,一生走来也曾历经坎坷。

俞樾(1821—1907年),字荫甫,浙江省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他是一代朴学大师,一生著作极多,共有《春在堂全书》五百余卷。

曾国藩早有评价:“李少荃是拼命做官,俞荫甫是拼命著书。”李少荃指的是清代著名政治家、直隶总督李鸿章,其一生热心政事,从青年时期跟着曾国藩,官路通畅,最后继承了曾国藩的政治遗产,成为当时汉人文官的领袖。俞荫甫指的就是俞樾,早年是曾国藩幕僚,每日眼观手记、耳提面命,掌握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经史研究的精髓,被曾国藩视为学术遗产的继承人。“拼命”二字略有戏谑,不是一味表扬他们,可见这位以观人、用人著称的晚清重臣和两位高徒关系之亲密,期望之深厚。

清 俞樾 致味似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最终,李鸿章没有辜负曾国藩的托付,青云直上,成为旧中国叱咤一时的政坛巨星,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俞曲园拼命著述,在诗、文、经学、训诂诸方面成就斐然,开宗立派,门生弟子遍天下,遗泽至今。

1 春风得意马蹄疾

俞樾自小聪慧机灵,在《俞曲园先生年谱》中记载:“幼具慧根,九岁戏为书,即自注其下。”九岁的孩童,相当于现在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多数刚刚识字,更别说作文了。俞樾却在如此年龄,游戏一般随意写书,还能加上注解,确实神奇。

十岁到十四岁之间,俞樾正式开课启蒙,在戴贻仲先生手下读书,接受科举教育。十五岁时,俞樾随父迁居杭州临平镇,用心备考。俞樾十六岁中童子试,十七岁又中乡试副榜,获取秀才功名。可谓年少成名,春风得意。

清 梁亯 观榜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可惜之后的三年,俞樾连续两次参加乡试,都未考中。二十一岁时,俞樾听闻海上有警讯,便带着家人从杭州回老家德清避难。当时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鸦片战争正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英国军队攻陷了定海、镇海,占领了宁波,浙江局势万分危急。杭州离宁波太近,时刻处在英国人的炮口下,俞樾只能通过搬回德清的方式避免兵灾。面对英军蹂躏江山,屠戮百姓,俞樾悲愤交加,作《闻戒篇》一诗予以痛斥,节选如下:

冲飙海外起,宿乌林中飞。

吾家环堵室,无事不启扉。

昨闻海氛恶,出门问是非。

是时天戒寒,雨后日色微。

“海外”明显是在指英军,描述了英军到浙江后,百姓如同惊鸟,四处奔逃。“环堵”是指家中狭小、拥挤,四周只有不足三米的土墙,“启扉”是指打开家门,表明俞樾家境窘迫,面临战事,紧闭家门减少走动,音讯断绝之下,只能偶尔出门打听时局。“海氛恶”、“问是非”,将险恶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无法喘息的感觉。尾联的“天戒寒”、“日色微”,都在渲染着环境的寒冷凶险。全诗充满着一种紧张危险的感情,描述了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这种家园破碎,委屈流离的生活,加速了青年俞樾的成长,对社会的理解更为深刻。

二十二岁到二十九岁期间,俞樾又多经变故。先是兄长俞林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举,次年俞樾也在杭州乡试中第三十六名,考取举人功名。道光二十五(1845年)时,俞樾与兄长一起赴京参加会试,可惜双双未中。转年间,其父病逝,兄弟两人在家守孝,不能应试。在此期间,俞樾在新安汪村教书授徒,勉强度日,遍尝生活冷暖。

清 俞樾 隶书七言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道光三十年(1850年)是俞樾鲤鱼跃龙门的一年。该年春天,俞氏两兄弟一起走水路进京赶考,路上风高浪急,船险些被打翻。经此一劫,兄弟俩胸中块垒似被打开,一时间头脑清晰、文思泉涌,顺利通过了会试,双双成为了贡士。

会试之后,朝廷还有一场复试,决定考生最终座次。清朝初年舞弊严重,朝廷特意在完成正式考试后,通过再次考试,验明学员成色。这次复试,俞樾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贵人——曾国藩。

