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性别一换,评论过万”?

2023-11-16 17: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印 印客美学

这段时间,金莎和小男友、傅首尔和老刘两对情侣/夫妻的相处模式频频登上热搜。

大家得出结论:“女强男弱”的情感关系注定不长久。

为什么现实中“性别反转”总没有好结果,影视剧中,“性别反转”却是屡试不爽的流量密码?

性别一换,评论过万?

《爱的修学旅行》实火,很多人都在通过明星的婚姻,观照自己的婚姻模式。

其中,42岁的金莎和她的00后小男友引起了激烈讨论。

一个是出道多年的明星,一个是单纯稚嫩的“小孩”。

23岁的孙丞潇像小朋友一样表现出单纯稚嫩、依赖金莎。

他会指着摄像头问东问西,对即将见面的嘉宾畏手畏脚,表示那都是在电视上才见过的人。

金莎对这种情况接受良好,全程贴心照顾,没有一丝不耐烦。

这样的情节若是换回“男强女弱”的传统配置,必定会引来无数羡慕的声音。

但如今“女强男弱”,全网都在求金莎姐别恋爱脑了,这男人是装天真、靠不住、得赶紧分手。

“性别一换,问题无数”的现象还存在于傅首尔和老刘的婚姻中。

前阵子,这对曾经的模范夫妻出现在离婚综艺里,令人大跌眼镜。

老刘为了支持傅首尔的事业,选择在家洗手做汤羹,日常基本只是围绕两件事:送孩子上学,接孩子回家。

久而久之,他觉得自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感。

两个人都觉得自己对婚姻已经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却终究无法挽回。

在看完他们的相处模式后,很多人把他们婚姻出问题的原因归结于“女强男弱”。

就连曾被奉为“我辈楷模”,男友永远25岁的萧亚轩,在恋爱日常被曝光后,也被不少网友不看好。

大家觉得男友依附萧亚轩,也不能真正理解姐姐的心理诉求,他们的感情注定不长久。

现实中性别角色反转的恋爱/婚姻总是不被看好,但放到影视剧里,性别反转就成了流量密码,让大家越看越上头。

“性别一换,评论过万”成了剧圈共识。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霸总姐姐x年下奶狗成为国产剧集的标准CP模板。

从《下一站是幸福》到《理智派生活》到《爱的二八定律》再到《我在他乡挺好的》,姐姐们一门心思拼事业,弟弟们在家岁月静好。

姐姐在外面工作辛苦,回家有弟弟备好饭菜+软语安慰。

性别反转的行为也很能戳中网友们的嗨点。

《风吹半夏》里,一夜风流之后,许半夏站在窗前对还躺在床上的赵垒说“我会对你负责的”,令大家直呼“姐姐好帅”“好带感”。

但若是性别换回来,恐怕就是骂声一片了。

男性角色的“破碎感”,也成了营销热词。

男演员苍白虚弱的造型、万念俱灰的表情、发红的眼框……成了令无数网友痛心爱怜的终极be美学模板。

而“破碎感”所意指的脆弱、敏感、容易受伤等特质,在传统印象中都是更符合女性的。

为什么“性别反转”在现实中被唱衰,在影视剧里却备受欢迎?

为何反响大不一样?

我们都在潜移默化中被灌输了性别审美的定见,又渴望反叛,这是导致对待现实和影视中“性别反转”态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我们心中或多或少有一些性别定见,但随着新的社会思潮的涌入,我们对过往内容的审美疲劳,就会渴望叛逆。

通过性别反转的情节,影视剧可以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和社会地位,呈现出不同的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

这种突破传统的情节设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观众对社会现象和权力结构的思考。

人们对影视和现实中的“性别反转”现象反响不同,本质上其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影视剧提供的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理想模板。编剧和导演可以通过情节设计,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期望,创造出新奇有趣的故事情节。

但现实中往往有诸多限制和束缚,人们往往很难摆脱社会角色和性别刻板印象。

从受众人群来看,影视剧的受众大部分是女性,其内容自然也要迎合女性的爽点。

但现实社会中男女比例是几乎均匀的,性别不同,想法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和观点自然也不同。

现实中,也有不少性别对立话题由此产生。

如何看待性别对立?

有种说法叫“性别一换,骂声过万”,这主要是针对社会事件中的性别双标问题。

有人觉得,在偷拍/造黄谣/打人/辱骂他人等事件中,当男性作为施害者时,总会被口诛笔伐。

但若施害者换成女性,则往往被轻轻放下。

同样的性别双标情况也存在于男性对女性的态度中。

比如,当一个男性身材健硕时,他会收获赞美。

但当一个女性健身练肌肉时,却可能会收到不友好的评价。

男性的身材和衣着往往不会被过多关注,但女性如果身材不够完美或露肤度高,则往往会被非议……

可以说,网络上只要出现热点事件,就会有相关的性别讨论,进而引发骂战。

许多网友因此陷入性别仇恨情绪,男人仇视女人,女人仇视男人,大家简单地分为不同的对立阵营互相攻击。

但其实,这背后可能存在某些人的有意挑拨。

他们通过情绪化的语言挑动情绪,使自己冲上流量的高峰。

当人们被敌对情绪牵着走、互相攻击时,就已经成了别人的工具,被用来牟利、获取流量。

客观来看,性别对立问题的产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性别对立的根源可以归结于历史和文化。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男性一直处于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中心,而女性则经常被边缘化和压迫。

这种社会结构可能导致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不平等和对立。

在许多文化中,女性被视为需要男性来保护和支配。

男女的生理和心理差异也影响了性别对立观念的形成。

例如,女性通常被视为更为柔弱、敏感和情绪化的,而男性则被视为更为强壮、果断和理性的。

在生理差异的基础上,男女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质和行为模式。

这也会让人们认为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固有的差异和对立性。

从我们自身来看,应该减少思维惯性、警惕割裂式的思维、保持独立思考能力,才能不陷入性别对立的陷阱。

我们能不能谈论性别议题?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不仅能谈,而且应该认真谈、严肃谈。

因为每一次撕裂,也都是一次弥合分歧的机会。

我们应该在客观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正视性别议题背后的不平等和权利困境。

希望关于性别议题的讨论能够让双方的关系更平等、更和谐,让双方的态度更平和、更包容,而不是带来更大的戾气、矛盾与分歧。

作者:来士普

责编:若林

原标题:《“性别一换,评论过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