清 曾国藩 行书七言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复试以唐代诗人牟融的“淡烟疏雨落花天”为题,俞樾沉思半晌,提笔以“花落春仍在”做为开场。传说曾国藩看罢,拍手叫好,认为与“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相似,他日所至,前途无可估量。曾国藩说的诗句,源自北宋学者宋祁,清新典雅带着一种淡泊名利、自然和谐的韵味。巧合的是,宋祁与其兄宋庠都是同年被举为进士,曾国藩引用此句,隐含在祝贺俞氏兄弟双双金榜题名,与宋氏兄弟交相辉映,共同铸成一段佳话。因为曾国藩对俞樾的高度评价,让他名列复试第一名。五月初三,俞樾被咸丰皇帝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做为高级官僚的后备力量来培养。

清 俞樾 隶书八言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处略有一个插曲,俞樾是道光三十年的进士,为什么由咸丰帝来安排官职呢?原来道光皇帝早在该年的二月二十六日去世,之后由咸丰接替皇位。古代皇位交替期间,新帝要于次年才能颁布年号,因此俞樾是道光进士,咸丰庶吉士。

俞樾终于考中进士,得偿夙愿。此时只有三十岁的他,走在北京的路上,可曾想起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咸丰元年(1851年),俞樾荣归故里,享受着同乡亲朋的祝福。咸丰二年(1852年),俞樾休假结束,从德清奔赴京城,到翰林院学习深造。当年四月,俞樾在翰林院的散馆考试中,成绩优异,被授予翰林编修一职,初入政坛,官至正七品,相当于今日的县长级别,起点不可谓不高。

在一片祥和中,危机也开始一步步向他逼近。

2 廿年得失一场空

咸丰五年(1855年),俞樾在国史馆从事修史工作。由于俞樾表现上佳,被朝廷看重,让他出任河南学政。学政是中央派到地方的官员,有着半钦差的性质,名义上主管一省的教育,实则有监督地方政务,直书天听的职权,相当于副省长的地位。短短五年,俞樾就能身居此职,既有自身的努力,又应该与其座师曾国藩的荫蔽有着莫大的关系。当时的曾国藩组建湘军,在南方支撑局势,是当局的南天一柱。此种形势下,与曾国藩关系密切的俞樾,自然会被另眼相看。

俞樾怀着轻松畅快的心情,任河南学政。咸丰六年(1856年),他在河南主持乡试。当年十一月,俞樾还奏请朝廷,希望将春秋时期改革家子产列入孔庙祭祀,洋洋洒洒,落笔千言,践行着一个儒家学子的职责。

唐 阎立本(传)孔子弟子像(局部) 首都博物馆藏

次年,一个晴天霹雳将俞樾打的晕头转向。御史曹登庸弹劾俞樾“割裂经义”,在乡试中故意刁难河南学子,请求朝廷罢免俞樾官职。朝廷也不给俞樾申诉的机会,直接将他革职。御史是专门检举官员不当行为,监察官员品行的官职。因此曹登庸上奏的行为并无问题。可他所谓的“割裂经义”却非常滑稽。

所谓“割裂经义”的罪名,源自俞樾考试出的题目,不是完全按照“四书”的原文,而是将前后距离较远的句子做了拼接,打乱了原有的顺序,确实有“割裂”的事实。可是,这在清代官场乃是常态。

明 吴伟 树下读书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因为明清时期的科举考题,往往取自“四书”等儒家经典,考官会随机挑一句或数句作为题目。“四书”大约十七万字,明清两代将近六百来年,各地主考官都从书中挑过语句,越到后来,考试题目就会越重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后来的主考们想了个办法,将不同的语句拼装在一起出题,避免重复。这种方法虽然割裂经书文句,但是避免了重复,是一种普遍而无奈的选择。晚清时期,几乎大部分文人都是这样考过来的。曹登庸以“割裂经义”的理由弹劾俞樾,实在是太过牵强。

清 俞樾 隶书吴君集食移四屏(之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事不是曹登庸没有常识,无理取闹。清廷此举,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俞樾实质上是当局与曾国藩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当时英法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矛盾非常激烈。曾国藩当时率领的湘军正在南方支撑局势,面对英法的挑衅,曾氏态度暧昧,并没有表现出激烈的态度倾向。甚至在咸丰七年(1857年),以奔父丧的理由,在家请求守孝,以此退而等待变局。清廷对此十分恼火,便采用敲山震虎的方式,先打击他的门生俞樾,观察他的态度。因此俞樾本人不幸的沦为了替罪羊。俞樾心知肚明,他后来曾写《琴西引疾归里复以诗贻之》一诗,记录当时的心情:

问说高堂已白头,书来苦劝早归休。

匆匆春梦收残局,落落晨星感昔游。

廿载名场同得失,两家诗派异源流。

男儿不副旂常志,尚有名山一席留。

“高堂”是指俞樾的母亲姚太夫人,“归休”是指辞官退隐。首联是化被动为主动,表明俞樾本人不是被朝廷罢官,而是本人早有退隐之心,是主动要求归隐的。颈联的“匆匆”、“落落”都是在描述被罢官的突然与辞官的仓惶,展现了俞樾当时心情的烦躁与无奈。颔联中的“廿载”是在描述俞樾从十岁读书启蒙以科举为业,耗尽二十年光阴才中进士。“廿载名场同得失”包含了俞樾心中最为复杂、艰辛的心情,“两家诗派异源流”更是阐述了曾国藩与清廷虽有矛盾,实际却仍然算是一家,自己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尾联的“旂常”暗指王侯将相、高官厚禄,前句表明俞樾无法在朝堂立足,难以伸展自身志向。“名山”是藏之名山,留诸后世之意,后句话锋一转,从颓唐中变为昂扬向上,想通过著述立传的方式展现自身价值。整首诗的风格从沉郁转为昂扬,表明俞樾豁达乐观的精神,以及不计个人荣辱,为国为民的情怀。

3 已落犹成半面妆

咸丰八年(1858年),失意中的俞樾效法北宋诗人苏舜钦,决意退隐苏州,就此与苏州结下了四十多年的缘分。古人辞官之后多是回乡,为何俞樾舍德清而取苏州呢?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德清地处浙江省北部,当时战乱频繁,德清正好处于交战区域,回乡太过凶险。其次,苏州人杰地灵,汇聚着众多贤士,俞樾的众多朋友都在苏州,在此定居相互之间可以照应。以上两点都是显性原因,最大的因素是俞樾无颜见家乡父老。俞家从俞樾的祖父俞廷镳开始,就一门心思放在科举上,可惜父祖考运不佳,都只有举人功名,之后的进士考试却是屡试不中。在此情况下,俞樾被人弹劾罢官,太过令人难堪,尤其其兄俞林官场顺遂,就更让俞樾觉得自身是家族的羞耻。因而在余下的人生中,俞樾都很少回乡,长期漂泊在外。

清 俞樾 高邕杨岘张祖翼隶书四屏(之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俞樾在苏州的居所被称为曲园,俞樾也就此自号曲园居士。曲园建成之后,他曾经写了五组诗歌以纪念,现选取其诗歌序言及第三首诗:

余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年于马医巷西头买得潘氏废地一区,筑室三十余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曲,名曰曲园。乙亥四月落成,率成五言五章聊以纪事。

曲园虽褊小,亦颇具曲折。

达斋认春轩,南北相隔绝。

花木隐翳之,山石复嵲屼。

循山登其巅,小坐可玩月。

其下一小池,游鳞出复没。

右有曲水亭,红栏映清冽。

左有回峰阁,阶下石凹凸。

遵此石径行,又束出自穴。

依依柳阴中,编竹补其阙。

筑屋名艮宦,广不逾十笏。

勿云此园小,足以养吾拙。

别详曲园记,吾兹不具说。

清 俞樾 集曹全碑七言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曲园”的得名是因为其外形曲折,原本是苏州潘氏的旧地。此园面积不大,“广不逾十笏”,却小而曲折,其间夹杂花木、池塘、亭台、书房,使得半生漂泊的俞樾精神得到很大的慰藉,整日弄鱼赏花,好不自在。

主厅上面挂着“乐知堂”三字,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来源于《论语·雍也》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表明主人接待的客人都是有智慧、有德行的君子,既夸奖了客人的品行高洁,又体现了主人所交往的都是名士贤人。第二重就是“乐天而知命”,孔子言五十而知天命,“乐知堂”即表明俞樾题写匾额时的年纪,又凸显了他达观的心态。

乐知堂 图源:苏州市旅游咨询中心 摄影:刘振

“乐知堂”西侧是“春在堂”,取自俞樾一生的高光时刻,是他在复试时的诗句“花落春犹在”中的内容。俞樾凭此句获得曾国藩青睐,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此处以“春在堂”命名,有着追忆往昔光辉岁月,对自身选择绝不后悔的感情。他甚至对此自嘲道:“虽名山坛坫,万不敢望,而穷愁笔墨,倘若有一字流传,或亦可言‘春在’乎?此则无赖之语,聊以解嘲,因颜所居曰‘春在堂’。”这种自我解嘲的心态,让他迅速走出阴影,转而专心著述,以求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曲园最终在1954年,被俞樾曾孙俞平伯先生上交给国家,现在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在堂 图源:苏州市旅游咨询中心 摄影:刘振

俞樾除了为苏州留下一处名胜古迹外,还在苏州的紫阳书院执教,最终形成了“门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的盛况。其中出类拔萃的人才有章太炎、吴昌硕、施新华、戴望、朱一新、黄以周。

章太炎曾经在俞樾门下读书八年,尽得真传。他在《谢本师》中记载:

余十六七岁始治经术,稍长,事德清俞先生,言稽古之学,未尝问文辞诗赋。先生为人岂弟,不好声色,而余喜独行赴渊之士,出入八年,相得也。

章太炎感谢老师教授他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求学期间,专注一道,没有向他传授诗词歌赋等文学技巧。最后章太炎成为了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也是建立中华民国的元勋,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有着扎实的旧学根底,又曾东渡日本,学习先进思想,后来引领了鲁迅、胡以鲁、易培基、陶焕卿、钱家治等一批青年走上革命与学术道路。虽然师徒之间曾经因为“反对封建”而颇有争执,但俞樾对章太炎的培养之功,万万不可抹煞。

清 吴昌硕 苏州天平山景(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又名吴昌石,号苦铁。他是民国极其有名的书画大家,被誉为“文人画的巅峰”,更是熔诗书画印于一炉,堪称全才。当时流行书写篆书,相较于其他书法家博采众长,吴昌硕一生只爱“石鼓文”临摹,最后也独辟蹊径,卓然成家,成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其实吴昌硕对石鼓文的喜爱,正是源自于俞樾的指导,使得他深刻理解金石学和古文字,为一生的艺术成就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国人外,诸多外国人也聚集在俞樾门下,跟随他研究学问。其中最有名的是日本人井上陈政。俞樾在文集中写道:“日本人井上陈政字子德,航海远来,愿留而受业,门下辞之,不可,遂居之于俞楼,赋诗赠之”。从该记载中可以看出井上陈政诚心向学,也能展现出俞樾卓越的个人魅力。井上陈政终身都非常尊敬崇拜俞樾,双方的这段师生情缘,是中日文化交流上的一段佳话。对于俞樾在教育事业上的功绩,学者缪荃孙的评价最为中肯,他在《俞先生行状》中称赞道:“同光之间蔚然为东南大师”,俞樾授徒广、学生成绩卓著,确是当得起东南大师的称号。

清 俞樾 隶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俞樾在个人著述方面也是不遑多让,当得起老师“拼命著书”四字评价。俞樾的大部分著述,都是在定居苏州期间完成。他先是宗法高邮王念孙、引之父子的治学态度,一意用心于乾嘉考据,接连写成《群经平议》五十卷、《诸子平议》五十卷,成为一代朴学大师。除了考据,俞樾在通俗小说上也下了极大的功夫,以做学问的态度,考经涉史,将《三侠五义》修改成《七侠五义》,让俞樾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书法上,俞樾也没有片刻的放松,经常为人撰写碑文、墓志铭还书写了《枫桥夜泊》石碑,成为绝笔。

俞樾《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石刻》原刻石拓片 图源网络

4 结 语

面对中年危机,俞樾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就此沉沦。他坚守着个人操守,化悲愤为力量,化压力为动力,跳出了官场的窠臼,将目光转向教育与著述。俞樾向学习孔子,真正做到了桃李满天下,更是做到了著作等身,完成了立言、立德的成就,受到世人的敬仰。

参考文献:

1.【清】徐澂:《俞曲园先生年谱》,上海书店,1940年版影印本。

2.【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3.【清】俞樾:《吴中唱和诗》,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光绪九年重定本。

4. 马晓坤:《清季淳儒——俞樾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 罗雄飞:《俞樾的经学研究及其思想》,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6.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岳麓书社,1998年版。

7. 张欣:《俞樾与近代日本汉学》,《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8期。

8. 黄恽:《俞樾在苏州的印记》,《江苏地方志》,2004年第2期。

9. 高万湖:《俞樾家族的诗词创作》,《湖州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公益原创文章插图,图片版权归属于收藏地或创作人。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花落春仍在:国学大师俞曲园传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